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蓝色制造业基地

来源:齐鲁晚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19:04:54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着力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蓝色高端制造业基地,是胶州市今后一段时期的主攻重点。胶州市委书记张德平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称,2012,胶州将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着力培育壮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依托“一区一港一带”,打造海陆统筹的蓝色枢纽;多方集聚人才,推动产业创新,将胶州打造成蓝色高端制造业基地。

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张德平告诉记者,目前,胶州共有各类企业超过1.2万家,规模以上企业806,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企业450,产业基础较为雄厚。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培育十条千亿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对胶州提出了打造蓝色高端制造业基地的发展要求。

围绕这一要求,胶州将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着力打造千亿级高科技机电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海尔)家电产业、(中集)冷链产业、(软控)数字化装备产业、(华创风能)风电产业、锅炉及辅机产业和金属结构制造产业等六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同时,胶州将突出抓好巴西汽车、日本电产、新型铝型材等在谈的42个过千万美元的外资项目和21个过亿元的内资项目;积极推进恒亿石油装备等总投资530.7亿元的46个拟列青岛市重点项目和一批胶州市重点项目加快开工投产,打造蓝色制造业龙头旗舰。

“一区一港一带”打造蓝色枢纽

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大沽河综合治理为胶州的大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张德平告诉记者,胶州将抢抓蓝色硅谷建设、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大沽河治理等战略机遇,加速推进“一区一港一带”建设,打造海陆统筹的蓝色枢纽。

“一区”即由产业新区、少海新城对接融合构筑起的近百平方公里滨海新区,加快引进蓝色高端制造业项目,建设统筹联动、一体发展的蓝色高端制造业基地,打造产业联动枢纽。

“一港”即胶州湾国际“陆港”,依托总周转量可达350万标箱的中铁集装箱中心站,突出陆海联动、公铁联运优势,引进长春一汽物流、青啤物流等项目,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保税加工、电子商务等产业,打造山东半岛集疏运商务物流枢纽。

“一带”即大沽河产业带,按照“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要求,着力打造58.2公里的生态中轴、幸福纽带、活力水岸。北部发挥胶州大白菜等特色农业品牌的规模带动效益,建设12个特色精品园,打造生态农业示范带;中部依托少海新城、李哥庄沽河金岸旅游区等,加快发展特色服务业,有序推进流域内81个村庄合并成17个社区,加速2.53公里样板段建设,打造新型幸福社区聚集区;入海口依托生态湿地,提升生态涵养能力,打造滨海湿地保育带;南部培育壮大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蓝色制造产业区,造福沿岸近10万百姓,打造大青岛生态轴线枢纽。

成为人才集聚高地

目前,胶州拥有各类企业超过1.2万家,全市企业制定的行标、地标、国标数量五市第一;拥有铁塔生产许可证企业过百家,占全省的三分之二;冲天炉、锅炉余热回收装置、风电塔架等多种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80%以上。将胶州打造成蓝色高端制造业基地,最急需的是科技创新人才。

张德平告诉记者,为进一步吸引人才,增强发展的核心优势,胶州将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突破发展“三站三中心”(三站即企业院士工作站、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三中心即国家级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积极引进西安交大、中国机械科学总院等机构,健全科技孵化体系,促进产学研资有机结合;强化人才支撑,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两大计划,打造人才集聚高地。力争在35年内,胶州实现全省县域发展领先、进入全国前十强。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