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威海将这样成长

来源:威海新闻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01:24 

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构建一体发展新格局规划蓝图,分外引人瞩目。

一体发展新格局怎样描绘,未来五年威海这座美丽的城市将如何成长?

党代会报告提出:坚持市域一体、统一规划、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加快中心崛起,强化两轴支撑,推进环海发展,完善一体化布局,以工业带动城镇化、推进城市现代化。

一体发展新格局描绘的城市空间布局,宛如一幅“引弓待发”的蓝图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为威海未来五年的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心崛起高昂龙头

【关键词】中心崛起

【会场同期声】

中心崛起,就是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坚持以现代城市理念谋划中心城市的发展,有序扩张城市规模,进一步增强人口吸纳、要素集聚和产业支撑能力,尽快打造成为与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地位相符的骨干城市。坚持产业和城市互促共进,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心城市率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坚持软硬环境同步完善,进一步完善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设施,吸引资本、信息、中介服务和高层次人才的快速流入,增强商务和公共服务功能,不断提高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

【对话代表】

如何围绕中心崛起谋划产业发展,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记者采访了两位代表。

环翠区环翠楼街道党工委书记于松涛代表说,党代会报告在中心崛起部分提到,坚持产业和城市互促共进,加快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推动中心城市率先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型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为我们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借助中心崛起的大格局,我们将活跃经济建设板块,筑牢“大发展”基石。进一步发挥中心城区优势,在发展现代服务业上下功夫。一方面加大重点项目服务力度,继续采取“一楼一服务团队”的方式,抓好续建推进;跟踪对接海林宾馆改造等5个项目,抓好开工新建;密切关注沿世昌大道、蔬菜市场以及辖区内部分楼宇的搬迁改造情况,抓好谋划储备工作。另一方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发展新型商业业态,建立专项楼宇数据库,重点抓好大型商贸集聚区、现代金融服务业集聚区和文化产业新兴区这“三区”建设,构建集传统商业、现代商业、金融商务于一体的复合型现代服务业综合体。

对于报告中提到的中心崛起战略,经区皇冠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张光珍代表深有感触。她表示,皇冠办事处所辖社区处于经区的中心地带,商贸业和城郊休闲旅游业在经济体系中占据着绝对主导地位。“在我们辖区的各个社区中,都分布着商贸区和旅游休闲区,城子社区的老虎山生态园,沟北社区的鸣翠山庄等还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张光珍自豪地说,在未来的发展中,皇冠办事处将紧紧抓住中心崛起的大好机遇,积极谋划新思路、新定位,充分利用辖区内丰富的资源,积极配合经区管委相关部门为招商引资做好服务工作,为招商引资搭建良好的平台,加快发展步伐,不断提高辐射带动能力。

【连线会外】

对如何围绕中心崛起谋划中心城市未来发展,记者连线了市规划部门负责同志。

该负责人介绍,中心崛起是立足于现实发展的需要。目前,威海市区在市域范围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比如在人口方面,全市人口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增加了20.8万人,总人口达到280.48万人,市区则增加了29.9万人,增量显著超过市域。如市区扣除汪疃、man山两镇常住人口6.4万人,其增量为23.5万人,仍超过全市增加量。三个县级市常住人口则表现为绝对下降。在经济发展方面,市区经济总量与荣成市相近,高于文登市和乳山市。

怎样才能实现中心城市的崛起,增强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

市规划部门负责人介绍,关键要做好以下五方面的工作:一是规划采取“东拓、西展、南进、北控、中优”策略,实现中心城市用地空间有序拓展。二是考虑到威海市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发展阶段,尚没有跨越到以第三产业为主,城市的发展路径选择上应立足工业强市,产业方面应以二产为支撑,做强实体经济,并做好海线、山体、林地的保护和公共绿地的投入,为以休闲旅游度假业为主的第三产发展预留发展空间。三是调整用地发展政策,在用地比例方面,坚持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策略,为保障产业项目土地供应,适当保持工矿仓储、道路交通用地相对较高比例水平,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四是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特别是对老城区进行织补式、渐进式改造,重点是理顺道路交通、配套相对缺乏的市政设施。五是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服务水平。

两轴支撑产业隆起

【关键词】两轴支撑

【会场同期声】

两轴支撑,就是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以东西拓展、向南延伸为两轴,集中培育两条产业隆起带。东西拓展一轴,东至成山头,西至烟威边界,共同打造高端产业隆起带。向南延伸一轴,经工业新区、文登市区延伸至威海南海,打造先进制造业隆起带。这两轴积聚了全市相对先进的生产要素,是威海强势崛起的希望。要加强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对接整合,使之尽快成为工业化、城市化融合发展的新载体。

【对话代表】

如果说中心崛起是龙头的话,支撑这支龙头高昂的就是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东西拓展、向南延伸的两轴。在未来的发展中,处在这两轴上的各个区域,如何借力集中培育两条产业隆起带的机遇加快发展?

