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沿海20个秘密洞穴曝光 存有大量导弹

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1:28 

二炮多种新型导弹向前移动,直指美日冲绳基地

解放军加紧研发下一代潜射型导弹,未来两年内部署

美日严密监视中国二炮基地,欲用无人机发动第一波攻击

在解放军的现有武器库中,哪些武器是美国和日本的心腹大患?这一“殊荣”当然归属于中国二炮的弹道导弹力量。最近有一条消息让频频在亚太地区耀武扬威的美日坐不住了:2012年11月10日,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最新一期的文章称,中国二炮的部分弹道导弹部署位置明显向东南沿海前移,此举很可能是利用二炮弹道导弹力量对美日发出威慑。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二炮导弹部队部署前移的同时,新型导弹的列装也出现多样化。据称,在针对东海——冲绳一线区域,二炮很可能部署了新型的东风-16弹道导弹,其射程超过1000公里,而且打击精度比以往的近程弹道导弹更高。此外,日本《外交家》杂志的文章称,中国已经在沿东海一带少量部署了“航母杀手”——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专门对付美军航母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大型水面舰艇,这种针对性极强的超级杀手让美日非常担忧。

除现有武器的部署之外,美国两大智库——兰德公司和美中经济安全关系委员会分别发表评论和报告,称中国正在积极发展新的潜射弹道导弹,这种极具威慑力的武器将在两年内部署。届时,美日将在亚太面临更大的军事安全压力。

为了应对二炮导弹,美日正在对反导技术进行改进和提升,只有升级“反导盾牌”,才有可能遏制中国二炮的强大威胁。为了更早地发现中国二炮导弹发射动态,美日除了建有完备的太空、空中及地面的立体监视网外,近期又打算利用无人机作为补充监视平台,与以往不同的是,这种无人机可以携带反导型空空导弹,可以直接对弹道导弹基地发出“先发制人”的打击。

二炮导弹向东南沿海移动

据最新一期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杂志11月刊介绍,透过美军卫星拍摄的图片和相关的情报显示,中国解放军二炮部队在广东韶关的基地得到大幅扩充,而且增加了多种新型导弹。

消息人士认为,这些导弹主要除了针对原来南海的所谓布防以外,也直指东海——冲绳一带,主要是为了震慑美日。

香港凤凰卫视的报道称,从相关的卫星照片可以看到,解放军二炮最重要的一个基地位于广东南部的韶关。根据卫星的图片显示,该基地的巨大碟型天线以及基地指挥部的规模,包括相关的导弹库都有了明显的扩充,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二炮发射阵地。而且,有消息称今年二炮在该基地正式成立了一个加强的导弹旅级的部队(即加强旅),而且通过卫星照片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出现了21个大型的导弹车库和洞库,相信可以停放大量的导弹发射车,以及运输导弹的相关机动车辆。

据美国军事情报机构评估,在东南沿海一带的解放军二炮基地通常驻扎的可能是二炮的中程和短程弹道导弹部队。而最新的部署动向显示,在沿海一带部署的短程的弹道导弹中,很有可能包括了最新的所谓“东风”-16型弹道导弹,这种新型导弹射程达到大约1000公里,而且大量部署在沿海基地,在储存方式上采取比较隐蔽的地下洞库形式。

“除短程弹道导弹之外,中国很可能还新部署了东风-21型中程弹道导弹”,日本《外交家》杂志的文章宣称,甚至之前还有美军的情报提到,这些东风-21型导弹有可能就是东风-21D型反舰弹道导弹。这种被称为“航母杀手”的新型导弹射程大约达到2500公里,在2009年国庆60周年阅兵时,曾有西方专家估测称当时中国展出的东风-21C型导弹长度大约是14.5米,而通过最新的卫星照片可以计算得出,中国东南沿海的大型二炮基地中的导弹库,有近20多个的导弹库的长度也是14.8米左右,因此不排除可能储存大量的东风-21C弹道导弹,甚至是东风-21D型反舰弹道导弹的可能性。即便是部署在广东韶关,虽距离日本和美军的基地大约2700公里,但大部分东海区域都在这种中程弹道导弹的有效打击范围之内。

《世界报》特约军事评论员陈光文指出,东南沿海一带导弹基地向来是中国二炮的主要部署地点。在1996年台海危机之时,台湾地区媒体称解放军在这一带部署着近千枚短程弹道导弹。如今,台海军事局势有所缓解,但这些基地距离冲绳钓鱼岛周边的海区平均直接打击半径大约是1400公里,所以东风导弹能够形成有效的压制和威慑。此外,加上解放军部署的岸基反弹导弹和对陆攻击巡航导弹力量,完全可以实施多重导弹高低搭配,在射程上形成密集的火力网和打击圈,这对日本来说有着巨大的压力。

为什么中国会显露出一些在广东基地部署新型导弹的迹象呢?美国军事专家安德鲁·埃里克森认为,在南京、上海的周边,解放军都有自己的二炮基地。将新型弹道导弹部署在广东之前,相信二炮已经完成了对上述基地的部署,尤其是针对日本和东海的作战任务。但是通过导弹机动,解放军故意让美国侦察卫星发现自己的导弹调整部署,可能是为了显示中国军方已经对东海及美日冲绳军事基地作出了新的打击部署,提升了自己的战斗力。而且,导弹在多个基地之间的机动部署,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对冲绳基地的导弹打击网。通过这种明显的威慑手段,给美国尤其是日本,增加了新的压力。

