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渤海经济区有关问题讲座的几点建议

来源:大众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4:18:38 

关于环渤海经济区有关问题讲座的几点建议

北京市国际经济贸易研究所情报中心


一、环渤海经济区的概念和理解要点

概念

在世纪之交,国内外普遍看好环渤海地区。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世界经济发展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为环渤海地区更多地吸引资金和技术提供了机遇。环渤海地区是中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有资源和市场的比较优势。要积极发展企业联合,不失时机地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开放的市场体系等主要环节上取得突破,求得经济发展的更高速度和更高效益。环渤海地区是中国科技力量最强大的地区,仅京津两大直辖市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科技人员占全国的四分之一。要充分利用本地区高科技人员集中的优势,进一步发展跨区域、跨国际的科工贸、科工农等多种形式的联合体,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口岸最集中的地区,是最大的粮食、煤炭、原油等进出口物资中转基地。要充分发挥本地区港口群的优势,扩大国内外经济联系,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竞争,尽快实现与国际市场对接。在跨世纪的经济发展中,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依托这个地区中心城市功能的提高和完善,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联合发展,促进地区经济一体化。
渤海是中国的内海,海域77000平方公里,是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进入太平洋,走向世界的最佳对外通道,是欧亚大陆桥主要起点。这种特殊的地缘优势,为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发展,开展国内外多领域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和条件,成为海内外客商新的投资热点地区。
环渤海地区包括北京、天津、辽宁、河北、山西、山东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二市,陆域面积112万平方公里,2.4亿人口。环渤海地区是中国城市密集的地区之一。据1995年统计,环渤海地区有城市151个,占全国总数的四分之一;环渤海地区有13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占全国40%;其中还有一批在世界很有名气,在中国占有一定影响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构成了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功能的城市群体,在全国和区域经济中发挥着集聚、辐射、服务和带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本地区特色经济区域的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关怀下,环渤海五省(区)二市国民经济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一是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二是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三是第三产业发展加快。由此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是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并驾齐驱,具有旺盛活力的经济区域。
(稿源:北方网-时代财经 编辑:杨华)


理解要点


2004年,环渤海地区有关省、市、区围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的"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鼓励东部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中提出的"进一步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等重要精神和发展策略,本着"合作、发展、共赢"为主题,在环渤海区域合作上进入加速阶段,主要取得以下实质性突破。
一、《廊坊共识》
2004年2月12日、13日,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地区经济司的主持下在廊坊召开,并达成加强京津冀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廊坊共识》,各地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代表共同签署《廊坊共识》,正式确定"京津冀经济一体化"发展思路,对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意义重大。
京津冀三地决定从易于突破的交通设施建设领域入手,渐次启动京津冀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强调产业布局的整体协调,统筹区域一体化的各项合作。
二、《北京倡议》
2004年5月21日,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由博鳌亚洲论坛发起的"环渤海经济圈高层论坛",有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内蒙、辽宁、山东五省二市领导同志共同参加,还吸引了英国、比利时、希腊、蒙古等17个国家的驻华使馆负责人。在国家发改委支持下,"环渤海经济圈合作与发展高层论坛"达成三点《北京倡议》:
1、建立环渤海合作机制,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一体化;
2、2004年6月在廊坊召开五省二市副省级环渤海合作机制筹备工作会议,正式建立环渤海合作机制;
3、鉴于河北廊坊的区位优势,将合作机构的日常工作班子设在廊坊。
三、《合作框架》
2004年6月26日下午,河北省省长季允石、山东省常务副省长林廷生、山西省副省长宋北杉、辽宁省副省长李万才、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乌兰、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与北京、天津代表共同聚首河北廊坊,召开环渤海合作机制会议,就建立环渤海合作机制达成框架:
确定环渤海合作机制的名称:环渤海经济合作联席会议。
确定环渤海合作机制的性质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政府、企业、专家学者提供一个高层次、有组织的定期磋商机制、以加强内部交流、协调以及对外经济合作。


确定环渤海合作机制的主要职能:
1、总体目标:
推动环渤海区域内的信息交流、整合经济社会资源、实现有关省市区的和谐发展和互利共赢;
推动环渤海地区与国内、国际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贸易与合作;
2、具体职能:
(1)交流地区内务省市地方性政策的制定实施方面的信息、改善市场环境、消除行政区划带来的投资与贸易壁垒;
(2)推动省市间发展规划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交通信息一体化、贸易与产权交易一体化;
(3)促进自然环境资源共同利用、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共同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的合理化使用、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化分工;
(4)促进地区整体对外开放、扩大对外贸易、扩大对外引资投资、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对推动东北亚经济一体化提出政策建议。