“工业新区的明确定位,归纳起来就是三句话:空间布局的关键节点、集约发展的重要平台、产业升级的强势板块。”工业新区管委副主任、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李建军代表在谈到今后的发展中说。在全市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中,处在向南延伸一轴上的工业新区要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隆起带,尽快建成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强势板块。

李建军说,在今后工作中将坚持科学布局,在全市一体发展新格局中加速崛起。在空间布局上,将按照“突出重点、错位竞争、一体化发展”的思路,立足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做大做强中心区板块,做优做活MAN山镇板块,做新做特汪疃镇板块,加快推进组团发展、集群发展、竞相发展。在产业布局上,牢固坚持把工业作为结构调整的核心支撑,进一步强化工业带动作用,推动三次产业协调有序发展。作为一个新的城市板块,工业新区还将根据市里统一部署,按照“新城区、新园区、新景区”的标准,高起点、高境界规划建设,努力打造环境优美、设施完善、配套一流、宜居宜业的威海南部新城。

作为东西一轴的东部重要节点,经区泊于镇也将迎来崭新的发展契机。“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经区泊于镇党委书记程洁代表高兴地说,泊于镇地处城郊,境内有14公里长的海岸线,而且有逍遥河、石家河两条河流,还有正在规划的泊于水库,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是该镇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与其他强镇相比仍相对滞后,在全市46个乡镇中处于中游,目前仍然只是个农业大镇,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这次党代会提出的东西拓展一轴,东部以泊于镇逍遥湾为中心,加强规划控制,沿海岸线与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对接发展,重点建设商务办公、滨海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对泊于经济实现飞速跨越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双岛湾也是东西一轴的重要节点。聆听完党代会报告后,环翠区张村镇党委书记王永强代表十分兴奋,他说,张村镇将以此为契机打造“平安幸福和谐美丽新城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开创张村镇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在以后的发展中,要更加注重结构调整,着力构筑富有活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做大增量和提升层次,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构筑后劲十足的经济增长体系。基于“20万人口新城区”的建设规模,全力打造威海西部新的城市主题板块。全力打造“威海西大门”的城市建设新形象。

“主动对接,加快融入。”环翠区羊亭镇党委书记荣传伟代表说,羊亭镇东部与经区、西部与高区、南部与工业新区相连,不仅处在“两轴支撑”的西部,而且也处在环海发展的一线当中,在发展的空间布局上,未来五年是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围绕双岛湾的打造,该镇下一步重点要在规划拓展发展空间上下功夫,规划上大手笔、高起点;在城镇基础设施配套上高标准、严要求,主动与中心城区对接,提高乘载能力,实现城镇一体化的布局。要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建设工业强镇、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连线会外】

据市规划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强化两轴支撑,就是落实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他介绍,我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是:以现代制造业、现代海洋产业和旅游度假业为主的生态化宜居城市。可以看出,这一城市性质体现了二、三产业并重的发展理念。党代会报告提出,完善空间布局,增强载体功能。通过空间上的“强化两轴支撑”,落实了总体规划性质要求,实现产业在沿海和内陆的“差异化”发展。空间上,通过东拓、西展,形成沿海发展轴,通过交通干线和城镇带向南经工业区、文登市至南海新区,形成内陆发展轴。产业上,沿海发展轴将重点打造以滨海旅游、休闲度假、现代服务业、临港产业、商务办公、高新技术等为主的高端产业聚集带。内陆发展轴是市域城镇发展的主脊梁,应以先进制造业、新兴工业为主,是制造业聚集带。

[NextPage]

环海发展串连成线

【关键词】环海发展

【会场同期声】

环海发展,就是沿千公里海岸线,将中心市区、三市城区、沿海城镇串连成线,形成组团发展的城镇群。新一轮城市扩张要坚持整体开发,分步推进,尽快融入中心市区。荣成、文登、乳山三市城区是环海城镇群建设的重要节点。荣成市区与石岛、成山区域南北对接发展,文登市区与南海、工业新区南北对接发展,乳山市区与银滩相向发展,尽快建设成为三个规模化的城市组团。小城镇是吸纳就业、致富群众、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未来城市组团融合发展的桥梁和纽带。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行动,落实扩权强镇政策,壮大一批各具特色、专业发展、功能配套的中心镇,加快重点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

