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色大潮中崛起的烟台 昂首实现蓝色跨越
远处,海浪声声,沙鸥点点;近处,亭台楼榭,错落有致;彩旗翻飞、塔吊林立、脚手架直冲云霄,新厂房鳞次栉比……
这里,就是在蓝色大潮中崛起的烟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蔚蓝色的烟台,以大海的胸怀,在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大潮中将昂起龙头,实现蓝色跨越。
海湾海岛,开发保护同行
2009年4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2009年8月,本报以《“蓝色经济区”战略浮现》为题进行了报道。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2月23日,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动员大会拉开了“一核两带全覆盖”的全新空间发展布局,会上明确指出,把海湾、海岛建设作为烟台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一大特色。
全国最大海上人工岛群的建设、投资200亿元的养马岛整体开发项目都充分说明了烟台在海湾海岛开发方面的大手笔。
海洋开发固然重要,但保护也要一路同行。《规划》中也提出,推进生态低碳养殖;新建千里岩岛刺参、皱纹盘鲍等保护区。
项目人才,助力蓝色规划
2012年5月28日,海即跨海大桥正式通车,青荣烟威城际铁路2013年铺轨到烟台……
以上只是助力蓝色规划的一个缩影。
根据规划,烟台将构建公铁海空现代化交通网络,包括烟台港及所属港区将设工程、烟台港西港区原油码头,济南-烟台-威海动车直通工程,德龙烟铁路,蓝烟铁路电气化改造、龙青高速,烟海高速公路、潮水机场等。
海洋竞争,根本是科技,关键在人才。在烟台,引进一批高层次海洋前沿技术研发团队和精通市场运营的专业人才,全力打造“蓝色人才高地”。
与此同时,一批批蓝色产业项目也在顺利推进,安德国际冷链物流中心、新海海洋功能性食品、烟台刺参人工养殖基地、开发区和蓬莱市的船舶集聚区建设……
东部新区,城市的新核心
作为“十二五”城市建设的最大亮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一号工程”和全市发展的重中之重,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2年4月6日,《关于规划建设烟台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的意见》下发,对东部新区做了详细规划,约600平方公里的面积,70万人口,150公里的海岸线都被纳入其中。牟平区滨海地带西部、养马岛、金山湾区域和高新区滨海地带,成为了东部新区开发建设的起步区。
3亿元的专项资金、科技资源倾斜等优惠政策、航天高新技术园、烟台东方智能科技园、新城国际广场项目、推进滨海地区功能配套建设……
随着大项目的启动、扶持政策的深入,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标志性滨海新区,正在市区东部显现。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