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围绕蓝色经济 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发展
9月7日,记者从烟台市台办获悉,截至目前,山东省烟台市累计合同台资66亿美元,实际使用台资47亿美元,这是该市对台经济工作取得的成绩单。
对台招商招大引强
据介绍,在与台湾工商界联系的过程中,烟台市台办全力突显大企业,注意在高层次上拉近与大企业的距离,一直与台湾40多家大企业和100多位实力强的台商保持经常性联系。
经过努力,鸿海集团、联华神通、华新丽华、润泰集团、信益陶瓷、统一集团、国泰人寿等台湾知名大企业陆续在我市投资,投资领域涉及电子、机械、食品、不锈钢、建材、饮料、金融保险、现代服务等行业。目前,总投资过千万美元以上的项目107个,占项目总数的7%,占资金总额的40%。尤其是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鸿海集团落户经济技术开发区,对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拉动较大。项目总投资30亿美元,现已完成投资15亿美元,员工8万人,2011年产值761亿元,出口100亿美元。
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烟台市努力推动台资企业转型升级。
“一方面,我们积极推动占烟台市台资企业66%的第二产业转型升级,促成华新丽华价值10亿元人民币不锈钢二期项目和富士康手机项目的落地,以及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的真明丽集团LED生产基地落户牟平。”市台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另一方面,我们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全力促成台湾蓝天电脑1亿美元的百脑汇电脑城项目落户芝罘区,加快推进大润发、国泰人寿在各县市区设立分公司的进度。
烟台市还积极搭建沟通平台,推动烟台产品打入台湾市场。此外,台湾隆顺渔业集团也与蓬莱中柏京鲁船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三艘总价值1.65亿元人民币的新型秋刀鱼/鱿鱼钓船造船合同,第一艘钓船已正式开工建造。
扶持龙头项目发展
为给台资企业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烟台市着力抓好“企业投资审批一条龙服务、建设过程中的全方位服务、竣工投产后的经常性服务”三个体系建设,努力在投资环境上使台湾大项目、好项目进得来、站得住、留得下、展得开。
为最快、最大限度地发挥鸿海集团在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龙头作用,烟台市在台湾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经贸推介活动,大规模、高层次帮助引进配套企业。目前,已有70多家台资企业来烟台市为鸿海项目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