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加大增殖放流力度 已放流鱼虾蜇蟹12亿
来源:李强v 发布时间:2013-07-03 10:19:51
今年鱼汛为何呈现好于往年趋势?记者在山东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了解到,这与全市积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加大增殖放流力度不无关联。
“7月24日,我市还在阴山湾人工鱼礁海域放流了71万尾牙鲆鱼苗。”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说,截至目前,今年全市放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海蜇、牙鲆、黑鲷等品种12.3亿单位。
据威海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介绍,2012年,我市共有51个增殖放流项目列入全省计划,计划放流数量近13亿单位,比去年增长2亿单位,放流数量继续居全省首位。
“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是2005年我省启动的水生生物资源养护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市海岸线占全省三分之一,作为补充和恢复近海渔业资源的重要举措,2005年开始,我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扩大增殖放流规模,有效缓解了近海渔业资源枯竭的状况。
“不仅如此,我市还广泛开展‘回报大海、感恩放流’活动,引导众多市民和企业出资认购或者捐助放流苗种。”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说,与此同时,还相继开展了建设人工鱼礁、建设人工保护区、加快建设海洋生态牧场、推行负责任捕捞等一系列渔业修复工程。目前,已建设人工鱼礁20多处,建立20多处海洋与渔业保护区。
据介绍,我市自2005年开始实施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活动以来,共累计放流各类水产苗种超过50亿个单位。持续放流让一些重要经济鱼类资源得到了有效补充,形成了稳定的秋季渔汛。
“增殖放流投入效果非常显著,我市海域虾蟹类增殖放流投入产出比为1:18,鱼类为1:21,海蜇为1:25。”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说,初步估计,每年渔业资源修复行动直接增加收入超过2亿元。
记者 李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