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山东如何示范
山东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副所长顾春太——
充分捕捉全球产业分工新趋势
目前,示范区的范围初步确定为蓝色经济区内的7市。个人认为,这一范围还有待商榷,不应忽略我省西部地区。这是因为,西部地区投资密度不高,存在一些空白区,可以以较低的成本直接布局。也可以设立一种机制,让西部地区承接从东部地区转移出来但仍具活力的产业,在区域布局上实现均衡化的发展。
所以说,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山东东部地区面临“腾笼换鸟”的问题,西部则是如何承接转移的问题,东西部地区应各有示范,同时又形成联动。
另外,在示范区的建设中,要充分捕捉全球产业分工的新趋势,建立相应机制以更好地融入跨国公司的生产链条。
从目前来看,跨国公司从之前的产业内分工向产品内分工转变,生产网格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通常是,一种产品被分解成各个单元,各自在最有竞争优势的地区生产,最终组装形成最具竞争力的产品。比如戴尔公司,不生产电脑,只有品牌和销售体系,却坐拥电脑三大巨头的称号。眼下,日韩跨国企业的分离程度要高于中国,可以在这些跨国公司的分离过程中,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在东亚这一区域内形成结合比较紧密的生产网络。
所以说,山东不能只是单纯地承接日韩落后产业的转移,就像之前的纺织和造船。在综合成本不断上升的境况下,这种转移不甚理想也不合时宜。示范区,就要在如何更好地融入跨国公司的生产链条上作出示范,可以只是生产链条上的一个环节、一个模块、一个片段,从推进产业集聚到推进产业耦合,最终实现中、日、韩三国产业不断融合。
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姚坚——
三国市场经济规则、管理、标准
等方面的差距应率先消弭
从目前来看,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前提,需要率先解决三国在市场经济规则、管理、标准等方面的差距。
首先,开展产业技术的标准化合作。三国产业标准、行业标准的不统一,仍然是制约我国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制约因素。作为最早与日韩开展经贸合作的城市,不少青岛企业多年来已经按照日韩标准建立了对日韩出口质量控制体系和检验体系。但在电子化产品、海洋科技等更多领域的三方认可的国家层级产业技术标准化合作仍需建立。比如,现在电子企业进入韩国市场的最大问题,海尔海信都提出,无论是三星还是索尼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使海尔海信进去有很多障碍,所以我们要率先推动以海尔、海信、澳柯玛为骨干的电子产业,与日韩的电子产业标准化的合作。
其次,需要依托青岛港口优势开展三国在东亚地区物流领域的合作,推进实施物流便利化,通过与日韩物流大企业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成功经验,并以此为样板,促进和带动国内物流企业提高运营效益。
再次,开展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与合作。青岛最近吸收了大量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包括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等大项目,虽然目前三国在知识产权,特别是软件和动漫产业方面开展了多项合作。但知识产权领域制度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进一步的深度合作,应该鼓励三方企业开展研发、专利、商标注册等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建立共同保护维权机制并完善科技立法,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推动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