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台风刚走"海葵"又生成 预警虽取消防御不可松懈
经过多日严阵以待,双台风“达维”和“苏拉”已先后在江苏和福建登陆。随着双台风渐行渐远,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于昨天15时解除。昨天15时05分,市防汛指挥部解除全市防汛防台蓝色预警信号,全市防汛系统可转入常态值班。
不过,受台风外围影响,昨天上海内陆地区普遍出现7级阵风,长江口区和沿江沿海地区8-9级。据预计,上海今天多云,局部地区有短时阵雨,风力较昨天减弱,最高气温为33℃。
“苏拉”和“达维”刚远离上海,今年第11号热带风暴“海葵”已于8月3日8时在日本冲绳县东偏南方约136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不过未来两天对我国近海海域无影响。
强度减为热带风暴
前天21时30分,台风“达维”在江苏省响水县陈家港镇登陆;昨天6时50分,“苏拉”中心在福建省宁德太姥山镇登陆,强度逐渐减弱。昨天9时,“达维”减弱为热带风暴;10时,“苏拉”减弱为热带风暴。
虽然“达维”和“苏拉”未从正面袭击上海,但仍为申城带来了较大的风雨影响。8月2日早晨起,上海普降阵雨或雷雨,降水分布不均,强降水集中出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截至昨天14时,过程累积雨量普遍出现小到中雨,东部和南部地区中到大雨(局地有大雨到暴雨)。
昨天14时,“苏拉”中心位置位于福建建阳境内,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朝西北偏西方向移动;“达维”中心位置位于山东邹平境内,正以每小时20公里的速度朝偏北方向移动。
由于“苏拉”的强度及对上海的影响已明显减弱,上海中心气象台15时已解除台风蓝色预警信号。
未来三天多云为主
昨天,申城以多云为主,西部和南部有阵雨,但市区降水不明显,太阳还偶有露面。受到台风影响,昨天,本市内陆地区普遍出现7级阵风,长江口区和沿海地区8-9级,上海市沿海海面和洋山港区9-10级。区县中,奉贤、崇明都出现8级大风。上海中心气象台于15时10分发布了大风蓝色预警信号,随后于21时10分解除。
台风影响下的大风降水,使得申城昨天较为凉爽。昨天,市区徐家汇的最高气温为32.3℃。根据上海中心气象台的预计,昨天夜间上海仍以多云到阴为主,有时有阵雨,东南风6级阵风7-8级,下半夜风力逐渐转为4-5级阵风6级。上海今天将为多云天气,局部地区有短时阵雨,风力将比昨天减弱,最高气温为33℃。未来几天申城也以多云天气为主。
防备双台风变“三台风”
据统计,“苏拉”和“达维”已造成江苏、浙江、福建、山东4省2人死亡,86.7万人紧急转移。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专家徐明认为此次双台风有三“怪”。
第一个“怪”是:台风“苏拉”和“达维”几乎同时生成,又在差不多的时间在我国华东沿海登陆,但两者在“尺寸”、“脾气”和路径上又很不相同。“苏拉”“个头大”,“达维”“个头小”;“苏拉”是“慢性子”,移速较慢,“达维”性子急,移速快。两者生成时距离相差2000多公里,后来的行进路径也保持着距离。严格说来,还谈不上是相互作用的“双台风”。
第二个“怪”是:“达维”这样的“小个子”台风,又处在高纬度的行进路线上,后期强度反而增强了。开始的时候,全球多家机构的数值预报都对“达维”“有点低估”。
第三个“怪”是:“苏拉”这个“大个子”一开始“气势汹汹”,但是它登陆台湾后,转悠了半天,才继续向华东沿海靠近。到了2日,强度却开始减弱了。本来估计它在华东登陆时将是台风,实际是强热带风暴的等级。
专家提醒,要防备“双台风”变成“三台风”。根据最新监测,今年第11号热带风暴“海葵”已于3日8时在日本冲绳县东偏南方约136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预计“海葵”将以每小时20至2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未来三天“海葵”暂对我国近海海域无影响,但台风防御体系仍然不可松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