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转型升级服务蓝色跨越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8:44:33 

阳光风采录

全国文明单位。20111220,集团公司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0912,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基层党组织。2011629,在我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集团公司党委获“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这是集团公司成立以来第三次获此荣誉。200671,被中央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

节能突出贡献企业。2012516,集团公司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节能突出贡献企业”荣誉称号,全省仅有5家企业获此殊荣

集体一等功。2011127,在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上,集团公司被省政府记“集体一等功”

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20091024,集团公司被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

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201193,在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1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名单上,日照港集团名列186

“金牌员工”马玉娟。获日照市“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港航系统品牌员工”、“日照市首席技师”称号,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公司女子叉车班班长,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

5年来,日照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以服务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坚持率先创新优质发展,港口吞吐能力继突破亿吨、双亿吨大关后,去年又突破了2.5亿吨,综合实力连续实现历史性飞跃。

5年来,港口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相继建成了一批包括20万吨、30万吨级在内世界一流的铁矿石、原油、集装箱、粮食、木片等大型、深水化、专业化泊位,港口通过能力由7800多万吨上升到1.5亿吨以上,实际通过能力超过2亿吨,已成为全国矿石进口第一港,我国重要的镍、铝等有色金属矿中转港,国家北煤南运、煤炭进出口的重要运输通道,集装箱内贸基本港和外贸支线港,国家规划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液体化工集散地,全国最大的木材中转口岸,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能源原材料运输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攀升。

5年来,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备。抢抓我省“围绕港口抓交通”的战略机遇,着力推动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坪岚铁路改造工程、日照港疏港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推进并促成了日照至江苏仪征、日照至山东东明、日照至河南洛阳原油输送管线、晋豫鲁铁路通道、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四线一基地”等国家重要生产力布局项目加速向我省、向鲁南、向日照、向港口集聚,助推形成了现代化、立体化、集约化的港口集疏运体系。

5年来,港腹互动同频发展。日照港致力于培育优质资产、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港湾建设、物流贸易、餐饮、茶业、纯净水、物业等综合服务产业依托港口主业,迅速发展成为本地区本行业的排头兵,有效地提升了相关产业的税费贡献和经济带动能力。5年间,日照港集团总资产年均增长18%,港口吞吐量年均增长17.9%,与日照市GDP、财政收入增长速率趋同,同时为城市和腹地创造了数十万个就业岗位,向国家省市交纳各项税金及附加24.2亿元,位居省纳税百强榜第62位。同时,上缴港口建设费39.5亿元,为国家培育关税700多亿元,开创了港腹共兴共荣的崭新局面。

特别是2011年以来,伴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战略的实施,日照港按照“调整结构、创新管理、勇跨三亿、铸造强港”的“十二五”发展总体思路,坚持“在加快建设中调整结构、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围绕打造现代化国际一流综合大港目标,抢抓“蓝色机遇”,2011年吞吐量突破2.5亿吨,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2012,在全球经济形势和港口航运业非常严峻的情况下,全港延续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1-4月份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9591万吨,同比增长10.1%,居沿海港口第九位,57,仅用128天货物吞吐量突破亿吨大关,2012年预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8亿吨以上。

转变管理方式、调整治理结构,创新机制增活力

优化管控体系,提升集团管理效能,形成了“港口业务、物流与贸易、建筑与制造、综合服务”四大板块的发展架构;深化精细管理,提升管理素质,全面开展“创业创新创效年”活动,以“争创省长质量奖”为抓手,积极引入卓越绩效管理,强化党建和文明创建工作,增强发展动力。

转变营销方式、调整货种结构,增创发展新优势

奋力突破液散货,打造以原油运输为核心的石化运输体系,2011年油品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成为日照港第六个过千万吨的支柱货种;全力巩固干散货,深入推进挖潜增效和效率提升,铁矿石进口量和镍矿、木片、大豆、水泥吞吐量继续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努力争取适箱货,积极培育集装箱运输体系,开通内外贸航线,新建客箱码头公司,2011,集装箱全年完成140TEU,同比增长32.1%;着力开发件杂货,构筑专业高效的件杂货运输体系,继续巩固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口岸地位,积极开展化肥、大豆、水泥件货作业。

转变合作方式、调整资本结构,增强持续发展力

精选合作伙伴,缔结战略联盟。积极与华润电力、山东能源合作洽谈;积极推进与山东钢铁、山东省国投、中石化、中石油的合作。拓展产融结合,实行生产经营、资本运营“双轮驱动”。以整体上市为目标,“满足需求、小步快跑”,股份公司成功发行5亿元公司债,上市66次累计融资51.8亿元,顺利发行定向增发,成功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19亿元。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合作层次。与新加坡裕廊港合资成立日照港裕廊码头有限公司,引进国际港口战略资源、提升散货装卸运营管理水平。

转变服务方式、调整码头结构,提升现代化等级

调整码头结构,优化港口布局。按照腹地重大产业项目需求、货种变化和市场发展趋势,调整现有码头能力结构和功能布局,统筹泊位利用,积极实施“散退箱进”,为发展集装箱运输筑牢“硬件支撑”。完善综合功能,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优化铁路公路运输网络,投资1.9亿元参与建设东平(东都—平邑)、枣临(枣庄—临沂)铁路,东平铁路已经顺利通车运营,枣临铁路预计年底建成通车,直通日照港全长千公里的晋豫鲁铁路通道开工建设,石臼港区、岚山港区疏港公路相继竣工通车。开通日照—韩国平泽客箱班轮航线及中韩陆海联运日照通道,加强B型保税物流中心运营管理。推进科技创新,打造“数字港口”。与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开展战略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

转变互动方式、对接腹地发展,推进港腹一体化

日照港主动融入到国民经济“转调”大局中,与腹地经济形成了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发挥港口运载优势、培植壮大临港产业集群。推动临港形成以木材、石化、粮食、汽车等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产业基地。在鲁南及腹地城市建设无水港、旱码头,打造鲁南和沿桥地区腹地发展的“强力引擎”。鲁南地区平均每天有30多万吨货物出入日照港,日照港已经成为鲁南、沿桥及沿黄经济带等地区最方便快捷的出海口岸。

当前及今后较长一段时间,日照港将实施“大港—强港—名港”战略,即在通过大力发展以矿石煤炭运输为核心的大宗干散货运输,仅用20多年建成双亿吨综合“大港”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紧紧围绕高负债情况下的低成本融资,集团化经营情况下的资源配置,高成长情况下的人才培养、选用、引进和储备“三大课题”,大力实施“五四四”工程,着力突出“生产、建设、管理、合作、资本运作”五大战略导向,着力打造“港口业务、物流与贸易、建筑与制造和综合服务”四大业务板块,着力构筑“大宗干散货、原油、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四大重点体系,特别是全力发展以原油运输为核心的液体散货运输,把日照港建设成为全国最大的原油运输基地,并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力争到2010,使港口年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2015年达到3亿吨,全力打造最具活力的国际一流强港。面向长远未来,日照港将依托鲁南临港产业集聚区的快速发展,依靠临港产业的迅速扩张,在“大港”、“强港”的基础上,快速提升集装箱运输规模和港口信息化水平,形成国际集装箱干线港,推动港口向国际“名港”迈进。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