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渔政303号船。
周皓
时至今日(编者注:5月9日),黄岩岛海域中菲对峙已近1个月。昨日,中国渔政303船抵达黄岩岛海域,与已经在此近20天的310船一起,共同执行该海域的巡航护渔任务。目前,该海域已有包括中国渔政、海监在内的4艘公务船只。菲律宾方面则有1艘海警船与1艘环境监测船。4月20日,南都记者应邀随310船抵达黄岩岛,与护渔人员共同度过二十来个日日夜夜。(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4月20日
一进澙湖
当三个若隐若现的黑点依次出现时,整个驾驶室都兴奋起来,“3条,在澙湖里,都是海南渔船”,手拿望远镜的海上指挥员作出了初步的判断。4月20日中午12时10分,中国渔政310船抵达黄岩岛,展开了对该海域的巡航护渔任务。
黄岩岛到了
“靠近黄岩岛,保护我国渔船渔民,对有需要的渔船渔民进行柴油与饮用水补给”。
4月20日上午9时,刚刚抵达中沙海域的中国渔政310船接到陆上指挥部的无线电命令。
根据海上指挥员的命令,船长陈陆一边在海图上标明船舶与黄岩岛之间最短海程,一边命令轮机部门发动主机,一阵震动与轰鸣后,310船以每小时22海里的速度全速向黄岩岛方向驶去。
9天前,4月11日,菲律宾外交部发表声明称,该国海军在“执行《菲律宾渔业法》及海洋环境保护法律过程中”,发现8艘中国渔船(中方证实是12艘中国渔船)停泊在黄岩岛(菲称斯卡伯勒礁)。随即,菲海军“德尔皮拉尔”巡逻舰从巴拉望岛调到北吕宋海域,在黄岩岛附近海域巡逻,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作业的中国渔民。据悉,事发当日,菲海军士兵登上中国渔船检查,并声称在一艘船上查获了“非法”捕捞的水产品。
据中国国家海洋局4月11日发布的消息,4月10日中午,国家海洋局获悉菲方欲抓扣我被困渔船渔民后,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75号和海监84号编队赶赴该海域。当菲方企图将船上的中国渔民带走时,两艘中国海监船及时赶到,占据了渔船与菲军舰之间的位置,从而阻止了菲方逮捕中国渔民的企图。
中菲双方在黄岩岛海域的对峙,从那一天拉开了序幕。
派出中国渔政310船赶赴黄岩岛的决定,来自于南海区渔政局4月16日上午召开的一个紧急会议。上午9时,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传达了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刚刚作出的决定———面对黄岩岛对峙状况,为了保护我渔民渔船的正常生产,南海区渔政局必须有所行动。会议决定中国渔政南海总队总队长朱英荣带队,派出中国渔政310船前往黄岩岛。
当日9时30分,通知备航的电话打到了310船船长陈陆的手机上。2个小时不到,油罐车开到码头,给船加油,负责采购的三副也抓紧时间,准备出航食物———一般情况下,船只的备航都有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但这一次,留给310全船的时间不足48个小时———48个小时后,4月18日上午10时,310船鸣响一声长笛,从广州新洲码头起航,全速奔向黄岩岛。
4月20日中午时分,天气良好,艳阳高照,海风与海浪并不算大。在行驶了约两个小时后,310船在距离黄岩岛约20海里处遇到中国海监“75号”船。相遇时,“海监”75号船处于310船船头左侧,船长陈陆随即从其前方开过,在两船相距约500米时,陈陆按照国际惯例,连拉三声汽笛,长各约5秒,向兄弟船只表示友好。随后,在相距约200米时,海上指挥员通过无线电与对方取得联系,“海监船75号,你们辛苦了”。
在相互致意后,310船继续向前。中午12时左右,310船头指向西南,速度减为每小时15海里,开始从西北方向靠近黄岩岛“北岩”海域。10分钟后。船头左侧大约5海里处出现三个黑点,海上指挥员观察后初步判断,黑点为我国海南渔船,“正停泊在黄岩岛内的澙湖里”。
黄岩岛到了!
初观澙湖
310船继续前行,抵近黄岩岛约2海里处,沿逆时针方向,开始护渔伴航。当天,黄岩岛海域天气晴朗,白色薄云丝带似的漂浮在蓝天上。不远处,中国海监船“84号”也在澙湖口处巡航。
黄岩岛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北距广州600海里,东距菲律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从地质构造上看,黄岩岛是中国大陆架的自然延伸。黄岩岛以东有幽深的马尼拉海沟,海沟最深处水深5377米,是南海水深最深的地区之一,马尼拉海沟是中国中沙群岛与菲律宾群岛的自然地理分界。
从天空俯瞰,黄岩岛宛如一个巨大却不标准的“C”字图案。一条椭圆形的礁盘与珊瑚礁组成一道巨大的链条,链条长度约55公里,把一个150平方公里大小的澙湖包含其中。链条缺口在东南角。
缺口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小型船只可以由此进出。组成链条的,是一个个相距或几百米,或几公里的礁石。这些礁石大小不一,露出海面的高度一般在0 .5至3米,礁块表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