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深入南海腹地夺油 与越南侵权行动针锋相对
“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将改写中国在南海深水区未采油的历史
本报记者/杨欢
在中国勘探开发南海的史料里,西沙群岛以南的深水区一直是块“处女地”。直到近日,这一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在突破技术瓶颈的情况下,中国开始深入南海腹地进行商业化开采。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海油)日前宣布向外国石油公司公开招标,将在南海部分区块进行联合勘探和开发,大部分区块的水深超过
越南上下反应强烈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从中海油公布的地图上看,招标的区块位于南海“九段线”内,靠近越南海域。“这是一次意味深长的招标。”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研究员张明亮在接受《世界新闻报》采访时说。他告诉本报记者,中建南盆地位于中国西沙中建岛以南,越南近些年一直想在这里搞勘探开发,去年两国还在这个地区发生过小的摩擦。万安盆地油气储量丰富,越南在这片海域已经开采了大量的石油,而中海油这次公布的招标海域与越南油气田有重叠之处。
对于中海油的招标活动,越南方面反应强烈。越南外交部发言人梁青毅
在中国专家看来,越南“声大却不占理”。首先,中海油的招标活动位于中国“九段线”内,并非越南主权管辖海域,中国石油企业在此采油,合理合法。其次,越南早就在南海争议海域公开采油了,有些油田甚至越过了“九段线”。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
中国在南海转守为攻
张明亮表示,越南之所以反应强烈,是因为中海油的招标活动意味着中国启动南海战略转型,由原先的口头抗议和外交交涉,转向实实在在的资源争夺。“经济开发是强化主权宣示和进行海疆管辖的有力保障,中国已经拥有了独立深水油气勘探开发能力,这将改写中国在南海一滴油未采的历史,进而打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被动局面。”
据了解,全球能够在水深
今年5月份,中国首座自主设计、建造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在南海正式作业。“981号”自重超过3.1万吨,最大作业水深
虽然技术瓶颈中国已经突破,但张明亮却担心一点,那就是在南海进行开采的政治风险。“对于中海油的招标,越南很可能从中作梗。中方要做好心理准备。”
张明亮对本报提到,1992年,中海油与美国克里斯顿能源公司签署了“万安北
西方给中国采油泼冷水
西方媒体对中海油招标的前景普遍保持谨慎。英国《金融时报》
里昂证券亚洲油气研究主管西蒙·鲍威尔称,中海油的招标,一方面是在帮助中国政府重申南海主权,另一方面也在争取外国公司的帮助以扩大其油气储备规模。“但从实现油气开发的成本收益上看,中方的招标,政治利益大于商业利益”。
这场商业对峙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中越关系,也备受国外媒体的关注。《华尔街日报》评论说,越方指责中海油“正将触角伸到越南的领海里”,这显示中越两国的主权争端正在升级。《金融时报》则认为,一些参与越南油气区块开发的外国公司,有可能成为中越主权争端的“牺牲品”。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这家公司从2007年就开始跟越南进行商业合作,联合开采南海的4个油气区块,今年4月份,该公司同越南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启动了南海另两个区块的开发。文章认为,中越争端加剧很可能波及中国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的商业合作。
对于西方泼冷水的言论,张明亮表示,中国在南海进行对外招标,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一方面,跟中海油这样的中国大国企做生意,有利于外国石油企业进入增长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掌握了深海钻探技术后,可以拓展南海的商业开发空间,鉴于外国公司的本性都是“唯利是图”,如果跟中国合作获利更多,又何乐而不为呢?
南海油气资源喂肥穷国越南
经济处在快速发展中的越南,把南海油气资源视作国泰民安的保障。对油气资源的重视,是促使越南不断在南海挑衅的根本原因。
目前,越南控制了白虎、大熊、白犀牛、东方、青龙等大油田的勘探和开发权,成为南海争端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靠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越南从一个贫穷的农业国,变身为富裕的产油国。2009年,越南油气出口赚取的外汇约为30亿美元,占国家财政预算的1/3。
油气收入为越南强化武装力量提供了物质保障。越南2012年度的国防预算达22.7亿美元,较2011年度增长约35%。如此大幅度的国防开支增加,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油气销量的增长。另外,南海油气为越南带来了民生红利。数据显示,2006—2010年,越南油气集团总计为越南国内民生工程提供了2万亿越南盾(约合1亿美元)。2007年底,越南政府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义务教育,并将教育经费提升至国家预算的22%。这一切都是在越南油气业为国家带来巨额收入的前提下实现的。(杨欢)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