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代表畅谈"三色经济" 蓝黄绿的"烟台路径"
“蓝黄战略”是指国务院正式批复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国家战略为山东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山东经济社会发展中
更加壮丽的河海交汇奇观,由此展现在世人面前。也给烟台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
水母网
蓝黄战略,绿色发展,“三色经济”成为昨天烟台代表热议的话题,同时也分别从各自实际出发,谈了心得体会。
1 打特色牌 走高端路
让蓝色经济成为主导力量
从国家战略的旁观者,到国家战略的主要承担者,烟台面对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以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的视野和思路,坚持“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大力度释放、大面积扩展蓝区建设综合效应。作为“北部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蓬莱会有怎样的举措?对此,YMG记者专访了省党代会代表、蓬莱市委书记张代令。张代令表示,他们将立足自身实际,打特色牌,走高端路,通过自身的发展为全市蓝区建设贡献力量。
YMG记者:在我市全域建设蓝色经济区“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布局中,蓬莱作为“北部增长极”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构建什么样的发展格局?
张代令:围绕我市提出的打造蓝色经济“北部增长极”这一战略部署,蓬莱将全力深耕蓝海、拓展北极,努力打造蓝色经济先行区、转型发展示范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具体说,我们将分国家队、省级队、地方队三个层面建设七大特色经济园区,努力形成特色鲜明、活力充沛、后劲十足的发展格局。
争取建成两个国家队,一个将旅游度假区争取率先创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另一个是经济开发区,争取十二五期间晋升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加快建设三个省级队,第一个是省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将建设成为一个以龙头企业带动,以葡萄与葡萄酒产业为核心,辐射带动多个特色产业发展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第二个是艾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全力打造一个新的旅游休闲产业带,形成“南山北海呼应、城乡协调推进”的发展局面,第三个是西城临港工业区,争取年内获得“省级船舶工业园区”的批复;全力打造两个地方队,主要是西海岸文化新区和潮水空港经济区,西海岸文化新区全力打造承载蓝色经济的新空间、文化产业的新海岸和世界一流的城市新组团,潮水空港经济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高端制造、航空服务等产业,努力打造面向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空港产业聚集区。
YMG记者:任何一个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和项目的承载。具体到蓬莱而言,将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确立的奋斗目标?
张代令:按照省党代会推动产业高端提升的要求和部署,蓬莱将打特色牌,走高端路,推动主导产业进军发展新高地。换言之,就是注重向产业要效益,向高端要未来,立足蓬莱特有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将县域经济的发力点放在最具优势的旅游、葡萄与葡萄酒两个拉动力大、无污染、贡献高、可持续、竞争力强的绿色产业上,同时积极发展以造船重工和汽车及零部件为代表的装备制造业,努力构建具有蓬莱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向高端迈进。
具体来说,旅游产业将加快打造北部滨海休闲度假、南部山区生态休闲、中部葡萄风情体验和乡村特色游“四大板块”,构筑“山海呼应、城乡交融、全域覆盖”的全域旅游格局,打造国际知名的滨海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就是依托“蓬莱产区”的品牌优势,着力发展国内最大的精品酒庄群,打造代表中国葡萄酒水平的优质产区和葡萄酒休闲度假高端区域,未来五年,“优质基地连片、高端酒庄成群、葡萄酒生产加工与葡萄酒休闲旅游一体化”将成为蓬莱葡萄酒产业的标识;装备制造业,以汽车零部件、船舶配套和海洋重工三大产业园为载体,通过发挥北奔重卡、京鲁造船、大金重工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吸引配套企业跟进集聚,实现优势产业向集群化、高端化、品牌化转型升级。
2 一蓝一黄 两翼齐飞
打造蓝区生力军,黄区桥头堡
作为我市唯一拥有“蓝黄”两大国家战略的莱州,面对千载难逢的重大战略机遇,怎样将蓝黄两种色彩描摹的更加夺目?昨天上午,省党代会代表、莱州市委书记李明接受YMG记者专访时表示,莱州处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节点位置,肩负着带动烟台融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重要使命,在烟台“一极领先、多极崛起”战略布局中,担负着建设高效生态经济高地,打造烟台市蓝色经济西部增长极的重任,莱州将全力打造“蓝区”生力军和“黄区”桥头堡。
YMG记者:在“蓝黄”两大国家战略中,莱州怎样在区域发展中进行目标定位?
