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岛经济区规划解读:助推大青岛的蓝色跨越

来源:青岛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23:15 

昨日,“蓝色硅谷核心区规划发展情况和红岛经济区规划情况”新闻发布会在山东青岛国际新闻中心举行,就备受关注的红岛经济区规划,市规划局副局长刘敏进行了解读。

根据 《青岛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成果,在对青岛市城镇布局与空间、资源禀赋进行综合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市委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拓展、深化和提升“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 “全域统筹,三城联动,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空间发展规划,拉开城市空间发展大框架。通过胶州湾东岸、西岸、北岸三大主城区建设,形成功能互补、相互依托、各具特色的都市区,使之成为大青岛的核心区域。同时提出将胶州湾北岸新城做高做新,打造科技、人文、生态新城。

红岛经济区是市委、市政府为实施 “三城联动”发展战略,在已先期启动开发的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胶州湾北部园区的基础上,整合空间资源、保护胶州湾底生态岸线,统筹并带动区域协调发展设立的。红岛经济区范围包括青岛高新区、青岛出口加工区及城阳区红岛街道、河套街道,占地面积约为160平方公里。该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腹地空间广阔、景观资源丰富,是城市发展重要的战略储备空间。

刘敏表示,红岛经济区规划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依托红岛经济区及周边区域生态本底,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锁定滨海岸线,禁止继续蚕食岸线、滩涂,通过生态修复与整治,建设独具特色的滨海湿地景观,使之成为胶州湾蓝色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生态与景观要求,疏浚与治理大沽河、桃源河、祥茂河、洪江河、墨水河等河流水体,延续生态肌理,预留开敞的绿色生态廊道,有机间隔形成各具特色的城市发展组团,引导城市空间的有序拓展。

满足独立城区功能,配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独立城区的建设标准,与其他城区一样,红岛经济区除了规划配置一些为大青岛城市群所服务的会议中心、文化中心、商务中心以及旅游休闲活动区等功能用地,如蓝海国际会议中心、奥林匹克运动中心、高端商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以及辐射北部的区域性健康、教育园区等以外,也要规划配置其自身的行政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以满足作为一个独立城区而应有的功能。没有青岛市行政中心规划调整和迁移的计划安排。

打造创新与智慧型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方面,红岛经济区依托高新区中央智力岛初具规模的研发孵化平台,建设青岛市软件科技城,打造创新与智慧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正阳路以北区域,则集中发展高端制造业,提升区域产业能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优化新城区综合交通体系。结合新空港城与青日连铁路线的选址论证,优化完善新城区综合交通体系,梳理区域现状主干路网,注重新城区轨道交通、快速路、主次道路的规划配置,并与大青岛交通系统相融合,体现交通引导发展理念。

加快推进区域村庄整合改造步伐。针对红岛经济区及周边区域村庄分布密集的现状情况,加快推进区域村庄整合改造步伐,本着就近或就地、异地搭配安置相结合的原则,按照新型居住社区的建设模式,妥善布局村庄集中安置片区,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为重大公共功能区与主导产业区的建设腾拓空间。

刘敏表示,统筹与规划建设红岛经济区及周边区域,对于促进胶州湾北岸城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伴随“三城联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在胶州湾底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一座生态新城、魅力新城、活力新城将崛起,引领青岛实现蓝色跨越,跻身国际化海湾大都市的行列。

■现场问答

问:红岛经济区建设周期有多长?

答:红岛经济区刚刚成立,但已经有了相当的建设基础。青岛高新区经过过去三年的饱和性基础设施投入,城区面貌焕然一新,但是整个红岛经济区有160平方公里,就整体而言其基础在全市范围内还相对较弱。随着我市对红岛经济区的不断投入,其建设会逐步加速,但要实现和现有城市核心区一样的投资密度和繁荣程度,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

问:作为一个经济管理区,如何理顺红岛经济区在经济和行政上的关系?

答:红岛经济区是市委市政府为了加速北岸建设而成立的经济区,不会出现经济和行政上的不匹配。现有体制能极大地促进北岸城区的资源配置和优化发展。

问:红岛经济区对高新区的发展意义?

答:高新区是引领青岛经济技术产业发展的高地,经过三到四年的饱和性投入,其增长潜力巨大,周边的几个街道办和出口加工区和它的经济往来和社会服务需要也是日渐稠密,红岛经济区的成立使这些能够发生密切往来的区域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凝聚合力,促进北岸城区的发展。(崔 武)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