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日报讯 (记者/区景常) 昨天上午10时许,台山市在山咀港码头举行海洋牧场转产转业增殖放流活动,台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梅新益,及来自省、江门、台山三级海洋与渔业部门领导和该市人大、政协、财政等部门负责人及渔民、义工代表一起,将渔业苗种放归自然。
“川岛镇是一个海岛镇,人民群众主要的经济来源是靠海上捕鱼。近年来,由于捕捞强度过大等原因,海洋资源逐步减少,渔民减产减收。今天在我镇放流各种海产品种苗,会大大补充海洋资源,增加渔民收入,确保海洋生态平衡,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在放流现场,川岛镇党委委员朱海波有感而发。
据了解,近年来,各级政府致力保护海洋资源,成效有目共睹,但海洋资源衰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加大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的投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是广大渔民群众的呼声,是各级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识。根据有关精神,昨天,台山市举行中央财政海洋牧场示范区和转产转业渔业资源保护资金增殖放流活动,放流斑节对虾苗2200万尾、花鲈苗70万尾、花蛤苗200万粒,价值70万元。
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次增殖放流活动是台山市渔业资源恢复和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延续,希望广大渔业工作者、渔区干部、渔民以及社会热心人士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广泛宣传,进一步唤起全社会对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水生动物资源恢复工作的高度重视,营造保护渔业资源、维护海洋生态环境安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