确定环渤海合作的工作机制:
1、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制度,每年举行一至二次,由各省长、直辖市市长、自治区区长轮流担任会议主席,磋商研究 决定区域合作重大事宜;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秘书长协调制度。协调推进合作事项的进展,组织有关部门联合编制推进合作的专题计划,向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首长联席会议提交区域合作发展报告与建议。
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部门衔接落实制度。对各项具体合作及相关事宜提出工作措施,制订详细的合作协议、计划、具体操作办法,落实合作事项。
决定逐步建立国家主要科研院所专家学者、五省二市政策研究室及相关研究部门共同组成的研究机制,为环渤海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内容提供智力支持与理论支持;联合组织展览、展示、培训、商务会议,为地区企业界建立联络网络。
会议还决定各省市、博鳌亚洲论坛联络沟通的日常工作班子由廊坊市委、市政府代表与博鳌论坛代表共同组成,担负:
1、联络职能:与各省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博鳌亚洲论坛保持沟通,定期提交环渤海合作机制内部简报,内部交流会议研讨报告,管理合作机制专业网站等;
2、会务职能:筹备各层次、各领域会议,发布会议信息、提交会议议题、汇总会议成果、组织会议服务;
3、宣传职能:组织国内外新闻媒体报道环渤海合作动态,宣传环渤海合作意义,组织出版研究机制的各项理论成果。
4、协调职能:协调合作机制与专家学者、企业界的关系。
四、"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
2004年8月25日,"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在河北省廊坊市召开。这次论坛来宾规格高,菲律宾前总统、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拉莫斯,韩国前总理李寿成,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主席、博鳌亚洲论坛中方首席代表陈锦华,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21世纪中韩友协会长金汉圭,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香港贸发局主席吴光正,日本、韩国、俄罗斯、印度、伊朗、菲律宾等有关国家驻华使节、部分国际组织官员及知名学者、著名跨国公司代表,以及环渤海区域北京、天津市,河北、山东、辽宁、河南、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的负责人近200人与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京华时报和凤凰卫视、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100多家主要媒体及2000多家网站以"环渤海区域合作蓄势待发"、"环渤海合作结束坐而论道"、"东北亚政要暨环渤海高官在廊坊拍照全家福"、"环渤海八省市区携手打造第三增长极"、"环渤海惹眼东北亚"为题,对论坛进行了报道。
本次会议作为《"2•12"廊坊共识》、《"5•21"北京建议》、《"6•26"廊坊框架》的继续和延伸,第一次将环渤海的发展与东北亚的发展结合起来,第一次建立了官、学、商共同参与的政府推动、市场驱动的对话磋商机制,第一次实现了环渤海地区领导人联手打造中国第三增长极的"全家福"。论坛举行了开幕式、全体大会、专题讨论、高层非正式对话和新闻发布会等系列活动,在诸多合作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
1、在建立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方面形成了新的共识。会议期间举办了环渤海地区领导人高层非正式对话会议,与会的8省 (市、区)领导对6月26日在我省廊坊召开的环渤海地区合作机制会议确定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即联席会议由环渤海有关省市区共同主办、轮流承办,其中省市区长联席会每年举办一次,秘书长联席会每半年举办一次、行业厅局长联席会定期不定期举办)表示赞赏和支持。同时,希望尽快签署《环渤海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尽快筹建"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秘书处,尽快筹备召开"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联席会。
2、在建立官商学参与的以"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为主体的常设论坛方面取得进展。会议赞成由博鳌亚洲论坛牵头,并会同东北亚有关国家、环渤海各省(市、区),定期举办"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该论坛为常设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并定期不定期举办"交通无障碍"、"旅游无障碍"、"信息无障碍"等专项论坛。论坛理事会由东北亚地区政要、环渤海地区领导人和东北亚地区知名企业家、团体、专家学者组成,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河北省廊坊市。
3、在构建环渤海区域合作商务平台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为卓有成效地推动环渤海地区的经贸合作,建立政府推动,以市场为纽带,以企业为主体的合作平台,与会代表赞同河北省委、省政府领导和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拉莫斯、秘书长龙永图的倡议,即每年举办一次面向东北亚的"环渤海国际商务节"。届时,一并举办第一次"环渤海区域经济合作联席会议"和"东北亚暨环渤海国际合作论坛"理事会成立大会。
五、"环渤海区域中日韩经济合作发展论坛"
2004年8月30日,"环渤海区域中日韩经济合作发展论坛"在天津举行,中国国家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日本众议院政策委员会理事海江田万里、韩国前国务总理李寿成等来自中日韩三国的政府人士及产经界代表出席了这次论坛。中外代表就如何从总体上就搞好中国环渤海区域和东北老工业基地与日本、韩国在资源、产业、技术、区域等方面优势的重新组合,实现优势互补进行了探讨,并探求中日韩在环渤海区域实现国际合作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实现共赢的新思路。
在此次论坛上,中日韩三方代表从四个方面展开了讨论:一是环渤海区域中日韩合作总体思路的研究,通过回顾近年来三国的合作,总结成功的经验,并对下一步扩大三国合作提出新的思路和建议;二是对区域内中日韩商贸与投资合作的研究,探讨三国企业之间如何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可操作性对策;三是环渤海区域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如何错位利用日韩资本、发展产业,实现区域内优势互补;四是加强中日韩三国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抵御金融风险,确保三国经济合作稳定发展。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陈云)

