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南:近海环境不断改善 渔民改行挖蛤蜊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24:26 

家住胶南市珠海街道逯家庄的王钦鑫一直以出海捕鱼为生,近两年来这项主业却让位于另一项“工作”:“在开海期,去石嘴子海滩挖蛤蜊,一天能挖500公斤,原地每公斤1.6元左右批发给海鲜商贩,除去成本,每天纯收入200300,比出海打渔强多了。”

王钦鑫告诉记者:“前些年近海水域有污染,蛤蜊产量少,我只能以捕鱼为主,现在河道清了,环境好了,蛤蜊产量大了,基本用不着出海了。这附近像我这样‘转行’的渔民有十余个,一年一户增收6万元很轻松。”

近海环境的改善得益于胶南市近年来对污水治理的不懈努力。“我们因地制宜,建立了3家市区和9家乡镇污水处理厂,”胶南市环保局副局长欧伟介绍,75启用的大场镇污水处理厂是青岛地区最大的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它的启用标志着胶南市城乡一体化的污水处理体系基本建立。”该市泊里镇、王台镇的污水处理项目也将根据当地工业规划,进行统一设计建设,届时将实现11个乡镇污水处理项目的全覆盖。

在城区,胶南市先后投资2.4亿元建成中科成、海清污水处理厂,城区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3万吨,新建污水管网63公里,出水水质全部达到一级B排放标准。日处理能力3万吨的灵山卫污水处理厂近期可建成运行,5万吨的中科成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工程年内建成运行。

“治污的同时,我们加强了企业结构减排的力度。”欧伟说。该市先后关停20多家污染企业,实施化工区综合整治与产业提升、橡胶轮胎手推车产业提升园建设,17家重点企业新上污水处理和脱硫设施,全市35吨以上大型燃煤锅炉全部安装脱硫除尘设施,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率达到100%

91就开海了,我又可以挖蛤蜊了,不用出海还能有可观的收入,好环境不仅带来了好心情,还带来了财富。”王钦鑫满怀欣喜的憧憬着未来。(张忠德 韩丽)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