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杰:打造森林环抱城市 力争率先实现小康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7:51:58 

10日下午,党的十八大山东团分组讨论结束后,党的十八大代表、东营市委书记姜杰接受了大众网记者采访。姜杰说,东营市要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大部署,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建设生态文明的典型城市。同时,将努力把东营建设为森林环抱的“湿地之城”,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此外,将统筹城乡发展,力争在东营率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绿色发展: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节能减排

大众网:东营市如何践行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姜杰:东营将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推广节能减排,提高服务业增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姜杰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这种理念对于东营来讲非常重要,东营市提出了要建设生态文明的典范城市,在各个方面都要体现生态文明的发展。

东营将党的十八大报告落实,将推进节能减排,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不能把第一产业看成是一个落后的产业,要积极建设现代化、高效、规范化、规模化的农业;东营市的工业基础比较好,第二产业产值占到整个GDP的比重达到了71%,这就要求东营市在工业领域推广节能减排技术,要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通过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来做文章,通过对设备、技术的改造加速节能减排。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东营市践行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重要方面。今年的第一至第三季度,东营市服务业增加值达到580多亿元,增幅12.8%,增幅居于全省首位。在今后的发展中,东营市要进一步提高第三产业的比例,提高东营百姓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美丽东营:打造森林环抱城市,建设“湿地之城”

大众网:东营市在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方面有何计划?

姜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美丽中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个很好的部署,既温馨亲切又十分形象。东营市要建设秀美宜居的城市和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也是完全一致的。落实到东营,目标就是打造“森林环抱,水系环绕,湿地相间,绿荫棋布”的美丽城市。

森林环抱便是使整个城市掩映在森林当中,森林在城市中心区绿荫棋布,争取让居民出行三五分钟就有一个街头绿地,走个七八分钟就有一个街头公园。同时,在城市中心区规划一批一平方公里以上的城市森林公园,所以整个城市应该说是城在绿中,绿在城中,形成森林环抱的景象。

东营市还要建设成为一个“湿地之城”。由于东营的成陆时间比较短,地势比较低洼,所以建设湿地是东营市做好生态文章、搞好绿化的一个非常好的捷径和特色。东营市湿地主要是两大块,一块就是在东营市的黄河入海口,一块是在城市中心区,建造了一些非常有特色的湿地公园。

水系建设也是东营生态建设的重点。东营历届市委市政府共同努力,建设了一个很好的城市水系,这样可以使湖、海、河完全的贯通,甚至可以做到从一些小区乘上船,通过整个的城市水系,最终到渤海湾去,真正形成了水系环绕。

小康目标:具备率先建成条件,重点农村发展不平衡问题

大众网:东营市将如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姜杰:东营市具备率先建成条件,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能只看指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来看,东营具备率先建成的条件。今年,东营市的人均GDP有望达到15万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有望突破3万元。东营市的人均GDP排在全省第一位,东营市人均收入也在全省位列前茅。

东营市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不是简单的几个指标的问题,应该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应该包括城市的公共服务水平、公共设施水平、居民收入均等化程度、居民生活保障水平、公民居住条件和包括城乡一体化水平等一系列问题。

近两年来,东营全市更加关注农村的发展,特别是解决好农村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加大旧村改造的力度,加快农村的发展,建设新农民学校,加快农民致富的步伐。同时,在城市内部,解决东西城区不平衡的问题,使所有的城镇居民享受共同平等的公共服务。总而言之,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道路还是很长的,我们要加快推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