辽宁大连獐子岛虾夷扇贝个个有“档案”3年后上餐桌

来源:陆瑶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7:15 

■探访大连海洋渔业资源发展?解读

近日,海鲜市场又传来声,虾夷扇贝收购价比去年同期上涨20%-30%左右。临近年底,虾夷扇贝等海鲜价格是否还会有上浮?虾夷扇贝的生存状态究竟如何,对此,记者深入大连海洋岛、獐子岛等地探访大连海洋渔业资源的发展现状,了解虾夷扇贝的生长过程时获悉,现在底播到海底的虾夷扇贝苗种,至少要再过两年时间才能登上市民餐桌。

育苗

15℃水温养出虾夷扇贝苗

魏振禄是海洋岛上一位虾夷扇贝苗种组合成员,他的苗种有一小部分由自己培育、一部分在大连及山东等地的苗种公司购买。魏振禄说,由于受条件及技术水平所限,绝大多数普通渔民都无法自己培育苗种,只能通过在外面购买的方式养苗卖钱。

如果是自己育苗,根据大连地区的海水温度,元旦过后育苗便开始了,育苗要在市内进行,通过人工调高水温,让苗种的母体提前成熟排出受精卵。虾夷扇贝的受精卵生活的水温要保持在15℃左右,饲养员会定期定量往水里播撒自己培育的单细胞藻类作为这些小生命体的食物。这个时候,处于幼体阶段的虾夷扇贝小生命体比较脆弱,温差变化太大会影响他们的成活率。

大约两个多月后,虾夷扇贝的幼体长到400微米-500微米大小,则需要被分装到袋子里下到海里生长,在大连海域,虾夷扇贝育苗期的幼体下到海里的时间通常在3月末左右。这些幼体下到海里后,不需要再进行人工喂食,海里的藻类等浮游小生命体会成为它们的美食。

再过大约两个多月时间,虾夷扇贝的幼体长到0.2厘米-0.4厘米大小,这时他们已经是可以进入养苗期的苗种了。身价大约在0.45分/个-0.7分/个。

养苗

不少渔民年收入过百万

在长海县的海洋岛、大小长山岛以及旅顺海域的渔民大多已成为獐子岛集团虾夷扇贝苗种的组合户,他们购买育好的苗种养苗,由獐子岛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将达到底播标准的苗种再卖给獐子岛。不少渔民仅凭此业,年收入超过百万。

魏振禄说,他去年的收入已经达到了2000万。虽然收益高,但养苗却也是个高风险的活,既要辛苦劳作,也要看天吃饭。好在大连的渔民们这两年运气都非常好,养的苗种不用担心销路,合格的獐子岛集团都会回收,还有就是这两年刮来的台风最终都是绕道走了,否则我们放在海里的苗种被台风卷走都会血本无归。 魏振禄说。

养苗期通常在每年的5月末到6月初,渔民们首先把苗种分袋装好垂挂在海里的筏子上,10天-15天以后,这些幼体长到约0.5厘米大小,需要再次分袋到网孔对角线0.5厘米大小的笼子里继续下到海里养育。到7月末,小的苗种已长到0.5厘米大小,大的苗种则已长到2厘米大小,这时,渔民们需要把大小苗种分开来装到大小笼里,大笼装1.5厘米以上的苗种,小笼装1.2厘米-1.5厘米大小的苗种,大的苗种装到大笼子里不再分笼,小的苗种则要继续养育到1.5-2厘米大小分装到大笼里。

8月末以后,垂挂在海里的苗种会比较安静的生活2个多月时间,吃海里的浮游生物及藻类,到11月上旬,这些苗种长到3厘米左右大小,陆续被捞出海面,等待收购,然后像种子一样被播种到海底。

养苗3大特点

【1】收益高 不少渔民仅凭此业,年收入超过百万。魏振禄说,他去年的收入已经达到了2000万。

【2】风险大 幸亏这两年刮来的台风最终都是绕道走了,否则我们放在海里的苗种被台风卷走都会血本无归。

【3】有销路 魏振禄说,因为他是按订单培养的,因此不用担心销路问题。养育期的苗种成活率并不高,苗种的成活率能达到25%,他们的养育成本就回来了,如果苗种的成活率能达到40%,则意味着他们会有个好收成。

