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寿光抢抓黄蓝机遇 在转调中增创竞争优势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24:58 

盛夏时节,山东寿光北部地带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高新技术产业园已落实弘旭LED蓝宝石衬底片等过3亿元的项目11,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已落实中鸿机械等过5亿元的制造业项目40个……各项目建设争先恐后,昔日一望无际的荒碱洼地,如今正崛起为寿光经济发展的“高地”。

抢抓“黄蓝”机遇 促进工业转型

寿光市农业发达,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依靠农业积累发展起来的现代工业体系虽然比较完整,但存在着传统产业比重大、管理粗放等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黄蓝”两区建设为寿光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他们借水行舟,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引导新上的工业项目向北部集中,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海洋精细化工、新能源、橡胶轮胎等优势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去年,这个市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106,完成工业投入165亿元,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13,高新技术产业占比提高2个百分点。

今年,寿光提出了“转型升级年”,加快推动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努力在更高层次上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新跨越。

寿光市的转调目标是,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全市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各项人均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高新技术产业比重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万元GDP能耗年均下降5个百分点。

以载体建设促要素聚集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必须抓载体建设,以促进项目、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的有效聚集。

“黄蓝”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寿光市规划了995平方公里的滨海(羊口)经济开发区,集中打造羊口先进制造业园区、侯镇海洋精细化工园区、双王城生态经济区“三大经济板块”。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100多亿元,开工建设过亿元项目106,项目总投资额800多亿元。

经济发展,离不开各类要素保障,而金融支撑、创新驱动、政策激励无疑是提升效能、推动发展的三剂“良方”。为此,寿光市在财政扶持、金融服务、重点项目用地扶持等方面出台了40多项配套措施。以县域金融创新发展试点工作为契机,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拓展票据、上市等多元化融资渠道,年内社会融资总量将达到160亿元。投资设立的亿元“过桥”资金,大大优化了中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此外,他们还对现有企业实行动态划型,分梯次管理培育,并根据企业规模、贡献大小等,给予土地、资金等多方扶持。

为鼓励企业不断自主创新,寿光市每年出资5000万元,设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研发平台和产业化项目建设。目前,该市已建成潍坊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中心65,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争创省级以上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81,全市省级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6家。

培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是一种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

近几年,寿光市加大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倾斜力度,通过科学投入拉动、骨干企业带动、招商引资促动、科技创新驱动,加速工业转型升级。去年,这个市累计开工工业项目255,其中过亿元的106,先后建设了投资12亿元的墨龙高端石油装备、投资20.9亿元的中鸿柴油发动机配件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投资14亿元的天隆新能源LED节能灯、投资11亿元的泰丰10万辆特种电动车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投资20.6亿元的健元春特种薄膜、投资14亿元的富士高档家具等一批重大技改项目,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投入165亿元。

围绕主导产业集群化、传统产业高新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寿光市全力推进工业转型,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产业层次和竞争实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在新起点上实现了新跨越。今年15月份,寿光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达到21.2%18.4%,均列潍坊市首位。

■点评

□中共潍坊市委常委、寿光市委书记 孙明亮

工业化是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是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