二、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现状、优势和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及远景发展现状
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两个高速成长点,第一个经济快速成长点是广东,第二个成长点是上海浦东。而环渤海经济圈将是今后10多年里中国经济持续快速成长的第三个区域支撑点,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环渤海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将从占全国的25%(2000年),提高到2010年的占28%,到那时,北起大连,南至青岛环渤海湾地区将与华东、华南沿海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海岸」。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经济的发展已呈现出两大明显的趋势:其一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向"东移",即由西欧移向东亚,由大西洋移向太平洋;其二是,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北上」,既由南部的珠江三角洲北上到中部的长江三角洲,再进一步北上到北部的环渤海地区,或称之为「四河」(即黄河、海河、滦河、辽河)三角洲。上述两大经济发展趋势的交汇点,正好是环渤海经济圈;这种世界经济发展的「东移」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北上」,两者交汇的时机,是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千载难逢的极好良机。
因此,环渤海经济圈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地区,而且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环渤海经济圈经济总量约占全中国的1/5,所以它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正在形成中国经济的第三个区域经济支柱,成为拉动中国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狭义上的环渤海经济圈是指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其陆地面积51.4万平方公里,渤海海域面积7.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15亿,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2%和人口的20%。目前这里的经济总量和对外贸易占到全国的1/4,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天津、大连、青岛、秦皇岛等中国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以京津两个直辖市为中心带动的两侧扇形区域,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城市群、工业群、港口群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环渤海地区是由多个自成体系的城市组成的复合区域,党中央、国务院对环渤海合作非常重视,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加速广东、福建、海南和环渤海的开放。2001年,9届全国人大第4次会议进一步明确,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在中央的关怀支持和环渤海各省市的共同努力之下,环渤海地区取得了重大的进展。2003年,环渤海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6126亿,占全国的31%,外贸出口821亿美元,占全国的19%,实际外商投资183亿美元,占全国的34%,当前,这一地区联合发展具备了三大动力源。一是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经济区的核心,基础好,潜力大;二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环渤海区域经济形成互补、互动态势;三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环渤海经济的发展开拓巨大的市场和广阔的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抓住难得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快联合与发展的步伐,为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一、新兴产业发展快速
伴随着中国近20多年经济的快速发展,环渤海经济圈已经成为中国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该地区原有的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迅猛发展。
二、外来投资日益密集
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北方外来投资最为密集的区域,且持续成长。目前全球82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有119家,其中有49家设立在北京,占41.2%;同时,有87家外埠大企业在北京设立了103家研发机构,另有8家即将建立驻京研发机构,这一数量还在继续成长。在北京建立研发中心和运营总部,把生产基地建在天津、山东等地,正成为更多大型跨国公司在中国北方地区的战略布局。天津目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万余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有200余家生产性投资企业,大连的外商投资企业也超过8,000家,累计外商投资达到120多亿美元,是东北地区外商投资最多的城市。外商投资带来的管理、技术和营销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将在环渤海地区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释放,加速启动老工业基地的能量,提升旧产业并同时形成新兴制造业。
三、城市联合初现端倪
环渤海经济圈内城市发展必须集聚区域优势,方可保持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内城市的联合起飞已初现端倪。2001年10月,由清华大学吴良镛院士主持100多位学者完成的「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研究」被建设部审定。专家认为,京津两地加强合作将大大增强地区的向心力和辐射力。2002年10月,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在济南召开,29个成员城市达成经济合作项目30个,合作金额33.6亿元。自1992年来,联席会议共达成1,400多个合作项目,合作金额近300亿。
四、经济互动迅速发展
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互动,使其长期的「诸侯经济」格局被打破。通过区域内资源互补、优势整合,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电子、汽车、机械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各具特色的产业带开始形成。北京有中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天津开发区已成长为环渤海沿海经济活跃度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区域,IT制造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这里还是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经过10多年的建设,河北省目前已形成海运产业、制药业、生态农业等特色经济发展区域,外商投资地区和领域不断拓宽;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环渤海地区已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带,为中国5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年均成长20%作出了贡献。
五、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环渤海经济圈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从软硬件方面加速展开。这一区域逐步形成了连接欧亚大陆和太平洋的国际物流中心。2000年1月,北京和天津机场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首次联合后,2002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互动;天津港保税区建立了中国首家空港国际物流区,目前这里已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贸易窗口和国际物流绿色通道。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联合,率先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的整合;而北起山海关、南至山东烟台的环渤海经济圈铁路大动脉,目前已经完成约2/3的建设。
总之,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成就及巨大的发展潜力正吸引着众多目光,以环渤海经济圈为中心辐射开去,将形成一个重要的世界商业市场。
(来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研究所张丽君、韩笑妍所著论文《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及前景》)


