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北区搭建"四大平台"广揽高层次人才
近日,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制定出台《市北区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2012年市北区引智引才考核目标量化分解办法》、《关于建立全区人才工作联络点和联络员队伍的意见》三个政策性文件,积极搭建“四大平台”,“筑巢引凤”广揽高层次人才,以更开放的政策和更灵活的机制,全力创造引才、育才、用才的新环境。
搭政策平台 铺引才之路
从今年起,市北区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资金,用于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扶持和引进工作的奖励。该《实施意见》明确“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重点产业紧缺人才、民生急需人才和重点项目专业人才”四类重点引才领域,把各类高层人才按“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省“万人计划”、市“英才计划”和创业创新团队、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区重点领域急需紧缺的技师、高级技师和海外创新创业人才等不同层次划分为八大类。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引进人才,制定了11项鼓励政策,经认定当年引进到市北区的各类高层次人才,一次性给予1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扶持、20万元科研经费资助、发放1至3万元政府特殊津贴,并开设人才绿色通道,在配偶随迁、子女就学、住房等方面给予生活保障。根据引进人才具体情况,可以实行一事一议,给予重点资助。
对于如何引进人才的问题,市北区坚持政府引导,用人单位为主体,实行市场化配置,做到“高新尖”人才与“实用型”人才相结合。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引进人才,必要时可实行“一人一策”、“一事一策”。通过团体引进、个人调动(迁入)、招聘、任职、兼职、借用、创办企业、技术入股、承包经营、合作开发、成果转让、承担课题研究和担任顾问、建立实验室和工作室等方式进行引进。并可采取推荐、自荐、引荐、公开招聘、项目带动等多渠道、多途径广纳优秀人才到市北区工作。
搭组织平台 筑惜才之巢
市北区今年把人才工作作为年度目标考核指标之一,成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人才工作统筹指导、综合协调,及时调整引才工作格局,完善人才引进分工负责制度,对涉及到引智引才的组织、人社、科技、发改、招商、商务等15个重点职能部门和街道办事处,明确了职责任务和项目分工,强化了人才引进组织构架,为引进高层次人才提供了组织保障。将2012年度引智引才目标按照单位工作职能分解到12个机关部门、12个街道办事处和5个区属重点大项目管委会,并在2012年度市北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基层组织建设”指标分值中拿出5分,考核各单位引智引才指标完成情况,形成“一月一报送、一季一督查”人才工作考核制度,建立了成员单位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人才工作机制。
搭信息平台 牵招才之线
市北区持续创新举办“中国青岛·市北高端人才洽谈会”、“源动市北·商机party”和人才服务月。依托青岛蓝色经济国际高端人才项目洽谈会、青岛市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各类招聘会和海外高端人才中介机构等载体,扎实有效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活动。注重发挥互联网络优势,利用“青岛市市北区人力资源网”,打造高端网络招聘平台,常年开展高层次人才网上招聘洽谈会,为市北区各用人单位提供人才信息服务和牵线搭桥,并开展人事代理服务。加强高层次人才和项目信息库建设,拓展信息征集和发布渠道,实现区域内高端人才信息互通、高效传递、资源共享。
搭服务平台 展护才之诚
市北区强化人才保障,大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该区将建立人才开发投入机制。坚持“政府主导,用人单位主体”原则,促进用人单位和同级财政不断加大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力度。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作为人才工作的职能部门、各街道作为人才工作的区域负责单位,均应在相关科室设立人才工作联络点,并指定1人担任人才工作联络员。对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提出的有关合理需求,联络点所在单位能够协调解决的,由联络点所在单位负责协调解决。属人才政策性问题或确属协调解决难度较大的,可直接由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完善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建立区域紧缺专业人才需求定期发布制度,人才管理服务部门每年要安排走访、慰问、座谈等活动,了解高层次人才工作和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