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日,我市出台《青岛市工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到2015年,将努力使我市工业的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显著增强,由家电电子、石化化工、汽车机车、船舶海工、纺织服装、食品饮料、机械钢铁等七大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六个新兴产业构成的“7+6”产业在完善、提升价值链上取得新突破,使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90%左右,带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0亿元,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成为国际国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强市。
我市“十二五”时期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将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机遇,突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创新能力提升和产业集聚发展”四大目标任务,加快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构建高效、可持续增长的现代工业体系,为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和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奠定坚实基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达5500家
未来,我市将实施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创新能力提升、产业集聚发展的系统工程,工业转型升级大幅提升。
其中,将坚持调整存量、优化增量、提高技术含量的推进路径,推动发展模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到2015年,力争培育形成2个千亿级、20个百亿级、150个十亿级的大企业梯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500家。
坚持定向招商、合理布局、高端引领的推进路径,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型转变。到2015年,新兴产业总产值突破6000亿元,实现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25%,并争取突破30%,形成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
坚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建设的推进路径,推动发展动力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到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1%,重点骨干企业达到3%以上;市以上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20家,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一倍;品牌经济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50%。
到2015年,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任务基本完成,争取五市工业园区规模扩大到300平方公里,打造35个青岛市级以上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培育20个过百亿级工业产业园区,集聚区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5%以上。
十大行动“保驾”转型升级
未来几年,我市将重点实施项目建设和定向招商、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推进、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企业品牌核心价值提升、行业领军企业培育、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推进、国际国内市场开拓、金融支持和服务型制造推进、健全推进机制和政策保障十大行动保驾护航。
其中,在项目建设和定向招商行动方面,将围绕“7+6”产业,定向引进200个以上高端制造业或新兴产业项目,并按照产业规划布局有序落地。
在工业产业集聚区建设行动方面,抢抓加快开发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机遇,高起点认定一批市级产业集聚园区,规划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集聚园区。
到2015年,争取80%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品牌发展战略,争取国家及省市政策重点扶持30-50个龙头企业,树立一批工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