发展优势
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
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内蒙古。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展活力之后,环渤海经济圈正加速崛起,有望在2010年左右,成为中国经济板块中乃至东北亚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济隆起地带。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将使加快启动该地区发展成为必要选择。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新时期中国北方经济结构调整集中在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将与日本、韩国产业继续向外转移形成互动,其联合趋势将为环渤海经济区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日本经过十余年的经济结构调整,仍未完全摆脱困境。当前日本更加注重把国内结构调整与中国华北结合,寻找新的发展机遇,同时把开发西海岸的列为本国21世纪的战略目标。韩国卢武铉总统上任后,经济上提出重大经济举措之一就是把中国作为它的第二内需市场,同时重点开发与中国邻近的西海岸地区。中国、日本、韩国新的开发计划同时集中于该环渤海地区,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又使三国的相近城市在经济上存在着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交叉的依存关系。因此,可以预见,中、日、韩之间在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合作将呈加速趋势。
二、雄厚的工业基础
环渤海地区已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信息产业部新近出台的一份研究报告,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为中心的三个地区,已经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中心之一。有关专家分析指出,京津唐地区在未来IT业发展尤其是创新发展中的潜力不可小视。从规模上看,与长江、珠江三角洲两个IT业发展中心相比,目前环渤海中心区的IT产业仍存差距。目前,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形成了规模相当、产业配套齐全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群,通信设备、计算机等产品在全国乃至国际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批重量级的芯片制造及上下游企业落户上海,已形成包括有线、无线、传输及配套元器件等门类齐全的产业群。然而,京津地区IT产业的优势正等待释放。京津雄厚的科研力量,有望在IT业创新上发展出高端优势。京津地区是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地区,仅北京重点高校占全国的1/4,而天津也拥有30多所高等院校和国家级研究中心。当前政府也正推动各类研发机构与企业联合,在中国IT业新的发展阶段,研发及促成电子信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这一地区均得天时地利。其次,劳动力成本低且素质较高,适应IT产业发展要求。目前,有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之誉的北京中关村地区,目前已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各类优秀人才,摩托罗拉、惠普、松下、微软、富士通等均在北京设立了研发中心,蓄势待发;摩托罗拉、韩国三星等国际跨国公司进驻天津开发区早已形成相当生产规模,其自身及辐射作用仍在扩大。
三、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
外商在我国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集中在此,且走势渐强。区目前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40%以上在北京,而天津目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万余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有200余家生产性投资企业,大连的外商投资企业无论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全国都是一流的。经过了十多年的奠基发展,外商投资带来管理、技术、营销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将在本地区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释放,加速激活老工业基地的能量,提升旧产业并同时形成新兴制造业。
四、环渤海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也已从软硬件方面加速展开
去年10月,北京与天津港口岸开始直通,两市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首都国际机场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联合,率先实现了中国民航跨区域的机场的整合;而北起山海关、南至山东烟台的环渤海经济圈铁路大动脉,目前已经完成约2/3的建设任务。
五、"奥运经济"这一超级引擎"正在为环渤海经济圈注入强大发展动力
专家分析,北京奥运会从筹备至举办期间,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每年在0.3%左右,而这一地区无疑将首先受益。据了解,在奥运会筹备期间,仅北京就计划投入2000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有相应的较完善的战略规划,注重投入产出比及经济发展的前向及后向联系,奥运经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后续影响将会持续10-15年。
(来源:人民网 2004年11月14日08:48)

