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钓鱼岛附近海域海洋环境预报是我们的职责”
自9月11日起,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预报台正式发布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近日,记者就钓鱼岛海域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开展的有关情况采访了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王锋。
王锋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钓鱼岛附近海域也是中国的传统海疆,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今年6月1日开始实施的《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海洋观测预报活动,应当遵守该条例。国家海洋局承担着海洋环境观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的责任,开展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是国家海洋局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我国政府对钓鱼岛宣示主权的一项重要举措。
王锋还表示,开展钓鱼岛附近海域海洋环境预报属于海洋预报体系改革的范畴。他指出,钓鱼岛附近海域是我国渔民的传统作业渔场,同时也是各种海洋灾害频发的海域。国家海洋局一直高度关注该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工作,并组织广东、福建和浙江等沿海省市的海洋部门积极开展海洋预报工作,为海上渔业生产安全提供服务保障。但是,此前各级海洋预报机构只是在海洋预报中进行大尺度的东海海域海洋环境预报,距离海上各类生产作业活动的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国家海洋局党组提出,要把2012年作为海洋预报体系的改革年,面向沿海各类重点保障目标和海上各类重点保障区域,推动各级海洋部门开展精细化的海洋预报工作,提高海洋预报的精细化水平。王锋说:“发布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海洋环境预报,不仅可以对外宣示我国的主权,同时也提升了海洋环境预报的精确度,可以为这一海域的渔民海上作业、过往船只的交通运输和有关部门的维权巡航活动提供更加精细化的安全保障服务。”
据王锋介绍,国家海洋预报台目前发布的主要是钓鱼岛附近海域未来24小时的海浪和海温预报,未来将在3个方面对该海域预报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要增加海洋预报的要素,对当地海域的潮汐、盐度、海流等内容进行预报;二是要延长海洋预报的时效,发布未来72小时的3天预报;三是要扩大预报发布的覆盖面,增加其他的海岛预报内容,开辟新的媒体发布渠道,提高全民的海洋意识。”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