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蓝交汇 "海洋经济"助推山东东营生态发展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濒临渤海,地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环抱的环渤海湾中心,是环渤海经济区与黄河经济带的交汇点。
如今,东营在黄、蓝经济发展的契机下,以发展海洋经济为突破口,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化工业、海洋盐业、海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建筑业、滨海旅游等产业初具规模,海洋生物制药、海洋新能源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海洋产业体系。
★退休老干部: 海边荒地摇身变绿地
一提起东营的变化,68岁的郑国华格外精神,他告诉记者,印象最深的是这几年海边的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海边的荒地都变成了绿地。
42年前,郑国华来到东营,回忆起刚来东营的场景,他深有感触。郑国华告诉记者,当年东营没有防潮大堤,海边一片荒地、到处是泥,还有一堆堆杂草,“一上潮的时候,什么都看不见。”
绿树成荫是郑国华对现在东营海边的评价,“原来的入海口都是盐碱地,现在就不同了,种上了稻子,一片金黄色非常漂亮。”郑国华说,东营是个欣欣向荣的沿海城市,海洋旅游的投入,对市民来说是受益的好事。
★鱼馆总经理杨红艳: 市民餐桌更有保障
河丰园鱼馆总经理杨红艳正忙着给顾客预订就餐桌位,他告诉记者,酒店生意的火爆跟东营本地海鲜质量是密不可分的,“海鲜的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海鲜本身的质量就有保障,顾客会放心来吃。”
“我们店里的部分海参是从渔业示范区进购的。”杨红艳告诉记者,“关键是我们能够直接观看海参的生长环境。今年来吃黄河口大闸蟹的市民非常多。黄金周期间吃黄河口大闸蟹的市民达到一个小高峰。”杨红艳告诉记者,黄河口大闸蟹的口碑很好,
杨红艳说,东营的海鲜生长环境的生态化,土质、水质非常适宜大闸蟹、海参等海鲜的生长,酒店用得放心,市民吃得也放心。
★渔业养殖户姜士忠: “大家一同致富”
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管委会: 海参生长环境很生态
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内,一个个“湖泊”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示范区内。工作人员介绍,这里面养的全是养殖户的宝贝——海参,市场价格能够达到每斤90多元,“有的大个海参,一个就快一斤沉了。”
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30万亩,是全国规模最大的单片滩涂养殖区。“生态高效是渔业示范区的开发灵魂。”东营市现代渔业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红光办事处主任赵志峰告诉记者,海水通过自然潮汐进入大型蓄水水库,沉淀净化后进入海参养殖池塘进行海参养殖;随着海水卤度的进一步提升,养殖尾水进入原盐生产区制取原盐,提取溴素,“这样实现海水的循环利用和零污染。”
赵志峰说,另外,渔业示范区内还有丰富的风力资源,年发电近1亿度。区内的地热资源也非常丰富,“目前区内第一口温泉井已开采完毕。”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