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发展海洋服务经济 打造"深蓝区"
2012年以来,青岛市市南区认真贯彻市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在省、市蓝色经济发展的大框架下,按照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要求,围绕全面建设宜业宜居幸福市南区的奋斗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世界眼光谋划发展,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深入开展寻标、对标、达标、夺标、创标活动,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先行先试,坚持科学定位、产业再造、平台创新和实施陆海统筹,不断加快海洋服务经济发展,努力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高端服务业发展“深蓝区”。
蓝色金融中心集聚效应明显
上半年新增现代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招商信诺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全区金融机构达142家,占全市的88%,存贷款余额分别占全市的40% 、60%左右,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金融保障。21家担保机构实现担保余额47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近1亿元,区有关部门举办“金企对接”15场,达成融资意向近10亿元,有力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
总部经济走在全市前列
上半年新引进各类地区性总部或机构10家,全区经市级认定的总部企业129家,占全市的47%。目前,全区商务楼宇总面积达到40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7万家,税收过亿元楼宇17座。普华永道等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世邦魏理仕等五大房地产咨询顾问管理机构分别有3家在市南区设立了分所或分公司。
航运物流业集群发展
1-5月份,全区新增物流企业53家,市南区已有包括青岛远洋、中外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在内的物流企业3000余家,其中,航运服务类企业占全市的80%以上;马士基、达飞、中海集运、美国总统轮船等近50家世界知名航运企业在市南区设立了分部。航运交易综合服务平台项目建设和国际航运研究中心筹建工作进展顺利,获得国家服务业引导专项资金扶持,累计完成投资4000余万元。
海洋科技优势突出
目前,全市69%的省以上涉海科研院所、84%的涉海省部级重点实验室、82%的涉海领域两院院士均在市南区。上半年举办了市南区海洋科技成果展,全面展示了区域海洋科技资源和驻区涉海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为海洋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不断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深化知识产权管理,目前,我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2家,省级创新型企业6家。今年前4个月,申请专利545件,授权专利28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9件,列全市第二位。
滨海旅游业蓬勃发展
充分发挥奥帆文化、海洋文化、欧陆文化等资源优势,启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互惠旅游计划”,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的专项促销活动,促进滨海旅游业向高端化、规模化、特色化发展,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上半年建成2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22家旅游企业被评定为“青岛市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港中旅等3家旅行社入选全国百强旅行社,市南旅游网正式上线运营,小鱼山文化名人街区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荣获“好客山东贺年会优秀组织奖”、“中国休闲旅游营销创新奖”等称号。上半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预计突破1100万人次,旅游收入预计突破130亿元。
软件及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壮大
上半年新增经工信部认定的软件企业8家,新增登记软件产品11个,总数分别达到182家、604个,均占全市一半以上。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入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动画电影《崂山道士》作为山东省唯一作品成功入选“2011国家动漫精品工程”。目前,全区共有创意100、中联创意广场、1388文化街等5个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上半年新引进文化企业30余家,文化创意企业总数达到1900余家,预计上半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14%。
滨海时尚商圈初具规模
在市南区东部前海一线及香港中路周边,形成了海信广场、麦凯乐、百丽广场、佳世客、阳光百货、春天广场、心海广场等为核心的滨海时尚商圈,精品化、高端化、国际化特色明显,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目前,市南区已拥有等大型商贸企业23家,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总量保持在青岛市首位。
下一步,市南区将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按照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的要求,紧紧围绕建设宜业宜居幸福市南区的目标,按照国际标准,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金融商务、总部经济、时尚商业和商务旅游等涉蓝重点产业,着力打造商务功能完善、现代气息浓厚的青岛国际商务核心区和半岛蓝色经济“深蓝区”。
着力蓝色跨越谋划发展世界级的产业
突出发展涉蓝金融服务业。大力引进经营理念先进、金融产品丰富的涉海金融机构,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蓝色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年内引进1-2家涉海金融机构,积极发展单船融资租赁、风险投资等新型业务,重点跟踪德意志银行、法兴银行、华夏基金等项目,做好釜山银行青岛分行落地协调服务,全年新增金融机构13家,总数达到150家,实现增加值160亿元,发展科技金融,推进成立科技型担保公司,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建立多层次的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努力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
着力发展海洋总部经济 。积极引进跨国公司区域性总部,抢占海洋经济发展的制高点;依托海航万邦中心、远雄国际广场等高端商务楼宇,打造蓝色总部基地,引进更多优质、高端的总部企业和项目落户,组织好高端楼宇招商推介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跟踪日本爱和谊财产保险等一批总部性项目,力争全年到账外资达到1.4亿美元,引进500万元以上内资项目达到110个。
做大做强航运物流业。突出发展现代物流,积极拓展航运综合服务功能,推动航运服务、物流服务类企业加快集聚,加快航运服务载体建设和项目建设,力争青岛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年内投入使用,建设辐射周边、面向世界的区域性航运服务中心。
积极提升滨海旅游业。推进文化与旅游加速融合,促进海军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建设,发展滨海旅游特色项目,积极打造商务旅游产业,不断提高沿海一线旅游景区整体层次和旅游服务水平,逐步推动奥帆中心、中山路街区争创国家
创新发展海洋科技产业。设立4000万元的海洋科技专项资金,推动海洋科技成果展示交易平台建设,支持区内海洋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建设海洋科技研发先行区,率先推进智慧城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区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深入推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加快文化产业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推进创意产业融资服务等文化产业平台建设,全力提升五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品质内涵,打造一批凸显海洋文化特点的特色文化品牌,年内力争引进25家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全年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72亿元,提升全区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实力。
着力发展时尚商业。加快推进万象城、海信广场二期等高端商业载体,引进一批高品质大型商贸和时尚休闲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提升商业发展环境,努力打造时尚商业聚集区和全国知名的购物天堂。
着力项目支撑加快优质发展载体建设
实施政府组成人员联系项目制度,全力做好全区42个重点发展项目推进工作,年度完成投资100亿元。重点服务高品质商务楼宇、高档商业设施和高星级酒店等经济发展载体项目建设,力促华润中心、绿城深蓝广场、蓝海新港城、燕儿岛路金融港等大项目加快工程进度;保障财富中心、泛海国际购物中心等一批好项目顺利实施;全力支持海天大酒店改造等新项目尽快启动;结合老城区改造,积极推进青岛湾广场、航运服务中心等项目规划建设;促进软件园、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创意100、中联创意广场、银海国际游艇俱乐部、远洋广场、海航万邦中心等涉海特色园区、楼宇的升级,加大招商力度,为蓝色服务经济发展留下充足空间和后劲。
着力政策扶持加强经济发展环境建设
围绕市南区蓝色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促进蓝色经济发展的扶持政策,建立专项扶持资金,大力营造一流的蓝色经济发展环境,重点扶持蓝色总部经济、涉海金融、航运物流、海洋科技、高端旅游、海洋文化产业等蓝色经济发展领域,用于重点产业引导、重点企业引进培育、重点项目扶持、重点平台建设、重点人才激励、重点成果转化、重点资源整合和重要贡献奖励等。强化企业服务,年内争创10个以上驰(著)名商标以及省市名牌产品、1-2家企业技术中心,进一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大力营造一流的蓝色经济发展环境,努力把市南区建设成带动力更强的总部经济核心区、支持作用更大的高端服务功能区、创新水平更高的海洋科技研发先行区、吸引力更强的滨海旅游示范区和彰显青岛特色的文化产业强区。市南商务楼宇国际动漫游戏产业园。(完)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