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地科考:“一船四站一基地”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11:25 

极地科学考察,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探求新的发展条件的重要领域,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2004年,胡锦涛主席在发给我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黄河”站正式投入运行时的贺电上这样说道。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极地考察工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推动极地科考活动开展、提升极地考察保障能力、加强极地科学研究、积极参与国际极地事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就。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迅速提高,目前已形成“一船四站一基地”(即“雪龙”船、南极长城、中山和昆仑站、北极黄河站和极地考察国内基地)为主体的国家极地考察战略格局和基础平台,这对维护我国的极地权益,提升我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推动我国基础科学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崛起战略实施等具有重要意义。

南北极科学考察稳步推进

我国极地考察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从1984年首次组队进行南极考察以来,我国已成功组织了28次南极科学考察、4次北极科学考察及7个年度的北极黄河站考察,获得了极其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品。

自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极地科考保持了稳步推进的良好态势,并不断取得突破。2009年,我国南北极科考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国第25次南极考察中“雪龙”船4次穿越西风带,克服了前所未见的复杂冰情,两次往返南极中山站,圆满完成了各项考察任务。

2010年,在中国第26次南极科考中,我国第三次成功开展了南极内陆冰盖综合考察,构建起国际领先的内陆冰盖观测体系;在中国第4次北极考察期间,首次依靠我国自己的力量到达北极点进行科学考察,并创造了我国海洋考察和航海史新纪录。今年2月,国家海洋局组织召开了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启动会,此次会议标志着经国务院批准的极地专项工作全面展开。

考察能力日益提升

近几年,我国积极致力于极地考察能力的提升,在极地考察站建设、国内基地建设以及基础设施设备改造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2009年,注定要在我国极地科考史上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我国第25次南极考察队克服重重困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胡锦涛主席亲自为考察站书写了站名。昆仑站的建立实现了南极考察从南极大陆边缘向腹地延伸的历史性跨越,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关注。昆仑站作为第4个国际极地年的一个重要科学遗产,为人类极地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包括昆仑站建设在内的南极考察活动被评为新中国60年十大海洋事件之一。

长久以来,“雪龙”号科考船是我国极地科考唯一的一条破冰船。但长期服役也使得“雪龙”船早已不堪重负,维修频繁且成本较高。今年731日,国家海洋局与芬兰阿克北极公司在北京签署了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的基本设计合同。这意味着今后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事业将摆脱“雪龙”船单兵作战的局面。该破冰船建成后,将与“雪龙”船组成一支南、北极海洋科学考察破冰船队,实现我国至少有2艘极地考察船同时在南、北极区域开展考察作业活动,并保持每年有200天以上的极地海洋考察时间的目标。

规章制度日趋完善

规章制度的建设是引领极地科考事业有序前进、跨越发展的“引航灯”。近年来,我国极地考察事业高度重视规章、法律体系的建设。2010年,“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专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完成;《中国极地考察“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完成。

今年,极地考察相关管理办法及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有序展开。目前,已经组织编制了《迎送极地科学考察队活动管理办法》《南极考察队管理办法》《南极考察计划编制管理办法》《南极考察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极地考察管理性文件。同时,为细化极地考察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在已批准实施的《极地考察活动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基础上,还积极推进与之相关的极地考察站、船、航空器等突发事件现场处置预案,目前已经初步完成专家评审。

同时,为全面、客观地反映极地考察工作实际,实现对现有各类极地考察信息的全面统计,准确、及时、全面掌握极地考察总体状况,目前在已完成的极地考察综合统计指标体系研究的基础上,中国极地考察综合统计制度也开始启动建立。

科学研究成果显著

党的十七大以来,极地科学考察与研究成果显著,中国极地科考人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和精湛的专业技能为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彰显了中国在极地科学研究领域的能力,推动了国际极地科学研究的发展和进步。

2010年,是我国极地科学研究的丰收之年。在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我国第三次成功开展了南极内陆冰盖综合考察,构建起国际领先的内陆冰盖观测体系;在第四次北极考察期间,首次依靠我国自己的能力到达北极点进行科学考察,并创造了我国海洋考察和航海史新纪录,为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计划画上圆满的句号。

与此同时,各项极地科学考察项目顺利执行,并取得丰硕的科研成果,极地科学研究成果相继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围绕极地科学前沿目标和关键技术,新提出了一批研究项目建议,并获得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行业公益性科技专项等国家计划的重点支持。极地重点实验室、共建实验室学术活动稳步推进,极地软科学研究取得新进展。同时,对2008年完成的《北极问题研究》报告再次从政治、学术、图标规范、出版等要求进行修订,补充了近年来北极新的发展情况。该报告共9章、40万字,约200幅图表。

参与国际极地事务能力逐渐加强

近几年,我国全面参与国际极地事务,积极开展国际极地合作,进一步掌握了国际极地研究的最新动态和先进技术,促进了我国极地科学考察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在国际极地事务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国际极地年是国际南北极科学考察的“奥林匹克”盛会,全球科学家共同制定计划,采取联合行动,开展合作研究。我国由于历史原因未能参加前3次国际极地年活动,但是自我国开展极地考察20多年来,在数千名科考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的极地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为我国全面参与此次国际极地年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中国人的身影开始出现在国际极地年活动中。这一年,“2007~2008年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正式启动。这标志着第4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在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拉开了帷幕。从此以后,我国积极参与第4次国际极地年活动,实施“中国行动计划”,成功开展了东南极普里兹湾—埃默里冰架—冰穹A断面考察和北冰洋科学考察,拓展了中国在极地的活动空间,并形成了明显的区域优势。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说,实施“十二五”规划后,极地科考、保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改善,极地科学研究水平将明显提高。以考察船队为依托,使我国具备实现大面积、长时段的两极区域海洋环境综合考察能力;以中山、昆仑两站为依托,使我国具备夏季在东南极大陆纵深区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的考察能力。展望“十二五”之后的10年,中国极地科学考察仍将以极地与全球变化关系作为主线,以服务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扩大在两极地区的考察范围和领域。同时,还将组织开展大型国际考察和研究项目,增加若干重点专题考察。深入开展极地科学、极地政策和极地战略研究,进一步提升极地考察能力,提高全民极地意识,积极推进极地事业可持续发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