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鱼类分布“上中下”

来源:中国水产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2:45 
海洋鱼类种类繁多,千姿百态。生物学家按目、科、属、种分门别类约有2万多种之众,而水产工作者却多按水层、深度,将鱼分为中上层鱼类、中下层鱼类和底层鱼类。各层鱼类的色彩、形态特征与所栖息的自然环境,其高度的统一,体现出物以类分、鱼以群集的自然特性。

中上层鱼类:按平面划分可分为潮间带、浅海区和远洋区。典型的中上层负类身体呈梭形,两端尖细,在海水中游泳阻力小,大部分为高速游泳鱼类。

远洋区中上层鱼,例如蓝点马鲛、金枪鱼、东方旗鱼、白枪鱼、箭鱼、噬人鲨等都是在海洋中快速游泳的鱼类,其背部颜色具有与远洋区海水一样的蓝黑色,腹部颜色较淡。浅海区中上层鱼,背部颜色则与浅海区海水一样呈灰黑色,腹部银白色。典型代表为玉筋鱼,会飞的燕鳐也常在浅海区活动。

在海潮间带,海水由于受降雨、陆上注入淡水和潮汐的影响,温度、盐度变化较大,因此大部分鱼属于广温性和广盐性鱼类,而且有的鱼可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典型代表有弹涂鱼,弹涂鱼除在水中游泳外,还可依靠吸盘和发达的胸鳍跳跃,甚至可爬到红树林的枝头上去捕捉昆虫吃,被称为“会爬树的鱼”。在潮间带,黑色鱼类可在熔岩间找到,绿色鱼类生活在较淡的海藻间,橄榄色鱼类在马尾藻间,赤色鱼类可在红珊瑚礁间找到。

中下层鱼类:这里指的是水深200米以内的中下层鱼类。浅海海底常可分为岩礁与泥沙海底。黑鲷、真鲷就常生活在多岩礁地区。鲟鱼、皱唇鲨、扁头哈那鲨、扁鲨等,嘴在头下部,常在泥沙质海底觅食。

水深超过200米的中下层鱼类,常称为深海鱼。人们把水深200~3000米称作半深海,把水深300-6000米称作深海,而把水深6000米以下的海沟称作超深海,深海光线昏暗,食物贫乏,压力大,故深海鱼类形态奇特,色彩一般都呈银色、黑色和紫黑色。如在半深海生活的巨尾鱼、后肛鱼,长着望远镜式的眼睛,可充分利用这里的一丝微光,以搜寻食物,再如,看上去好似有头没有尾的翻车鱼,头重尾轻常潜到半深海生活,也常发现在中上层海面上缓慢游泳,随波逐流。因其身上常附着发光动物,故游动时闪闪发光,人们称其为“月亮鱼”、巨喉色和囊咽鱼常张开巨口过滤海水获得食物碎屑,许多深海鱼都会发光。烛光鱼身体两侧有多排发光器,像一支支蜡烛,可作为异性互相认识的标志。许多深海鱼眼睛退化或埋于皮下成为睁眼瞎子,常用触觉器官代替视觉器官,如深海盲帚鱼,其鳍条延长似扫帚。

在万米深的海沟,像人指甲大小的面积要承受1吨重的压力,虽有如此大的重压,但鱼却生活自如。法国“阿基米德”号的考察人员在勘察加海沟万米深的海底曾发现几十条三四厘米的小鱼自由游荡。小小生命能在如此高压环境中生活,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奇。

底层鱼类:典型的底层鱼类身体扁平,背部颜色灰黑,常附贴在海底,使敌害难于发现。如孔鳐、赤魟、日本蝠魨、鮟鱇等,鮟鱇的背鳍特化为一“鱼竿”,竿端还有“诱饵”,“诱饵在动,好似蠕虫,过路鱼虾以为是可食之物,刚要去吃,发觉受骗,再想脱身,为时已晚,早被鮟鱇之巨口囊括入肚。比目鱼则全身隐埋于海底泥沙中,仅露双眼,静候食物,遇有可食之物。便跃身捕捉之。比目鱼体色还常可随周围环境而改变,生物学上称为保护色,还有些鱼如毒鮋,常模拟周围环境而形成拟态,而绿鳍鱼胸鳍常有游离鳍条,可在海底爬行,寻觅食物。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