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会诊海南海洋生态:海洋环保应走高端路线
本报海口
据了解,此次调研是中国工程院实施“中国海洋工程与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的具体举措,意为制定国家海洋发展战略和全面发展海洋事业提供科学依据,调研内容涵盖海洋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环境监控及海洋工程风险控制等。
连日来,我省组织召开了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座谈会和海洋工程建设工作座谈会,向调研组介绍了我省近岸海域环境保护情况,以及珊瑚礁、红树林、海草床的现状及发展,海洋工程影响海洋环境和生态的案例分析,三亚热带海洋牧场进展等专题。调研组还先后深入海口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三亚珊瑚礁保护区、陵水海草特别保护区等地实地调研。
在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调研时,孟伟院士肯定了保护区生态保护工作,并表示中国环科院愿与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携手合作,开展生态保护技术及政策等相关课题研究,共建生态保护基地。
调研组认为,目前海南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保持优良,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尤其是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和泻湖等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大,红树林林分质量明显下降,群落严重退化,珊瑚礁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沿岸海草生态环境总体呈退化状态。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对海南海洋生态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研组建议,海南应围绕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目标,高起点规划,参照国内外先进的环境管理模式,明确海洋环境保护责任主体,完善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创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配套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对海南重要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研究,通过开展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等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研究,加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和特别保护区的保护力度。
“海南应以环境保护为重点,优化海南经济结构,优先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到‘河海兼顾,陆海统筹’,加强泻湖生态结构修复,积极建立海洋生态经济示范区。”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建议。
院士还建议,海南应加强海洋生态监测,开展围填海等海洋工程的生态影响评估、临海石化产业园区环境风险评估以及环境事故应急技术开发集成研究,健全海洋环境事故应急反应机制,提升海洋环境应急能力。
据悉,此次来琼调研的两院5院士分别是:中国工程院的孟伟、王文兴、侯立安、侯保荣及中国科学院的焦念志。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