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海三个月休渔期近日结束 开海后海鲜增多当季货有望便宜
文/快报记者 孙晓琳
图/快报见习记者 高绪亮
9月1日中午12时,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为期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万余艘渔船将回海作业,烟台芝罘岛东口、西口,养马岛等沿海海域的渔民可以出海捕鱼了。由于流刺网已经提前开海,烟台海鲜市场上已经有了数量不多的海货。随着开海捕鱼号角的吹响,市场上的海鲜行情有什么变化?8月31日,记者走访了烟台红利农贸市场。
休渔期12点结束捕捞初期被看好
9月1日12时起,为期三个月的黄渤海伏季休渔期正式结束,烟台市万余艘渔船重回大海作业。8月31日记者探访发现,随着正式开海的到来,市民们期盼着更多的海鲜上桌,海鲜价格也能因此降一降。
在养马岛中心渔港码头和芝罘岛,记者看到,渔民们正在加紧检修船只、补充给养,以迎接新的捕捞生产期的到来。“明天就开海了,收拾妥当,快去快回。”一位渔民告诉记者,虽然现在的行情总体不算好,但大家对开海后前半个月的捕捞情况还是非常看好的。
据了解,今年伏季休渔期,烟台执行了不同渔船类型及相关休渔时间具体政策。其中北纬35度以北的渤海和黄海海域伏季休渔时间为6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其中,刺网休渔为6月1日12时至8月1日12时。我省禁渔区线内的定置作业(含鳀鱼落网)休渔时间为6月1日12时至8月20日12时。渤海毛虾禁渔期为6月1日12时至8月16日12时。在我省对虾增殖保护区内拖网持证回捕增殖对虾的可捕期为9月1日12时至10月31日12时,定置网、刺网持证回捕增殖对虾的可捕期为8月20日12时至10月31日12时。渔业辅助船在6月1日12时至9月1日12时不得出海作业。捕捞底层鱼虾类的“地笼”属取缔渔具,严禁销售和使用。
□市场调查
鲜海货提前上市被抢一空
上午10时左右,刚进红利市场门口,就看到路边停着一辆小面包车,车上放着四五个水箱。车外地上摆着两盆小黄花鱼。摊主张先生正忙着从车上搬出一个罩着绿色渔网的大盆,盆里盛满了“张牙舞爪”的鲜活螃蟹。
“小黄花鱼多少钱啊?”“螃蟹还有没有啊?”“给我称两斤螃蟹。”围观的顾客看着新鲜 ,也急忙下单。“听说是一早从东口海边拉过来的,提前尝尝鲜。”市民周先生说。新鲜的海货就是好卖,等记者在红利市场上转了一圈回来 ,过了约一个半小时 ,张先生的车就已经走了。据旁边的摊主介绍,他的货卖得挺快,卖完就走了,走了约20分钟了。
小型鲅鱼和黄花鱼“唱主角”
记者发现,海货市场上,小鲅鱼、小黄花鱼的摊位能各有七八家。市场上虽然也有刀鱼、鲳鱼、大头鱼等鱼种,但摊位就一两个。活蹦乱跳的爬虾和对虾也才只有两家在卖。
“你看哪种海货摊位多,哪种就是这时候海里的‘主产品’。”摊主王先生说。他的摊前放着一小筐小鲅鱼,卖9元一斤,其他摊位的小鲅鱼一般都卖六七元一斤,或者15元两斤。据摊贩王先生介绍,9月1号开海之后,市场上的虾、鲅鱼、黄花鱼和螃蟹能更多一些。不过鱼类都还没有长大,都是些半米长的小鱼,冷库也不会收,主要靠市场卖,所以价格能便宜点。
市场上小黄花鱼的售价每斤在7元到15元之间。在买海货的市民孙女士表示,“我一般都吃应季的海货,冰冻之后的味道就变了,现在买便宜又新鲜。”
□价格走势
开海后海鲜增多当季货有望便宜
上午11时左右 ,初女士摊前的小鲅鱼已经销售一空,她正从白色的塑料箱中按大小个将小黄花鱼分拣成两堆。“大一点的12块钱一斤,小一点的15块钱两斤。”初女士说。
正说着 ,一位顾客骑着自行车在摊前停下问:“开海后这鱼能不能便宜?”“能。”摊主初女士表示,近几年东口、西口的海货少了,他们进货都是从养马岛那边进。“那边每家每户承包几亩海,跟种庄稼一样,到了开海的时候,海边码头卖鱼的摆成一排,从海里捞上来就直接装箱,海货又多又好。”
据初女士介绍,小黄花鱼在开海之前大约7月份的时候,冰冻的都是25元一斤,9月1日大面积开海后,像鲅鱼、小黄花、爬虾价格都能稍微落落。“你看现在市场上的爬虾是15块钱一斤,以前最便宜的时候是10块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