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推进蓝色硅谷建设提高专利授权量
“当前,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加快推进千万平米孵化器建设、公共研发平台、科技金融、科技人才四大工程,以此来全面提升青岛的自主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培育的能力,培育蓝色高端装备制造、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蓝色生物医药等蓝色高端战略性新兴产业。”市科技局局长姜波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位于蓝色硅谷核心区,在海洋与全球气候变化、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海洋技术与海洋工程、海洋生态与环境保护等6个重点研究方向,实验室将整合驻青海洋科研单位和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海洋学科,组建15个功能实验室,通过组织大区域、全球化、系统化和国际化的大项目,实施协同创新和重点突破。目前这个实验室的一期工程已经完工,二期和三期工程正在全力推进。
姜波告诉记者,在海洋国家实验室周围,一批海洋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在布局。如国家深海基地、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一所综合实验基地、中船重工725所海洋新材料及装备研究院等项目均已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在抓紧推进落地具体事宜。
就今年我市提出的千万平米孵化器建设,姜波介绍,目前,孵化器建设的空间布局已经基本确定:即墨400万平米,崂山100万平米,高新区200万平米,西海岸经济新区300万平米,四方橡胶化工行业产学研示范基地200万平米,其他各个区市200万平米。
孵化器建设给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我市还将布局建设20个大型公共研发平台,同时在资金、土地、人才、金融等方面制定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扶持政策。
姜波表示,围绕着孵化器建设,市科技局还将在科技金融上进一步加大创新步伐。一是要设立天使投资引导资金,引导孵化器管理机构、社会投融资机构等多方组建天使投资,专项支持孵化器内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要搭建科技融资担保平台,为孵化器科技基础条件设施建设和在孵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前不久,我市成为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姜波表示,2011年我市发明专利申请5347件,在副省级城市中的排名从2010年的第13位上升至 2011年的第9位,同比增长86.6%,增幅居同类城市首位;发明专利授权1135件、同比增长48.4%。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差距,2011年,全市发明专利授权数量仅列副省级城市第12名。可见,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必须加快加大步伐走。
如何加快加大步伐?姜波认为,必须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今年我们要实施“对标武汉行动计划”,提高专利专项资金投入,加大发明专利支持力度,落实申请国外专利资金扶持、专利申请费用减缓等优惠政策,大力提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另一条腿就是积极促进专利的转化。重点是加强国家专利技术产业化试点基地和国家专利技术(青岛)展示交易中心建设,同时充分利用好专利权质押融资这个手段。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