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荣成干线公路:助推蓝色经济区的大发展
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荣成市,是中国海岸太阳最早升起的地方、海岸线最长的县级市,海产品总产量、渔业总收入连续30年居全国第一。如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风帆正劲、大潮涌动,一向敢为人先的荣成公路人以打造“精品、畅通、平安、智能、文明、阳光”六型公路品牌为总抓手,助推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大发展。
路网:加快建设提等升级
经济要发展,公路需先行。为有效化解荣成市地处山东省公路网络末端的劣势,推进陆海对接、路港连通,荣成公路局把加快公路工程建设、培植发展引擎作为助推蓝色经济腾飞的切入点。按照“健全网络、提高等级、统筹推进、分步实施”的建设原则,全面加大省级以上干线公路的投入力度,力促全市路网结构升级。
近两年来,荣成公路局以实施滨海旅游景观公路建设为重点,先后投资逾10亿元,新改建了石烟线、环海路、威石辅线等12项140多公里的高标准滨海景观公路,使崖头、成山、石岛三个滨海主城区,龙眼、石岛两个一类对外开放港口,蜊江、俚岛、靖海等107处渔业及工业码头,三星、伽铘等30多处大型造船企业实现了高等级公路无缝隙对接,全市港口物流、渔业精深加工、观光旅游、核能发电、机械造船等新型经济企业依托四通八达的干线公路网络迅速发展壮大。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99.4亿元,同比增长11%,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850万人,旅游收入突破68亿元,冷链物流库容由35万吨增至100万吨,以新能源、新技术为代表的临港产业带蓬勃崛起,以海洋产业为主导的蓝色经济比重达到50%,在干线公路的支撑作用下,全市22个镇街、310处社区服务中心布局全面优化。发达便捷的干线公路网已成为荣成市蓝色经济发展强大引擎。
改革:养护效能逐年高
为给荣成市蓝色经济发展提供畅通便捷的公路运行服务,荣成公路局始终坚持建养并重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
为全面提升公路养护效能,自2010年3月起,荣成公路局在全省率先启动养护公司化改革,将养护日常生产作业全面推向市场,使公路养护与公路管理脱钩,实现事企分开、管养分离,实现公路养护管理机制的调转改。盘活了养护设备、人员、资金,使养护效率和质量迅速提升,2010年公路优良路率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
在此基础上,荣成公路局相继推出公路站合并重组改革、养护机械化改革等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裁撤冗员、合并机构,将有限的资源有效整合起来,形成管理规范、调度有力、集约高效的养护管理新机制。该局用市场化的调节手段,引导养护公司加大养护设备投入和养护专业化队伍的建设力度,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购置了50多台套先进的养护设备,极大地提升了养护工作效率。2012年上半年,全市干线公路优良率达到91.2%,同比增长2个百分点。
荣成公路局还把加强公路绿化建设作为改善路域环境,提升公路服务能力的重点工程。近3年来,荣成市累计完成绿化投资1.3亿元,栽植黑松、法桐等优质苗木360多万株,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组团式公路绿化格局和畅通便捷的公路网络成为展示荣成滨海开放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
路政:30分钟到现场
强化路政管理是维护路产路权完整,保证公路安全畅通的基础性工作。多年来,荣成公路牢固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执法理念,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窗口文明建设和执法机制建设,促使路政管理由被动处罚向主动服务转变。
为打造与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相匹配的路域环境,2011年,荣成公路局开展为期2个月的路域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协调荣成市政府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路域环境治理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该局通过认真调查,筛选出91项重点整治项目,联合城管、交警、工商、国土等职能部门和各镇街逐一跟踪整顿,全市路域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012年,荣成公路局又把路政管理的重心放在提高公路设施安全保障能力上,全面启动文明样板路创建工程。该局投入300万元在30多处学校、医院、交叉路口及临山靠海、多雾路段增设线形诱导标2处10块,爆闪警示灯13个,施划减速振荡线20多组,硬化平交道口580处1.63万平方米,增设示警桩1800多根。同时对村庄、港口、海岛、旅游景点标志全部进行统一规范,累计更新各类指示标志238套,在威石线、威石辅线增设中央隔离墩22公里,干线公路的安全畅通能力显著提升,为荣成蓝色经济发展架起安全防护网。
为全面提升路政服务效能,荣成公路局大力建设路政审批绿色通道,全面实行“AB角”工作制和“一窗式”并联审批机制,将涉路事项审批由原先15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所有路政事案接到报案后30分钟内到达现场处置。大力推行延时服务、上门服务、无假日服务等便民措施,只要企业有需求,符合路政法规,该局实行所有手续体内循环,第一时间为企业完成勘察、填报、审核等手续,用效能提速服务经济建设。今年以来,该局为企业和群众办理审批及咨询服务30多项,满意率达98%以上。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