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风生水起滨州黄河岛 发展优质鱼产业
黄河岛,位于无棣县的东北部,濒临渤海,是一个四面环水相对独立的岛屿,占地25.9平方公里。岛上自然资源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级保护珍禽。岛内无工业,无污染,无废气排放,全部为黄河淤积、渤海退海的滩涂高地。
2011年8月,经省、市、县海洋与渔业部门的专家多方考察论证,山东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标准化养殖池塘建设落户黄河岛,从而使黄河岛搭上了蓝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快班车。该项目一期工程开发面积1万亩,目前已完成投资2000多万元。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已成为黄河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潜力产业。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建设一批大型生态养殖渔业区,大力发展现代渔业;大力发展临港物流业、滨海生态旅游业,培育具有高效生态经济特色的重要增长极成为海洋经济的重中之重。围绕“黄蓝”两区开发建设,山东省海洋渔业厅出台了《山东省标准化生态养殖池塘整理工程实施规划》,以加大对高效生态经济发展的支持和指导,为黄河三角洲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又好又快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无棣县海水养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池塘大多为上世纪80年代初借助原地形围堰筑坝而成,单个池塘面积过大,小的几百亩,大的数千亩,养殖品种以对虾为主,品种单一,池塘标准化程度低,管理粗放,广种薄收,每亩水面平均产值不足500元。很多养殖区坝形已不完整,水位浅,抵御风暴潮等自然灾害能力差。这些因素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黄河岛闲置多年的潮间带高地也一直未被充分利用,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黄河岛的整体开发建设。
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标准化养殖池塘工程,利用黄河岛闲置多年的未利用潮间带高地,按照现代生态渔业的技术要求,精心设计施工,着力打造标准化池塘精品工程,提高海洋渔业经济综合效益。
据悉,该项目工程分三期完成,一期工程开发面积1万亩,已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标准化池塘74个,进排水闸门92个,涵管37个,生产路
在做好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优质鱼产业项目标准化养殖池塘工程建设的基础上,黄河岛积极创建休闲渔业园区。据了解,该休闲渔业园区占地面积2万亩,分为休闲渔业区、标准化池塘精品养殖区。园区注重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采用渔农结合、渔牧结合、渔林结合、渔游结合的高效生态循环农(渔)业新模式,开发休闲垂钓、体验式采挖、渔业观光旅游,成为集水产养殖、良种繁育、科技示范、科普教育、技术培训、休闲垂钓、生态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效益、现代化休闲渔业示范园,渔业生产作为黄河岛的主导产业,产值比重占40%以上。
通过园区示范带动,可增加渔民就业600多人,水产品产值年均增长15.2%以上,渔业经济年均增长10%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年净增1200多元。并带动有关运输、原料收购、加工、旅游等行业发展,年增社会效益超亿元。
目前,黄河岛标准化池塘养殖被评为全国海洋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场,休闲渔业园区被评为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