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海第一天鲜鱼大量上岸 山东威海市民到码头抢购海鲜
昨日,在荣成市石岛渔港,渔民正在往岸上卸鱼。当日,黄渤海伏季休渔期结束,我市5000余艘渔船陆续出海作业。
开海第一天,鲜鱼大量上岸,码头人流如潮。
忙碌了一天的渔民,忙着将捕捞到的海鲜运上岸。在威海中心渔港、在顺河街水产品市场、在市区小码头和市场,随处都能见到新鲜海捕鱼上市。对于生活离不开海鲜相伴的威海人来说,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尝鲜的机会,纷纷涌向码头和市场。
傍晚时分渔船归来
傍晚时分,已经有早归的渔船靠岸,威海中心渔港码头上一片喧闹,大筐的鲜鱼从船上卸下来,称重后装进前来接货的小货车的车厢里,码头上一派收获的景象。
船主张东升一边指挥工人卸货,一边和记者闲聊,这次出海,他的两艘300马力大船捕捞了600多筐鲜鱼,总重2万多斤。“能卖5万块钱,除去油费和人工费,这一天能挣2万多块。”谈起第一天出海的收获,张东升喜上眉梢。
船主李义军则有些不太顺,出海不多久,船上的发电机就出了点问题,只得回来维修,结果只捕了2000来斤鲜鱼。“回来得早,船一靠岸,就有商贩争着出价购买,大部分给了老客户,一部分现场卖了,2000来斤鱼一下子就销完了。”李义军说,现在市场行情这么好,船上设备修好了,他马上就出海。
记者在码头上看到,刚刚归来的渔船忙着卸鱼、称重,已经卸完鱼的船则忙着加冰加水。“今晚我们接着出海,一刻也不耽误。”刚卸完鱼的船员小吴开始往船上搬运生活用品,还穿着防水服的他满头大汗。
海鲜贩“闻风而动”
记者在悦海公园南侧小码头看到,一群海鲜贩子正在等候归港的渔船。“早就有电话来了,说是船上捕了不少货,我们这几个人都在这等着,等船回来,搬些好海货回去卖。”商贩曾先生说。在旁边不远处林女士的海鲜摊上,小黄鱼、鲅鱼等十分新鲜,林女士说,这些是自家的小船刚刚出海打回来的。
记者在顺河街水产品市场看到,之前以冷冻鱼、养殖鱼为主的市场,现在海捕鱼占了“半壁江山”。摊贩王玉玲的摊位摆上了鲜捕的大鲅鱼、黄花鱼等,其中一条大鲅鱼有5斤多重。“这是一大早我联系了好几个老客户的船,要他们给我专门留着的好货,刚刚从码头搬回来。”王玉玲说。
“大鲅鱼每斤16块,小鲅鱼每斤8块,带鱼每斤18块。”虽然价格有些高,王玉玲表示,一点也不愁卖,今天进了100来斤带鱼,现在剩不到10条了。“刚下船的新鲜带鱼和大鲅鱼,买回家做菜最好不过,本地人吃鱼就讲究个新鲜。”
开海第一天,威海最热闹的海鲜交易场所是中心渔港码头,刚从船上下来的海货,马上被商贩拉走,不少商贩在码头边就地叫卖。“1小时不到,卖出去40多斤。”一名商贩告诉记者。
市民码头抢鲜鱼
傍晚,在中心渔港码头,有近百辆私家车停在码头边,还有络绎不绝的私家车不断驶入,与商贩不同,他们都是赶在开海第一天到码头买海鲜回家尝鲜的市民。
“今天是周末,赶上开海,全家人一起来码头看看有什么新鲜海货,正好买回家做一顿丰盛大餐。”刚从私家车上下来的市民李女士说,“我想买些鲜鲅鱼,回家包饺子,小孙子想吃爬虾,正好买一些,刚下船的海货,新鲜的就是好。”
市民陈先生称了两条偏口鱼,一共一斤半,花了15块钱。“这鱼便宜又新鲜,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开海了,今晚就把这鱼做了吃。”陈先生高兴地将鱼展示给记者看,“这些还不够,我还要多买些。”
记者在中心渔港码头看到,这里的买卖热闹得很,许多市民拎着大袋小袋的新鲜海货,挑选着心仪的海产品,码头上弥漫着咸腥的气味———来自大海的最鲜的海鲜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