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渔业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态势

来源:山东省厅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2015-05-20 18:21:37 

今年以来,山东省渔业生产紧紧围绕“两区”建设中心任务,以现代渔业园区建设为平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着力推进现代渔业建设,渔业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上半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288.38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4.49%。其中,海洋捕捞79.11万吨,同比减少4.16%;海水养殖面积46.72万公顷、产量150.89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1%10.58%;淡水产品58.38万吨,同比增长2.42%,淡水养殖产量55.04万吨,增长3%。渔业生产继续呈现出增养殖增产、增收,捕捞产量负增长的态势。主要特点如下:

一是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加快推进。制定印发了《关于创建现代渔业园区的实施意见》和《山东省省级现代渔业园区建设规划(20112015年》,确定建设300个左右的省级现代渔业重点产业园区,加快打造山东半岛现代渔业经济区。各地争相打造现代渔业园区,初步形成了标准鱼塘、工厂化养殖、浅海设施、海洋牧场等园区框架,上半年,各市按照建设标准积极申报了230多个省级园区。东营市规划建设了80万亩沿海渔业产业带,建设了30多万亩的现代渔业示范区,成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先行区。

二是原良种体系建设速度加快。全省建成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9处、省级55处,总育苗水体66.5万立方米,年直接繁育原良种苗种354.2亿单位,单位水体繁育量5.33万尾,原良种育苗含盖了30多个主要增养殖品种。国家级水产原良种场数量占全国的15%,居全国首位。带动全省形成了总育苗水体1405万立方米(其中海水487万立方米)、年总育苗量3700亿单位(其中海水3400亿)的水产苗种生产体系。

三是优势主导品种规模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海参增养殖势头强劲。上半年,全省海参增养殖面积86.9万亩,生产商品鲜参3.1万吨,预计全年可达7.6万吨。海水鱼养殖品种特色更加突显,大菱鲆、半滑舌鳎、牙鲆、黑鮶聚焦等品种占养殖量的90%;工厂化养鱼达到390多万平方米,同比增加4%;对虾放养面积达到129.5万亩,同比增长7.9%。贝类养殖生产平稳发展,放养总面积420万亩;日照贻贝筏式养殖加快发展,养殖40万亩,产量40万吨,成为本土出口创汇优势品种,占全国贻贝出口量的70%

四是海洋捕捞生产产情差。开春以来,受渔业资源枯竭、生产成本提高等因素影响,近海捕捞渔船出海时间较往年减少,大部分渔船靠港停产,近岸小型渔船以捕捞地方性渔业资源为主。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近海捕捞生产情况较差。东部地区,300马力以上的大马力渔船停港率接近90%300马力以下渔船停港率达70-80%。近海渔业资源结构变化较大,种类组成趋于小型化、低质化,传统渔场已“无鱼”可捕。

五是资源修复力度加大。海淡水生产性放流顺利实施,放流规模逐年增加。海水放流四大省管品种,上半年累计放流优质苗种37亿单位,完成放流任务的108%。淡水放流方面,大幅度增加了湖区放流计划,南四湖、东平湖放流规模扩大1倍以上,放流总量达到5000万尾以上。全省上半年完成淡水放流苗种6100万尾,完成年度计划的46%

六是人工鱼礁项目建设进展顺利。一批礁区海珍品增殖进入稳定收获期,效益显著。全省人工鱼礁区建设(含扶持项目)已发展到156处,礁体总规模800万空方,用海面积达1.2万公顷。上半年,全省人工鱼礁区捕捞海珍品2500吨,其中海参产量1800吨。省级财政扶持的鱼礁项目产值9800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8.6%24.1%,随着人工鱼礁建设带来的效益日益显现,沿海各地纷纷掀起人工鱼礁建设高潮,投礁增殖已成为不少企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七是渔民合作社建设步伐加快。制定引发了全省《关于加快渔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山东省省级渔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创建标准》等文件,全省渔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进一步加快。上半年,全省新增渔民专业合作社184家,新增社员3.98万户,合作社的数量和规模有了显著的提高,较去年年底分别增长了27%1.63倍。有57家渔民专业合作社提出申请,创建省级示范。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