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四年海南省发放上千万渔业补贴惠渔家
海南临高县新盈镇龙昆村渔民桂新芳尝到了造大船的甜头。2009年下半年,他淘汰了旧小渔船,新造了一艘120吨大船,捕捞效益明显优于小船。“能有好收成,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桂新芳告诉记者,他造这艘船时,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给他补贴了10万元。
这是海南省渔业补贴惠渔家的一个缩影。
造大船,闯深海,是沿海渔民的宿愿,但资金不足是造大船的“瓶颈”。为此,海南省于2008年出台了鼓励渔民造大船的惠民政策凡建造80吨级以上渔船的,每船补贴10万元。据统计,2008年至2011年,海南省共发放造船补贴资金1430万元,鼓励渔民造80吨以上渔船143艘,由此带动了社会投资捕捞业。另悉,沿海部分市县政府对渔民造大船也给予资金扶持。
“今年上半年,该厅安排造船补贴资金230万元,对文昌、琼海、陵水、三亚、东方、昌江、洋浦等市县的23艘大中型外海捕捞渔船给予资金扶持。”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说,通过扶持渔民建造大吨位渔船,目的是引导渔民开辟西南中沙渔场,壮大海南省外海捕捞作业能力,调整优化捕捞生产结构,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罗非鱼是海南省水产养殖的主打品种。为做大罗非鱼产业“蛋糕”,增加渔民收入,近年来,海南省相继出台了扶持罗非鱼养殖的优惠政策,对规模养殖的养殖户给予一定数额的补贴。2004年至2011年,海南省共安排补助资金1169万元(不含中央现代渔业资金),补助罗非鱼养殖户1172户。此举激发了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使海南省罗非鱼养殖面积迅速扩大,养殖面积从2004年的15.9万亩增加到目前的45.7万亩,年产量从12万吨增至31.7万吨。罗非鱼产业已成为带动渔民致富的支柱产业。
渔民出海捕鱼风险大,随时都有可能遭遇风灾损失。2007年10月起,海南省财政给予渔民海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费补贴20%,渔船全损保险保费补贴30%;2008年5月起,中央财政给予渔船全损保险保费补贴25%,中央财政每年给我省发放补贴80万元。这些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渔民的参保积极性。2007年以来,全省投保渔民达214154人(次),参保渔船23264艘(次),渔民参保面的扩大,为渔业生产上了一道“保险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