【对话代表】

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这幅美丽的画卷上,不仅仅有优美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一串串明珠:由千里海岸线串起的中心市区、三市城区以及沿海城镇。

党代会报告提出,乳山市区与银滩要相向发展,尽快建设成为规模化的城市组团。乳山经济开发区地处乳山市区南大门,在乳山市区与银滩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乳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主任、党工委副书记矫伟宏代表说,将认真落实这次党代会的要求,把抓项目促发展作为开发区建设的第一要务,真正建设乳山项目建设的主阵地、优势产业的聚集区、经济发展的隆起带。

矫伟宏说,紧紧围绕项目建设这一中心,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不断优化区域产业结构,重点培育新材料、新光源、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通过技改创新改造传统产业,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同时,还要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力度,强化载体保障,使乳山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城市组团的节点作用。

环海发展,给乳山市夏村镇也带来了新的发展目标。乳山市夏村镇党委书记宫在津代表说,夏村镇虽然临近城区,与区位条件比、与自身基础比、与先进镇区比还存在明显差距,优势条件没有很好发挥,商贸服务业发展不快,对地方贡献几乎为零;虽然工业基础较好,但缺少骨干大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环海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落实扩权强镇政策,壮大一批各具特色、专业发展、功能配套的中心镇,加快重点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夏村镇将以此为目标,认真分析自身存在的优势和潜力,发挥夏村镇的优势条件,唱响喊硬工业强镇的主旋律,努力推动项目升级、工业上档、产业转型,推动镇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连线会外】

市规划部门负责同志说,推进环海发展,就是抢占蓝色经济发展的先机。

他介绍,当前,全球性沿海化趋势愈加明显,人口、资源、信息、技术的向海集聚加速,沿海地区已成为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利用的目标地带。千公里海岸资源是我市最大的比较优势,报告提出“环海发展”正是充分利用这一优势。2010年,我们组织编制了《市区海岸线的保护与利用规划》。目前,正在编制《威海市域蓝色海岸发展规划》。该规划是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以满足发展为导向,尤其是海洋经济的发展,在新城市空间结构上的应对和落实。规划通过沿海交通线,将中心市区、三市城市区、沿海城镇、园区、景区串珠成链,形成沿海城镇群。

一体布局同城设计

【关键词】一体化布局

【会场同期声】

一体化布局,就是突出规划引领,对千公里海岸线实施统筹规划,对重大产业项目实施统筹布局,对重大基础设施实施统筹建设,对公共服务体系实施同城化设计。把交通设施建设作为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加强港口的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城际铁路、高速公路和机场改扩建等重点工程,提高对外通达能力;加快高速公路与市域内高等级公路的联网建设,实现城市组团、重点园区、重点景区、重点镇之间的快速对接;实施公交优先战略,逐步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对话代表】

如何抓住一体化布局的新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实现跨越?记者采访了荣成市成山镇党委书记王云雷代表。

王云雷说,报告提出把威海全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加快中心崛起,强化两轴支撑,推进环海发展,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王云雷说,成山镇处于东西拓展一轴的重要一极和环海城镇群建设的关键节点,今后将立足这一区位优势,抓住被列为省级扩权强镇改革试点镇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荣成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两个先行区”的战略部署,以打造“荣成北部新城区”为目标,以好运角旅游度假区为龙头,突出抓好海洋生物食品、港口物流、旅游及旅游地产等主导产业,加快推进园区开发、镇驻地改造和基础设施配套,实现“海陆统筹、城乡一体”发展,努力把成山镇打造成为体制机制创新、产业基础雄厚、载体功能丰富、辐射带动明显的现代化新型城镇。

【连线会外】

市规划部门负责同志介绍,完善一体化布局,就是加强城乡统筹观念,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他说,城乡规划涉及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方面面,指导现在,引领未来,是一项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和战略性的重要公共政策。规划部门要跳出“城市中心论”的思维定式,打破行政区划约束,拓展规划视野,站在“一体化大威海”的高度统筹考虑市域发展。按照发展定向、功能定位、布局定点的要求,充分发挥规划对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战略性和技术性指导,合理规划功能分区,加快编制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规划,使城乡规划覆盖威海大地。规划重点研究确定城乡发展的空间结构,合理调整市域城镇体系,对市域范围内的重点地段、生态敏感区域、关键旅游资源、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等进行规划管控。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