六、加入WTO将进一步打破经济发展瓶颈
由于受中国传统计划经济及行政区划影响,环渤海地区始终未能形成一个经济圈,一体化程度很低,良好发展潜力远未得到释放。在东部各大经济区中,环渤海地区国有经济比重最高,企业整体市场意识相对淡薄,政府对企业干预比较大,区域发展缺乏明显的产业分工。中国入世无疑将加速打破这些制约经济起飞的「瓶颈」,同时扩大开放可使这一地区更多地利用国外资金、技术及市场,打破对外经济相对较弱的状况。
七、政府职能转变是加速制造业提升的重要力量
政府规划服务职能的加强及对民间资本介入制造业态度的根本转变,是加速制造业提升的重要力量。目前环渤海区域制造业存在的产业链不够完善、各地区间产业关联度有待加强、分工不尽合理、生态及水资源发展制约等问题,随着政府合理引导和市场力量的加强,该区域将产生根本性的转变。
(来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研究所张丽君、韩笑妍所著论文《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及前景》)


开放和开发的有利条件
早在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速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力争经过20年的努力,使其成为我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地区。然而,由于观念、体制和机制等多方面的制约,加上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环渤海湾地区开放和开发推进比较缓慢,经济外向型程度较低。2003年,环渤海湾地区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只有60.5美元,不及长三角地区(沪苏浙,下同)的40%,仅为珠三角地区(广东,下同)的一半;环渤海湾地区人均实现外贸出口额只有321美元,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95%,为长三角地区的30%、珠三角地区的17%。由于产业竞争力不强,导致出口增长乏力,其市场份额趋于下降。2000~2003年,环渤海湾地区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已由18.2%下降到16.5%。目前,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外向型程度,要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当前,加快环渤海湾地区的开放和开发,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和国际国内环境。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世界范围内出现了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浪潮,国际产业转移不断加快,并出现了整个产业链转移和潜在转移日益加速的新态势。而环渤海湾地区是当前我国少数几个能够全面承接这种整体产业链转移的地区之一。
从国内环境看,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出现了由南向北转移的新趋势。2003年,长三角地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上年增长19.8%,环渤海湾地区增长10.6%,而珠三角地区则下降了31%。
从发展趋势和潜力看,环渤海湾地区的京津冀、山东半岛和东北地区,均有条件建设成为我国继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之后支撑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03年,京津冀、东北和山东的人口分别为9237万人、10729万人和9125万人,分别占全国的7.1%、8.3%和7.1%;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13209亿元、12955亿元和12436亿元,分别占全国总额的9.7%、9.6%和9.2%。2000~2003年,这三大地区GDP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0.6%、9.7%和11.5%。由于这三个地区交通便利,现有基础较好,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很容易进入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其经济总量甚至有可能超过珠三角地区。
因此,加快环渤海地区的开放和开发,既是新时期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 作者:魏后凯)


在全国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区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地位。此地区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将带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及东北发展,这对于解决中国经济南北差距也具有特殊作用。
环渤海地区在我国参与全球经济协作及促进南北协调发展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将使加快启动该地区发展成为必要选择,这一经济圈首先是京津翼北地区,正面临"起飞契机。
伴随近二十余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第三个大规模区域制造中心。依托原有工业基础,环渤海地区不仅保持了诸如钢铁、原油、原盐等资源依托型产品优势,同时新兴的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也发展迅猛。外商在我国北方投资最密集的地区集中在此,且走势渐强。目前全球80多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40%以上在北京,而天津目前拥有外商投资企业1万余家,其中全球500强企业在此设有200余家生产性投资企业,大连的外商投资企业也近8000家,是东北地区利用外资最多的城市。
经过了十多年的奠基发展,外商投资带来的管理、技术、营销等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将在该地区更加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释放,加速激活老工业基地的能量,提升旧产业并同时形成新兴制造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政治经济色彩浓厚 环渤海何时突破"诸侯经济"》 2005年01月25日)


