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山东十年建设展辉煌 新世纪半壁江山再绘宏图

来源:许翔宇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3:07 

 

中国渔业报》记者  许翔宇
  
山东是我国的渔业大省,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的半岛,有3 100多千米海岸线,海陆面积相当。山东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优势,自1991年起开始建设"海上山东"的跨世纪宏伟工程,开发山东海上半壁江山。10年来这项工作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这其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渔业经济功不可没。
  
记者  今年是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实施"海上山东"建设战略10周年,和10年前相比,今天的山东通过海洋开发有哪些变化?
  
王诗成  1991"海上山东"建设战略的提出和省委、省府把"海上山东"作为跨世纪工程为标志,山东省"开发海上半壁江山"的宏伟战略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极大地调动了沿海地区向海洋进军的积极性。科技兴海唱响海洋开发主旋律,海洋渔业经济超常规发展。到2000年全省海洋产业产值达到1 0667亿元,与10年前相比增长了7倍多;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0年前的不足2%上升到6%。海洋经济成为山东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成为21世纪山东人民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
  
记者  渔业往往在海洋开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您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渔业经济在"海上山东"建设中所做的贡献吗?
  
王诗成  渔业经济快速膨胀,成为"海上山东"建设的火车头。海洋渔业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在"海上山东"建设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渔业产量、产值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一直居全国首位。2000年,全省水产品产量达698万吨,产值710亿元,分别是1991年的3.5倍和5.2倍。渔民人均纯收入6 180元,比10年前增长了3倍多。渔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增加值的59.8%,在全省大农业中的比重达到16%以上。"走出去"发展战略取得丰硕成果。全省远洋渔船数量由10年前的5艘增加到目前的201艘,其中1000马力以上大洋性渔船目前已达35艘。远洋渔业年产量由4800吨增加到目前的13万吨,增长了近27倍。海水增养殖业迅猛发展。全省海水养殖面积已达420万亩,2000年海水养殖产量287万吨,占海洋水产品总量的48.2%,其中名特优养殖产量比重达40%以上。渔业深加工与国际接轨,水产流通市场不断拓展。一批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海洋食品工业园、区,海洋食品城等投资项目在沿海落户。水产品批发市场遍布全省,有70多家企业年水产品销售过亿元,鲜活水产品带头进入""市场。有120余个加工产品荣获国家级水产名牌,名列全国榜首。创汇渔业实现跳跃式发展。全省水产品出口数量由10年前的5万吨增加到2000年的53万吨,2000年全省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额1597亿美元,其中出口创汇104亿美元,10年增长了近6倍,渔业创汇已占全省大农业创汇的306%,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同行业首位。
  
记者  随着捕捞强度的加大,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严重衰退,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渔民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这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对此山东省是如何应对的?
  
王诗成  耕海牧渔,合理开发利用这些不与粮食争地争水又不与畜牧争草的渔业资源,是拓展山东新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拓展新的农业资源、增加食物总量、减少粮食的直接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性措施。"海上山东"建设实施以来,山东省渔业迅速崛起,在大农业中比重不断加大。以威海市为例,2000年,全市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38亿元,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25.1%,是四分天下有其一。全市渔业增加值达到57.2亿元,占农业增加值的66.6%,完成特产税2.7亿元,占全市农业特产税的85%,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的12%。可以讲,21世纪解决省内粮食问题离不开海洋,发展节粮、节地型渔业,是符合国情省情的正确选择。耕海牧渔,建设海上"菜篮子"工程,是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解决吃饭问题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同样,海洋产业的大发展,又为劳动力就业安排提供了广阔空间。仅以长岛县为例,这个县实施"耕海牧渔"战略以来,每年仅养殖业就吸引外来劳力2万多人,是本县自身养殖劳力的4倍。随着21世纪大规模开发海洋,海洋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一大批剩余劳动力和欠发达地区人口将面向海洋,以百川归海之势汇聚成庞大的海洋产业大军,使山东省就业压力得到缓解。
  
记者  我国现在已基本踏入了WTO的门槛,各行各业都在讨论"入世"后的发展及对策,渔业现在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势?
  
王诗成  我国年内加入WTO已成定局,从宏观上看,这有利于扩大我国海洋与渔业对外开放,带动海洋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的调整,促进海洋技术进步。但从微观上看,也会面临关税降低形成的对我国内市场的冲击;国际市场对我国渔业的生产环境,产品质量标准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海洋各产业在法规、制度等方面亟须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这方面的任务相当繁重。
  
记者  进入21世纪,把"海上山东"建设推向一个更高的阶段,这是这项工程不懈的目标,你认为这其中还主要面临哪些问题和主要因素?
  
王诗成  10年来,"海上山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目前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大坐标中,山东增长速度减慢,位次正在后移;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展不快;海洋投入形不成优势突破,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沿海大多数乡镇没有完整的科研推广机构和服务体系,从事科研成果推广的人员严重不足,远不能适应海洋产业发展的需求。以渔业经济较发达的荣成为例,渔业劳动力有10万多人,而技术推广人员只有500多人,其他基层地方的情况就更差些。
  
另外,海洋管理滞后,海洋可持续发展问题严峻。重开发而忽视生态和社会效益,造成近海资源严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捕捞能力持续加大,致使海洋渔业经济品种严重衰退,海洋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捕捞业比较效益大幅度下滑,渔民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山东省海洋捕捞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大量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被排入海洋(占海洋污染物的80%以上)<SPAN style="COLO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