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港区对接蓝色经济和西海岸新区战略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08:23 

在青岛西海岸,有一块特殊的海关监管封闭区域,虽然仅有9.72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但却聚集了3000多家国内外高端物流商开展业务,它就是目前国内对外开放政策最优、功能最全的青岛保税港区。随着保税港区快速发展,这里已经成为西海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和青岛市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青岛保税港区充分对接蓝色经济区和西海岸经济新区战略,全力拓展保税港区功能,发挥政策特殊、开放引领、高端集聚的优势,努力把保税港区建设成为政策创新、功能辐射、带动发展的新高地,增创新区对外开放新优势,加快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期3.42平方公里封关区域于2010111投入运营,二期2.02平方公里封关区域于201258正式开关运营,成为继上海洋山、重庆两路寸滩之后,运营面积全国第三的保税港区。

自一期投入运营以来,保税港区运营效果日益突出,实现了进出口总额、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国际中转业务等各项指标的迅猛增长。截止到目前,累计实现港口货物吞吐量超亿吨,实现集装箱吞吐量过千万标箱。18家国际知名航运公司与青岛港签订中转协议,2011年集装箱中转量突破100万标箱,中转箱量增幅达50%以上。据测算,仅此一项可为港口产生25亿元的收益,为青岛带来近200亿元的综合经济效益。预计2012,南港区可实现集装箱吞吐量430万标箱,同比增长204%

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放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依托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集中建设中煌国际、国融融资租赁等一批高端服务平台,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6%;做大做强传统产业,松下电子部品公司增资进行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引进全球最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线,致力于建成世界一流、松下集团全世界最大的电子部品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引导传统仓储物流企业开展检品、寄售、包装等高附加值业务,建成全国首家境外烟叶国际采购中心、国际商品展示交易中心、中国轮胎出口分拨基地,扶持中远、马士基等跨国公司设立分拨配送中心,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业务比重超过60%

瞄准高新大项目,开展集群式、链条式、组团式招商,大项目集聚效应凸显。2011年共引进益海嘉里、中铁物资、中橡国际等4个世界500强在内的项目415个。其中,总投资15亿美元的香港华信能源项目,构筑以仓储产业为基础、现代物流为龙头、国际金融为动力的现代能源产业链,加速形成橡胶国际交易的“青岛指数”。

深化辐射带动力,加强与潍坊、东营、临沂、德州、胶南等地的优势互补和战略合作,通过建设保税港区功能区等多种联动发展的新模式,建设“保税”飞地和功能园区,勾连蓝黄两大战略,促进保税功能与经济腹地优势互补,拓展青岛港口腹地。

目前,保税港区特有的税收政策优惠、进出境手续便捷、贸易管制宽松等政策功能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青岛海关整体赋予分类通关、提前报关、无纸通关等优惠政策,进出口拆拼箱、堆场延伸等新型业务不断拓展,报关和查验手续进一步简化。实行口岸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海运直通模式,在全国率先开展“监管袋直通业务”试点和“出口拼箱”试点,实现空运、陆运、海运和铁路运输的无缝隙连接,实现了一次申报、一次验放,通关时间由3天缩短至1天甚至更短。物流费用明显下降,单个集装箱物流成本下降50%左右。

青岛保税港区作为西海岸经济新区的核心功能区,集聚了现有特殊经济区域的所有优惠政策,对于青岛发挥海洋资源优势,繁荣港口经济,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实现国际物流、国际中转、国际贸易、港口功能的转型升级,将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发挥政策效应着力

打造“四个中心”

拓展国际贸易功能,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集中建设一批国际贸易功能性项目和功能性平台,重点强化贸易总部营运与控制功能,形成区域性贸易订单中心、品牌营销中心、采购分销中心、转口贸易中心。

提升国际物流服务功能,建设东北亚重要的国际物流中心。推动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拓展高附加值物流服务,构建信息化、国际化、现代化的物流链网体系,争取到“十二五”末青岛港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800万标箱。

培育高端航运服务功能,建设东北亚重要的临港国际航运服务中心。重点发展船舶交易、船舶检验及注册登记、航运保险金融等高附加值航运服务产业,形成临港国际航运服务集聚区,力争到“十二五”末,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10%以上。

加快高端市场集群发展,建设大宗原材料国际交易定价中心。积极发展期货和远期现货交易,建成全国最大的棉花、矿权交易市场,发展成为橡胶、棉花、黄金等大宗商品国际交易和定价中心,推进农产品、塑料、建材、燃料油、铁矿砂、纸浆等市场建设,成为国内各专业领域重要交易市场。争取到“十二五”末各类市场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

做强特色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打造保税特色的孵化平台,吸引一批成长性、战略性高端制造项目入区孵化;支持松下电子、高校软控、优先出锐、奥科仪器、普什宝枫等企业升级做强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保税研发集群;积极推动日本松下电子、韩国优先出锐等企业建设中国最大的研发中心和电子部品生产基地。

建设检测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引进国家级进口酒水检测中心,依托区内轮胎、棉花、乳胶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橡胶、塑料2个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大力发展检测产业,力争“十二五”末建成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品检测中心。

建设酒水进出口交易平台,依托“中国酒水进出口贸易总部基地”,大力开展红酒、洋酒、白酒的展示贸易和分拨配送,“十二五”末交易额突破150亿元。

以保税功能拓展区建设为契机,积极做好大项目的储备和落地,积极推动投资27亿美元的太平洋公司6万公顷印尼橡胶产业园海外并购、投资20亿美元的国电新能源总部基地、投资15亿美元的华信橡胶储备、投资120亿元的商业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

先行先试

瞄准国际一流

不断深化保税港区先行先试、创新创造、集约集成效应,努力把保税港区建设成为政策创新、功能辐射、带动发展的新高地,为新区建设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撑。

在海洋产业合作、投资贸易便利化、跨国交通物流、电子口岸互联互通等方面先行先试,实行更加便利的通关政策,延伸保税港区政策功能,完善现代航运体系,推进口岸跨区域合作,以全球领先的通关效率和整体运行效率,成为以国际化为方向的高端特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集群区。

同时,切实把握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战略机遇,加强航运、贸易、物流、金融等与自由港配套的重点课题研究,制定自由贸易港区发展规划,积极加强与德国汉堡、荷兰鹿特丹、韩国釜山等自由港的合作交流。对接当前国家关于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的契机,率先与日韩的神户、横滨、釜山、仁川等自由港进行战略合作,争取国家关于自由港的政策率先在青岛保税港区先行先试,打造中日韩区域经济合作的先行区、核心区、试点区,为西海岸最终建设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提供政策功能支撑。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