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在全国科技兴海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录
大力推进科技兴海工作
来源:刘燕华 发布时间:2015-05-21 03:38:01
一、继续高举科技兴海大旗,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海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地区掀起了科技兴海的热潮,尤其是1994年在山东召开首次全国科技兴海经验交流会,开创了科技兴海的新时代。十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兴海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使各地方科技兴海有步骤、有目标地稳步向前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进入21世纪,世界各沿海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制定海洋发展战略与规划,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海洋竞争。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积极投身世界海洋竞争,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众所周知,海洋的竞争,一靠综合国力,二靠科技。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促进东部率先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应该说,科技兴海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继续高举科技兴海大旗,对于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国家海洋权益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全面部署海洋科技工作,提升我国海洋技术水平。
为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幅度地提高了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力度,提出了深化近浅海、开拓深远海的海洋科技发展思路,并从不同方面对海洋科技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中将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作为重点任务加以部署。二是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安排了一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三是大力推动海洋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国家“863”计划中重新设立了海洋技术领域,本着深化浅海、开拓深远海的原则,重点围绕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深海探测与作业、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4个方面,对海洋前沿高技术作了统筹部署。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实施了“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和示范”“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等一批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0多亿元。四是加强海洋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了海洋领域相关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施室、野外观测站以及海洋基础信息等方面的建设,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科技研发的能力和水平。五是组织实施海洋行业科技专项,加强海洋领域行业基础性、公益性和应急性科技工作。
三、坚持“加快转化、引导产业、支撑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海洋高技术成果产业化。
为推动科技兴海,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应用与产业化,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1.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各级沿海科技主管部门要会同海洋行政等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与特点,研究制定推动本地区科技兴海的计划或规划,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与措施,积极引导并促进金融和产业资本投入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环境,促进各具特色的海洋科技产业发展。
2. 加强海洋技术装备研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加速海洋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步伐。
在海洋高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制过程中,必须遵循海洋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制的特殊性与自身规律,加强规范化研制和海试工作,缩短研制周期。要求承担单位在海洋高技术仪器与装备研制中执行《“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海洋仪器设备研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和《规范化海试管理办法(试行)》,以进一步促进海洋技术仪器与装备研制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3.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提升海洋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各沿海地区要加强技术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兴海技术转让中心等中介机构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转让机制;加强海洋技术中试基地和海洋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海洋科技成果成熟配套与产业化应用。科技部将根据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与部署,加强海洋技术领域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63”计划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同时在具备条件的企业中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4. 积极推动企业在海洋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的主体作用,推动科技型海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各地方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培育海洋高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海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推动海洋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科技部将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委托有实力和研发能力的企业牵头承担大型海洋装备的开发与研制,缩短成果转化环节;积极利用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渠道,加大对中小型海洋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催生并推动中小型海洋科技企业发展;在沿海国家高新技术园区推动海洋高技术园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切实落实自主海洋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自主海洋技术产品的采购力度等。
20世纪90年代初,沿海地区掀起了科技兴海的热潮,尤其是1994年在山东召开首次全国科技兴海经验交流会,开创了科技兴海的新时代。十几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兴海工作,通过科学规划和统筹布局,使各地方科技兴海有步骤、有目标地稳步向前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进入21世纪,世界各沿海国家纷纷将目光投向海洋,制定海洋发展战略与规划,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一轮的海洋竞争。作为一个海洋大国,积极投身世界海洋竞争,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我国面临的一项重大战略选择。众所周知,海洋的竞争,一靠综合国力,二靠科技。目前,我国已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推进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时期,发展海洋经济对于促进东部率先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应该说,科技兴海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机遇和挑战并存。继续高举科技兴海大旗,对于发展我国海洋事业、推动海洋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国家海洋权益与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全面部署海洋科技工作,提升我国海洋技术水平。
为积极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十一五”期间,国家大幅度地提高了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力度,提出了深化近浅海、开拓深远海的海洋科技发展思路,并从不同方面对海洋科技发展作了全面部署。一是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在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重大专项中将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作为重点任务加以部署。二是加强海洋基础研究,安排了一批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三是大力推动海洋技术的研究开发。在国家“863”计划中重新设立了海洋技术领域,本着深化浅海、开拓深远海的原则,重点围绕海洋环境立体监测、深海探测与作业、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等4个方面,对海洋前沿高技术作了统筹部署。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实施了“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成套技术研究和示范”“重大海洋灾害预警及应急技术研究”等一批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研发经费20多亿元。四是加强海洋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加强了海洋领域相关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施室、野外观测站以及海洋基础信息等方面的建设,以进一步提高我国海洋科技研发的能力和水平。五是组织实施海洋行业科技专项,加强海洋领域行业基础性、公益性和应急性科技工作。
三、坚持“加快转化、引导产业、支撑经济、协调发展”的方针,采取有效措施,加速海洋高技术成果产业化。
为推动科技兴海,促进海洋科技成果应用与产业化,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推进:
1. 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各级沿海科技主管部门要会同海洋行政等部门,根据本地区实际与特点,研究制定推动本地区科技兴海的计划或规划,研究制定有效的政策与措施,积极引导并促进金融和产业资本投入当地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与环境,促进各具特色的海洋科技产业发展。
2. 加强海洋技术装备研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加速海洋高技术产品的产业化步伐。
在海洋高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制过程中,必须遵循海洋技术产品与装备研制的特殊性与自身规律,加强规范化研制和海试工作,缩短研制周期。要求承担单位在海洋高技术仪器与装备研制中执行《“863”计划海洋技术领域海洋仪器设备研制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和《规范化海试管理办法(试行)》,以进一步促进海洋技术仪器与装备研制的规范化和质量控制,推进其产业化进程。
3.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提升海洋技术成果转化能力。
各沿海地区要加强技术市场建设,进一步加大科技兴海技术转让中心等中介机构建设,积极探索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转让机制;加强海洋技术中试基地和海洋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推动海洋科技成果成熟配套与产业化应用。科技部将根据海洋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与部署,加强海洋技术领域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863”计划海洋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同时在具备条件的企业中建设一批国家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
4. 积极推动企业在海洋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的主体作用,推动科技型海洋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各地方要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培育海洋高新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海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推动海洋技术成果向企业转移。科技部将积极推动产学研相结合,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措施,推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委托有实力和研发能力的企业牵头承担大型海洋装备的开发与研制,缩短成果转化环节;积极利用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渠道,加大对中小型海洋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催生并推动中小型海洋科技企业发展;在沿海国家高新技术园区推动海洋高技术园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切实落实自主海洋技术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加大对自主海洋技术产品的采购力度等。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