“北斗”让二炮导弹“指哪打哪”

虽然导弹部署位置前移,但《世界报》特约军事评论员郭宣认为,二炮导弹之所以威慑力更强,还在于三个非常突出的新特点:威胁的对象更广、打得更准、更具备出其不意的隐蔽性。

日本《外交家》杂志的报道称,被很多人称为“航母杀手”的东风-21D型反舰弹道导弹,据说已少量进入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服役。无疑,美国太平洋舰队是解放军反舰弹道导弹的主要目标。但是,美国海军专家詹姆斯·霍尔姆斯指出,解放军海军用反舰弹道导弹不仅可以针对美国海军插手的军事行动执行“反介入”作战,而且还可以用这种武器打击日本海上自卫队超万吨的大型水面作战舰艇,其中就包括直升机航母和“金刚”级、“爱宕”级宙斯盾驱逐舰,“这已经成为北京手中看不见的大棒”。据美方估计,日本、菲律宾、越南以及印度的大部分地区,都在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之内。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因此可以对东海和南海、西太平洋腹地、孟加拉湾以及阿拉伯海发动打击——而且不必在中国境外部署发射架。

还有一个更令美国担忧的问题是,中国导弹如今已经能够摆脱美国卫星导航系统(GPS)这双“眼睛”,而且将打得更准。众所周知,在谈论中国导弹攻击力时,美国人一向洋洋得意的一个法宝是“在战时关闭GPS服务信号,使得中国导弹失去制导的准星”。但是随着中国“北斗”导航卫星组网,二炮导弹将摆脱对GPS的依赖。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分析,中国大陆自主研发的“北斗”系列卫星已经成功地发射了16枚,初步组成了“星网”,完成了三种轨道的覆盖。如此一来,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实现了区域的导航能力,而且逐步向亚太地区提供定位导航的服务。“北斗”的效益除了民用之外,最大之处还在于能够让解放军施展高精尖技术。未来集结成网的话,中国二炮的导弹部队可以甩掉对美国的GPS的依赖,实现解放军导弹“指哪打哪”的战斗效能。而中国军方一旦拥有了真正完整意义上的北斗系统之后,可以在导弹发射、攻击的时候不再受制于人,不怕别人的干扰,而且保密性强,可以自主导航、锁定,进行自主攻击。

在导弹的隐蔽能力方面,美国智库美中经济安全关系委员会在向国会提交的2012年度报告中称,“中国将在两年内部署新一代潜射核导弹,这将让解放军多了出其不意的突然打击能力”。

该委员会在报告草案中称,“中国正在扩张核力量,将在两年内部署新一代潜射战略弹道导弹,建立持续的海上战略威慑”。届时中国将拥有包括陆上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和空投核弹的三位一体的核力量。报告还指出,中国部署这种“难以追踪、侦察”的潜射战略导弹,将会令其威慑力陡增。据称,这种被称为“巨浪”-2的潜射弹道导弹,是中国第二代洲际潜射弹道导弹,射程达8000公里左右。解放军海军将把这种潜射弹道导弹部署在最多5艘新型核动力潜艇上。美国国防部2012年年度的“中国军力报告”称,部署“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将使中国首次拥有可靠的海上核力量。

美日无人机“先发制人”

为了对中国的新兴威慑力作出回应,据美国环球战略网报道,美国海军的“俄亥俄”号核潜艇最近悄悄地停靠在韩国釜山的基地,而且高调地上浮出水面,意图给周边国家带来震慑。

这艘美军核潜艇可以携带154枚“战斧”巡航导弹,可以打击1500公里以外的陆上还有水上的目标,同时战斗力相当于数艘水面的舰艇。《世界报》特约军事评论员陈光文认为,美军这次刻意让核潜艇上浮,是要显示美军的潜艇一直潜行于东亚海域,而且多是秘密地潜伏航行,必要时会出现在东海和南海,从而对中国实施战略压力。

但是这种高调“示威”解决不了中国二炮带来的实际威慑,为了遏制二炮弹道导弹带来的巨大压力,美日只能通过加强反导来“解除心头大患”。

据美国军事专家迈克尔·科尔指出,在传统的反导手段方面,美国通过陆基雷达、水面的“宙斯盾”系统和空中的反导预警卫星,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弹道导弹预警网络,对敌方导弹实施预警、拦截,但是实际中仍存在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不久前日本方面曝光了欲借美国在无人机方面的先进技术打造一款“反导预警无人机”。

据日本《读卖新闻》报道,日本防卫省计划发展一种先进的无人机,根据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无人机能够比目前的侦察预警系统更早地探测到弹道导弹。这种情报搜集无人机将配备超级敏感的红外传感器,以便能在较低的高度探测并追踪到弹道导弹,并且能够在空中不间断地巡逻22小时。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