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永康水产市场水产品价格有涨有跌 对虾表现淡定
记者 施娟
今年上半年,水产品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消费者直呼吃不起。而本月18日商务部发布监测数据显示,6月下旬以来,水产品批发价格已连续三周回落。那么,浙江永康市的水产品市场行情又如何呢?消费者吃水产品是否比之前少掏钱了?为此,记者走访了城区几大菜场。调查发现,水产家族中对虾价格显得较平稳,基围虾也慢慢放下“贵族”身份,但河虾因高温成活率降低而仍在冲高。
淡水鱼有5角左右浮动
30日清晨,华丰菜场内外已是人头攒动。在水产销售区,装鱼的大水槽里,草鱼、青鱼、大头鱼等淡水鱼活蹦乱跳。手拿进货清单的某饭店业主徐先生正在清点刚刚进购的水产品。“相比于之前一天一个价的淡水鱼价,最近鱼价还算稳定。”徐先生说,自己经营的小饭店近来生意不错,吃鱼的人也多。“算是有涨有跌吧,虽然淡水鱼价格稳定,但同比去年同期还是感觉涨了一点。”
淡水鱼经营户的介绍证实了徐先生的说法:“淡水鱼的涨幅跌幅都不会很大,只有经常买鱼的人才能感觉出来。”经营户说,不过这两天大头鱼每斤从9元降到了8.5元,青鱼这些天一直维持在8.5元/斤,只有鲫鱼和白鱼价格逆势上涨,鲫鱼从12元/斤涨到了12.5元/斤,白鱼则从每斤3.5元涨到了4元。
“涨一元算是比较多的,因为淡水鱼每斤5角左右的上下浮动是很正常的。”该经营户介绍,目前正值淡水鱼进入鱼苗养殖繁育阶段,淡水鱼出塘量减少,再加高温季节,出塘后淡水鱼存活时间缩短,淡水鱼上市量减少,所以价格会有所浮动。
虾价不再“虾折腾”
家住永三中路的谢阿姨近来成了虾摊上的常客,这天,她又到虾摊上称了一斤明虾。“我孙子特别爱吃虾,好不容易等到20多元一斤,这回要让他吃个够!”
据了解,今年3月份,活虾价格一路飙升,其中明虾卖到了48元/斤,河虾要六七十元一斤,最贵的当属基围虾,每斤价格直逼150元大关,不少爱吃虾的吃货们直言被这“"虾折腾"伤够了”。
摊主应女士介绍:“5月份左右,虾价开始"冲高回落",逐步下行。进入7月份以来,20多元能买到一斤明虾已经成为市场行情的常态。就连"贵族"基围虾价格也在走低,每斤降至60多元。”
“只有河虾价格涨得厉害,还要六七十元一斤。河虾价格是7月上旬涨起来的。进入高温季节,受天气影响,河虾养殖死亡率较高,河虾生长受挫,外地贩运过来也因高温在运输途中受损较大,造成市场供货量难以保证。物以稀为贵,所以,河虾价格近日保持坚挺也不足为奇。”摊主桑女士如是说。
有水产区摊主坦言,尽管明虾零售已低至20元一斤,但相比往年,价格还是略高。按往年经验看,夏季明虾的售价最低时能跌破20元一斤,今年虽然还有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但是到底能不能跌破20元还是未知数,主要考虑到各方面综合成本的增加。不过摊主们也表示,目前的价格已经激起了部分市民的消费热情,最近活虾销量比五六月份有所增长。
海鲜价格相对平稳
在海产品销售区内,各摊位上还是以贝类销售为主,各种海鱼多是冰冻的带鱼、黄花鱼和章鱼等。“蛏子15元/斤,蛤蜊12元/斤,花蛤7元/斤,文蛤、白蛤都是10元/斤。”摊主向在摊位前犹豫的消费者报着价。
摊主罗先生告诉记者,6月1日起,各地海域进入伏季休渔期。休渔后,海产品货源减少,价格相比之前自然有所上涨,但涨幅不明显。从目前的涨幅来看,仅有黄鱼和带鱼涨得多一些。另外,记者了解到,大酒店畅销的海鲜如多宝鱼、珍宝蟹等价格仍维持在高位。如多宝鱼40多元/斤,珍宝蟹70多元/斤,梭子蟹45元/斤……
多位摊主表示,虽然受休渔期活鲜供应量减少的影响,但冰鲜与养殖海鲜的供应相对充足,所以价格还是相对平稳的。除非近期遭受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影响,否则海鲜的价格不会有太大变化。他们表示,9月份开渔后,海鲜供应量加大,海鲜品种也会增多,届时部分海鲜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