底播

海底生长3年后才成熟

从11月7日开始,在北纬39度獐子岛海洋牧场上,今年獐子岛底播增殖工程正式启动。附近岛屿的渔民们也迎来了他们收获的好日子。15艘底播船陆续穿梭于渔民们养苗的海面和指定底播苗种的海域间,日夜穿梭不停。这种海上播种的繁忙景象,要持续一个多月才能结束,那时将有几十亿枚苗种被播种到这片海底,静静地生长,2年-3年以后它们会被海鲜美食爱好者们陆续请上餐桌。

●达到3厘米以上才符合标准

据了解,今年獐子岛底播的苗种必须达到3厘米以上才符合收购底播标准,因此,苗种个头的大小意味着苗种组合户的收入多少,因此他们将苗种打捞上来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看看苗种的整体大小,先给自己吃个定心丸。

11月7日15时39分,大连海洋岛海域海风不大,几十条渔船相隔不远地横在海面上,渔民和船上的工人们正在忙着从海里将装有虾夷扇贝苗种的大笼子从海里提到渔船上,挑拣装箱。这些苗种将被统一收购到獐子岛集团的15条活水运苗渔船上。

●苗种采购控制在2小时之内

17时15分,在獐子岛海洋牧场指定海域的一条活水运苗渔船上,工人们也在忙碌着。两个检测人员拿着标尺在测量,将抽样检测后的苗种称重放入到船上的活水舱内等待撒播。獐子岛集团海洋岛分公司经理石春光介绍,獐子岛集团今年的扇贝苗种采购时间严格控制在2小时之内。也就是说,从苗种离开网笼到苗种进入底播船的活水舱,整个工序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这比以往大大缩短了苗种的干露时间,可有效提高苗种的成活率。

与田成方一样,播苗也严格按划定的区域与路线进行。虽然在海面上看不出来,在播苗船操作间的指示仪上,路线图一清二楚。在驾驶室里,播苗船船长王炳喜告诉记者,他这条船大约有2000万枚苗,在高产区海域我们按照每亩5500枚的标准播苗,而要做到这个标准就要根据水流速度,再结合出舱机和员工播苗速度,来设定好船速,才能达到既均匀,又是合理密度的播种。

安全保障

每个虾夷扇贝都有档案

据悉,今年的播种生产除了对苗种采购、运输、抽检、底播、管理等都做了细致的标准和规定,同时对各环节也都进行了记录。这既能保证苗种的健康成活,也为下一轮虾夷扇贝市场销售建立诚信档案奠定了基础。也就是说,待2年-3年后虾夷扇贝收获时,采捕上来的虾夷扇贝可以追溯到底播的船只、苗种来源、苗种收购人员,甚至是哪个业户养殖的苗种都一清二楚,从而实现产品的全程可追溯。

市场行情

市场价一年涨幅超2成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根据这两年的产销状况,虾夷扇贝等海鲜产品需求量的增长已明显高于生产量的增长。尽管围绕大、小长山岛、獐子岛、海洋岛等大连海域有百万亩虾夷扇贝的苗种被播种到海底,但也要等2年以后这批苗种才能长成够食用标准的成年贝。而海鲜的食用人群却不会等到两年以后才扩大。因此,近两年来,海鲜市场的价格走势整体向上。

据海产品批发商介绍,去年收购价在15元/斤-16元/斤左右的虾夷扇贝,今年收购价已经涨到20元/斤左右,涨幅超过20%。此外,中小型鲍鱼的价格今年也有明显上涨,今年7-10个头/斤的鲍鱼,平均每斤涨了10元-15元。

对此,海岛渔民和相关从业者呼吁,保护我们的海洋资源和海底生态平衡才是稳定海产品市场价格的最好方式。 记者陆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