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创新,开拓中国大洋事业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10:35 

自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的10年,是中国大洋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10年,大洋工作者们以优异的成绩勾勒出事业上扬的曲线,大洋科学考察能力也在大幅跃升。

大洋科考,我国已经组织实施了27个航次的资源调查,国内共有50余家单位参与,调查范围遍及三大洋,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调查资料。

“蛟龙”入海,圆满完成了1000级、3000级、5000级、7000级的海上试验,不断刷新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将中国印记带到了深海大洋深处。

……在国家海洋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以下简称中国大洋协会)这一国家平台,承担大洋专项任务的各单位和广大科技人员栉风沐雨、默默奉献、奋勇攀登,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在资源调查、环境保护、技术发展、能力建设、参与国际事务等方面均取得了重要进展,在维护和拓展国家海洋权益、开发国际海底资源、发展深海技术装备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华民族赢得了尊严。

大洋科学考察:展现中国广度、精度、跨度

国际海域作为全球重要的战略资源基地,历来是各国关注的焦点,积极开展国际海域资源综合调查与研究对于拓展我国战略发展空间、增加战略资源储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年来,全国大洋工作者秉承着“持续开展深海勘察,大力发展深海技术,适时建立深海产业”的工作方针,取得了一系列令国人自豪、让世界瞩目的成就:

2005年,我国组织实施了首次环球科学考察航次,历时297天,航程4万余海里,获取各类样品近万公斤,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中脊获得了宝贵的调查资料,并首次获得热液硫化物烟囱体。

2007年,中国大洋科考第19航次在西南印度洋中脊水深2800处,成功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实现了中国人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2009年,我国启动第二次环球科考。这次科考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在大西洋发现热液区,在太平洋首次成功使用“海龙”号无人缆控潜水器(ROV)观察和抓取海底“黑烟囱”,首次在西南印度洋完成大规模海底地震台阵探测调查等6大历史性突破。

201012~201112月,中国大洋科考第22航次科考任务圆满完成。该航次有来自国内32家单位的221名科考队员参加,是我国大洋科考中参航单位、参航人员最多和航次时间最长的航次。

在大洋科学考察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国际海底资源勘探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1年,经国际海底管理局核准,中国大洋协会在西南印度洋国际海底区域获得了1万平方公里具有专属勘探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并享有优先开采权。这是中国大洋协会继2001年在东太平洋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区后,在国际海底获得的第二块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海底矿区。

国际海底多金属硫化物由海底热液作用形成,富含铜、铅、锌、金和银等金属,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对于人类认识海洋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中国大洋协会此次获得享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的多金属硫化物资源矿区,对于加强海底资源的了解和利用,提高对深海的科学认知水平和有效保护海底环境,带动和促进我国深海技术装备研制迈上新台阶,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0年的大洋科学考察在我国海洋科学调查和研究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为我国强力推进深海勘察科技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淋漓尽致地展示出中国大洋事业发展的广度、精度、跨度。

在今年6月,世界再次瞩目东方。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中国“蛟龙”矫健地跃入蔚蓝的大海,向着马里亚纳海沟义无反顾地前进。7062,“蛟龙”号不仅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实现了中华民族“可下五洋捉鳖”的伟大梦想,标志着我国载人深潜技术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

十年磨一剑,回顾“蛟龙”号一路走过的每一步,在中国大洋协会的组织下,广大深潜科研人员和海试团队在大洋深处流下了无数的汗水。在“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级海试中,“蛟龙”号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在最大设计深度通过考核,设计指标全面得以验证。这必将为我国科学家研究和揭示深海奥秘、跻身国际深海科学研究前沿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为我国在全球大洋开展深海资源勘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10年,对于人类历史来说,不过一瞬;但对奋力追赶世界载人深潜技术最前沿的中国深潜工作者而言,却有着沉甸甸的分量。“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2002年立项伊始,到2009年开始1000级海试,直至20127000级海试,只用了10年时间。

“我可以说,通过蛟龙项目,我们已经掌握了国际上认可的载人潜水器的核心技术。”“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自豪地表示。“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深度海底发现的生物多样性和地质多样性等科学现象,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人类使用载人潜水装置到达深海现场进行环境调查采样作业的最佳范例。

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国家的持续支持,我国科研人员自主设计、集成创新、集智攻关,圆满完成了“蛟龙”号研发和海试,探索了一条边试验、边改进、边应用的国家战略性高技术装备跨越式发展的创新道路,实践了民用大型科技项目政府部门间相互协调的联合攻关新模式。这种模式和道路使创新效益大幅提高,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创造出了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的创新性成果。 同“蛟龙”的高奏凯歌相互呼应,我国3500深海观测和取样型无人遥控潜水器的研制也取得重大突破。在中国大洋第21航次科考中,潜水器成功下潜到东太平洋洋中脊2770水深,采集了海底多金属硫化物和生物样品,并同步拍摄了高清晰海底照片和作业全程视频影像,完成国内最大深度的定点取样和精细调查。

其实,我国潜水器研制和试验的成功只是我国深海高新技术装备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深海勘察、深海矿物开采、运载和冶炼等高技术平台,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储备,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高新技术装备在大洋考察中得到了实际检验和运用,带动了我国海洋技术装备的发展。

10年来,在国家“863计划和大洋专项的联合支持下,我国研发了一系列可视保真取样和海底探测的高新技术装备,深海运载技术研究和试验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大洋一号”船网络和信息集成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了大洋矿产立体勘察体系。我国自行研制的超宽频声学拖体在中国南海成功完成3001000水深的侧扫工程性试用;我国自行研制的声学深拖设备首次在东太平洋进行了多金属结核资源的声学深拖调查;我国首台采用铠装光电复合缆供电的深海岩芯钻机从2400多米的洋底取样成功……

10年来,我国深海高新技术装备在发展中巩固,在巩固中创新,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赞许。现在,中国大洋事业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蓄势待发,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更加奋发的精神去创造“可下五洋捉鳖”的新辉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