李明:我们的功能定位是提升莱州港在“蓝黄”区域中的地位,建成黄河三角洲区域物流中心、滨海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区、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黄河三角洲区域先进制造业基地、山东半岛新能源基地,发挥好在黄三角开发建设中的桥头堡作用,争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生力军。
与此同时,莱州将抢抓“蓝黄”战略叠加机遇,以实施滨海开发、组团发展、城乡统筹为重点,加快建设市强民富、宜居文明的新莱州,确保在烟台市内率先发展,在全省30强县中争创一流,在全国百强县中赶超进位。
YMG记者:在推动“蓝黄”开发建设上,莱州坚持怎样的发展原则?
李明:“五个有机统一”,是“蓝黄”开发必须坚持的发展原则。坚持海、港、陆有机统一,以海带陆、以陆促海、陆海统筹、一体发展,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坚持增强实力与突出特色有机统一,形成优势产品,打造优势产业;坚持完善功能与辐射带动有机统一,构建环渤海经济圈的海陆交通枢纽和特色制造业基地;坚持城乡建设与生态保护有机统一,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让广大群众享受到更多发展成果。
YMG记者:在“蓝黄”两区建设中,莱州的最大亮点在哪里?
李明:滨海开发是莱州未来的最大亮点,以莱州滨海500平方公里的临港产业区为主阵地,聚力突破“一港、一环、五大组团”。一港要加快黄三角区域龙头港扩建步伐,引进建设大进大出的临港加工项目,壮大港口经济。到2016年,莱州港将建成亿吨大港。一环要建成环黄三角沿海区域的高等级公路莱州段工程,打造沿海快速通道,形成滨海产业隆起带。五大组团包括临港临电产业组团、黄金海岸旅游度假区组团、阳光海湾新城及高端产业组团、海洋文化产业组团和黄三角未利用地开发组团。
3 污染物控制 生态布局
叫响“三大战略”的生态品牌
无论是蓝色战略还是黄色战略,都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做支撑。昨天上午,省党代会代表、市环保局局长姜青山接受YMG记者专访时表示,在“三大战略”开发建设中,我市将明确污染物控制总量和重大生态项目布局,对产业发展提出引导性的环境政策,打造生态品牌。
YMG记者:在“三大战略”推进过程中,怎样打好“生态牌”?
姜青山:从烟台来看,污染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等形势依然严峻,省党代会报告提出,提高生态山东建设水平,增创绿色发展新优势。我们要将环境保护工作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本土优势彰显烟台碧海蓝天的环境特色。
在“三大战略”推进过程中,我市将围绕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实行严格的环境容量总量控制制度和生态区划制度,加紧出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引导政策,推动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发展,明确污染物控制总量和重大生态项目布局,对产业发展提出引导性的环境政策,打造生态品牌。
YMG记者:今年的环保工作有怎样的新思路?
姜青山:今年我市将着力做好“调结构、控新增、减存量”三篇文章,打好“组合拳”,坚决遏制高排放行业增长、尽快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加快建设水污染处理和重点行业脱硫脱硝工程,搞好重点流域治理、强化水源地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推进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污染治理,多举措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
YMG记者:今年环保工作的重点在哪里?
姜青山:今年我市将要以饮用水源地保护和流域治理为重点,确保全市15条重点河流明年全面消除劣五类水体。以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尾气为重点,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全面推行机动车排气标志管理,并将PM2.5纳入常规空气质量监测体系,确保空气能见度大幅提升,蓝天白云、繁星闪烁的天数明显增加。进一步强化土壤、重金属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努力实现“天更蓝、山更青、水更秀、空气更清新”的目标,使我市不但成为经济发展高地,更努力建设成为生态建设示范样板。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