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试点拔尖学生可跳级转学 海洋教育成必修课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5:42 

小学、幼儿园尝试集团化办学,普高特色发展,海洋教育成必修课,拔尖学生可跳级。10日,青岛下发关于开展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明确了普高多样化发展、拔尖人才创新培养、学生生涯规划指导等14项改革试点任务,部分区市、学校试水教学实验。

实验一 小学幼儿园尝试集团化办学

根据青岛市基础教育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改革实验实施方案,青岛市将积极探索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机制,采取多种模式建立城乡间、区域间学校协作机制,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新城区和农村延伸。

青岛市敲定,四方、胶南、莱西探索区域学校一体化(含学区化管理实验),建立区(市)域内城乡间、学校间教师校长合理流动制度和全市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与合作机制。

即墨、市北、市实验幼儿园探索集团化办学改革,李沧、城阳和开发区则试点探索在青高校辐射中小学办学模式改革。

根据改革方案,青岛将坚持以输入地管理为主,以公办中小学校接收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对招收进外来娃的区(市)予以经费支持。

实验二 普通高中试点名校办分校

8月底,市教育局就出台政策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等4项教育体制改革实验,确定全市各普通高中学校均要确定特色发展方向,并在2015年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办学特色包括名校办分校、中外联合、与高校联合、小班化和贫困生资助培养等。

10日,青岛市教育局宣布,即墨、青岛2中、3中、6中、9中、17中、19中、58中将探索普通高中特色课程、师资队伍、设施建设机制;即墨、平度将探索加强普通高中学生职业技能培训、促进普职融合的新机制;青岛1中、15中探索建立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的管理机制和学校管理制度。

实验三 海洋教育课将成必修课

去年,青岛启动了海洋教育试点工作。今年,全市小学都将开设海洋教育地方课程,在高职院校遴选10个左右涉海特色专业群,进行重点建设。到2015年,全市中小学校开设海洋教育课程,建成100所左右海洋教育特色学校,形成区域海洋教育特色品牌,海洋教育地方课程体系形成,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在开展蓝色海洋教育实验上,青岛选取了市南区、市实验初中、同安路小学、青岛市实验幼儿园、青岛海运职业学校等区市、中小学、幼儿园,探索建设海洋科普基地和海洋教育为特色。另外还选取了海大、石油大等部分高校探索建设一批服务蓝色经济的骨干专业和一流学科、实验室。

实验四 拔尖少年可跳级转学

据了解,为了使一批潜质突出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青岛将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其中,青岛2中、青岛39中两所学校被确定为探索建设中小学校校内创新实验教室及在青高校、科研院所与普通高中合作培养学生的机制。四方区、青岛实验初中探索具有特殊禀赋和潜能的学生的早期发现途径、跳级、转学等制度和个性化培养模式。

此外,青岛还开展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实验。青岛17中、华夏职教中心等学校探索不同智能结构、不同生活背景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机制;青岛9中、电子学校、37中、职业技术学院则被确定为探索指导高中和大学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在生活中担当各种角色的意识和责任。

实验五 探索普惠制幼儿园建设途径

根据开展学前教育普惠建设综合改革实验方案,城阳区将试点探索农村公办性质幼儿园中非公办幼儿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机制;胶南市探索乡镇中心幼儿园、农村幼儿园建设机制和学前教育财政生均拨款制度;平度市探索公办幼儿园教师配备机制;市北区、李沧区探索城镇公办、公办性质幼儿园建设的有效途径;青岛开发区探索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的有效机制;市教育局、财政局、市编委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探索学前教育普惠建设有效途径。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