发展远景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金森久雄1991年在天津的一次学术会上指出「东北亚经济圈」首先要有个核心,环渤海地区正是一个核心。它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应当成为中国参与东北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角色。
今后,环渤海经济圈的发展方向是:发挥交通发达、大中城市密集、科技人才集中和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建筑业等支柱产业的发展和能源基地、运输信道建设为动力,依托沿海大中城市,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其发展重点是:
积极吸引外资。最近,中国政府决定鼓励外商投资于流通领域,包括向零售业、批发业、和物流业,以加速建设现代化流通产业。在这方面,鼓励外商投资的产业有:市场基础设施、市场信息设施、商品生产基地、商品加工行业和市场服务行业。
发展高技术产业的合作。中国的环渤海经济圈聚集了很强的科技力量,一些高技术企业已具相当规模,特别是在计算机、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新型材料、核能、航空航天等领域。
发展旅游合作。环渤海经济圈的北京、大连、青岛、北戴河、承德、泰山等地,都是旅游胜地,风景秀丽,文物丰富。
加强进出口贸易。环渤海地区具有发达的交通运输业。该地区建港条件十分优越,这里的港口担负的货物吞吐量占全国的60%,海上外贸出口量占全国的78%。该地区除了海运以外,公路、铁路、航空可以说是四通八达,是中国发展进出口贸易得天独厚的条件。
2003年12月19日,《2001-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环渤海湾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将在不久的将来成长为有巨大影响力的经济空间,并有希望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参与国际竞争的三大城市群,今后中国经济将越来越向这三个大城市群集聚。
(来源: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经济研究所张丽君、韩笑妍所著论文《中国环渤海经济圈的现状及前景》)


三、环渤海经济区存在的矛盾、问题及解决之道矛盾环渤海发展谁是核心?

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都市为核心的大都市圈,正在成为区域间经济竞争的主要载体。环渤海地区实施大都市圈战略,加快经济整合,首先要推动京津冀北的经济整合,增强其辐射和集聚功能,使其成为环渤海地区的核心经济区。关键是京津的经济整合,共同发挥京津中心城市的作用,形成大北京都市圈。北京强化商务、金融、信息、科技创新功能,疏解部分生产和服务功能;天津进一步发挥港口和滨海新区的作用,增强生产和制造基地功能。京津经济整合机制一旦理顺,环渤海地区就有了核心和龙头,就有条件推进与辽中南地区和山东半岛的经济整合。
环渤海地区内有三个核心区,即京畿圈、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谁能成为环渤海今后发展的核心?得到普遍认同的规划是:以京畿圈为中心,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副中心。
京畿圈有条件成为环渤海的核心。首先,该圈地理位置适中,而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位置则偏于半园弧形地带的一端;第二,作为首都所在地,全国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对外交往中心,京畿圈知识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明显,而且地缘政治意义更为重大;第三,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受日本、韩国经济核心区的辐射,以这两个地区为主要中心,可能不利于环渤海地区在环黄海东北亚次区域合作中掌握主动权,从边缘向核心区转变;第四,从目前总体经济实力来看,三个核心区几乎势均力敌,按统计山东半岛甚至更胜一筹。但是,应该看到,这是与过去相对单纯地强调外向型经济发展和局部区域改革的环境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我国加入W TO,原有环境将为开放、统一、公平、协调的发展环境所替代。在这种环境下,京畿圈的优越性将会充分发挥出来。
按照划分,京畿圈界包括北京、天津及河北省唐山、廊坊、保定、石家庄、承德、秦皇岛、张家口、沧州。考虑到环渤海地区面积比较大,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和联系较松散的现状,在区域战略上应鼓励京津冀北地区先行发展。其中北京和天津的地位举足轻重,建议这两个城市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共同发挥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北京可以进一步强化政治、文化、金融、信息高科技产业基地等功能;天津在保持已形成的电子通讯、石油开采及加工、海洋化工、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的同时,若能进一步发挥天津滨海新区及其所含港口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京津唐都市带发展,而且还能协调北京市区的部分功能,拉动环渤海经济圈的持续发展。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2006年6月6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