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朝鲜以东海域从事鱿鱼生产的大马力渔船,目前对船一般的产量在130吨左右,产值在160万元左右,对船产量最高的在180吨左右,产值在220万元左右,比去年同期减少40-50%,目前这些渔船陆续返回国内生产。
小马力渔船主要分布在沿岸近海作业。渤海湾渔场以梭子蟹、中国对虾、毛虾、梭鱼、鲈鱼等为主,单船一般日产梭子蟹50
渤海沿岸地区小马力渔船今年上半年受早春寒潮、冰冻影响较大,比正常年份推迟半月左右的出海作业时间。目前为止渤海沿岸捕捞渔船产值有所增加,这主要得益于海蜇增殖资源。据统计,今年渤海渔场共回捕海蜇9003.3吨,同比增长107.9%,创产值11305.3万元,同比增长112.3%。100马力左右的渔船,收入达30-40万元,最多达50万元,平均增收10万元,最高单船增加收入30万元,增殖成效十分显著。
山东南部沿海,近岸小马力渔船因受浒苔、沙蛰旺发,强台风持续影响,加之自然资源匮乏,大部分出海作业时间大大减少,30%渔船一直未出海生产,其余70%左右出海渔船的产值到目前为止一般在4-7万元左右,生产成本在5-6万元左右,保本微利和亏损渔船基本各占一半。大马力渔船一般产值15-25万元,成本20万元左右,大部分渔船生产亏损后停产待港。
造成目前山东省捕捞生产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近海自然资源持续衰退。目前,山东省近海海域渔业生态结构遭到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种类组成趋于小型化、低质化,资源生产功能严重退化,传统渔场已“无渔”可捕。近海作业生产的小马力渔船主要依靠捕捞海蜇、梭子蟹、中国对虾等人工增殖放流品种维持。
二是
三是部分地区增殖品种回捕效益不理想。目前,增殖海蜇回捕已经基本结束,受沙蛰旺发、浒苔灾害、强台风等诸多不利的影响,该省南部海域仅回捕7596.4吨,同比减少40.2%;另外,由于今年对虾回捕期提前,直接导致中国对虾规格偏小,平均体重仅35
四是部分水产品价格低迷。受国际市场的影响,鱿鱼、鳀鱼等主要捕捞品种价格持续走低,目前100
五是捕捞成本不断攀升。今年以来,国际油价经历“先扬后抑”的过程,目前DMC燃料油价格已回落为8000元/吨,与去年同期价格持平,但仍维持在高位运行。受国际油价近期上涨的影响,预计国内油价近日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涨价潮。网具等其他渔需物资价格在今年也有10-30%不等的上涨。受用工荒影响,人工成本也是逐年看涨,船员工资现在每月6000-9000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0%。渔用柴油、网具等渔需物资、雇工工资等捕捞生产成本逐年上涨,使许多渔船处于保本或亏损的状态,这也直接影响到渔民参与捕捞生产的积极性。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