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首座互通立交桥南北主线已贯通 年底竣工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年底,山东潍坊城区首座互通立交桥将在北部建成。3月20上午,记者来到城区北海路与北环路互通立交桥工程施工现场进行采访。据悉,该立交桥于去年5月13日正式开工,当年年底实现第二层北海路南北主线贯通,目前已完成总工程的40%。据介绍,潍坊市委、市政府为贯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高度重视,于2011年初召开潍坊市北海路与北环路互通立交项目专题立项会议,该项目正式启动。这是潍坊市城区道路首座互通式立交桥,建成后将成为潍坊市的一座地标式建筑,是潍坊市委、市政府2012年建设“四个潍坊”具体体现。2011年该立交桥被潍坊市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潍坊市科普教育基地(公路与桥梁建设)”,被市政府评为潍坊市“十佳市政工程”。计划于今年底竣工。
首座互通立交桥南北主线已贯通
当日上午,记者来到城区北海路与北环路互通立交桥工程施工现场看到,大约在十米高的立交桥上,建筑工人们头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不停地忙碌着。记者踩着用铁板搭建起来的扶梯,来到立交桥的顶层,只见建筑工人们几人一组,有手拿钢丝在干活的的,也有扛着铁板的。
“我们这是在进行箱梁底板钢筋绑扎,那边有在打浇注的,有打桩的,还有在磨板的。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就是立交桥的顶层了,也就是第三层潍高路东西向直行跨线桥,去年年底第二层北海路南北主线已经实现贯通了。”一名正在捆绑箱梁底板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
在施工现场,市公路局副局长、立交桥项目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马恩棠告诉记者,该立交桥位于寒亭开元街道辖区,故被命名为开元立交。开元立交总高度为13.5米,设计为全苜蓿叶型。共设三层,第一层(地面层)是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第二层(中间层)是央赣路南北向直行跨线桥、右转和左转匝道;第三层(顶层)是潍高路东西向直行跨线桥。该项目总体占地规模384亩、新增占地221亩,主线总长为2.74公里,匝道全长3.76公里,主线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概算总投资约3.5亿元(不含绿化工程),其中建安费为2.513亿元。工程计划于2012年底竣工,是潍坊市城区道路首座互通式立交,建成后将成为潍坊市的一座地标式建筑。
据了解,央赣路起点位于滨海经济开发区的潍坊港,终于江苏赣榆市,在潍坊境内穿越滨海区、寒亭区、奎文区、坊子区、安丘市、诸城市等,境内全长139.6公里,是潍坊市重要的一条南北通道。该路在潍坊城区以北与北海路重合,是联系潍坊城区与北部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潍高路起点位于潍坊市寒亭区的G206国道处,终于淄博市的高青县。在潍坊境内穿越寒亭区、经济开发区、潍城区、寿光市等,在潍坊城区以北段为北外环,全长73公里,是潍坊市北部区域内东西方向的重要通道。
目前完成工程总量40%左右
记者了解到,该互通立交桥于
“今年我们的施工总体安排是在确保年内完成全桥主体工程的前提下,首先保证东西主线的尽早贯通。去年,我们仅完成了总体工作量的30%,剩下的工作量近2亿元,月平均工作量达2000万元。为实现年内完成主体工程的计划目标,各参建单位抢时间、抓早字,正月初八即进入工地全面展开施工的各项准备工作。”该工程的项目经理马铭说,“年后气温一直比较低,尤其是在十几米高的位置作业,工人们白天黑夜地冒着严寒,很不容易。”
在施工现场,一名正在打桩的施工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大多数人都来自外省,吃住都在工地。“站在这么高的位置,气温低,风还大。打浇注是最不容易的,不能停下,只能轮流休息,有的时候要干到凌晨一两点钟。”一名姓李的施工人员说。
马铭告诉记者,目前施工管理人员已全部到位,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于
10月份之前将实现顶层贯通
“我们计划在10月份十八大召开之前,将第三层也就是顶层实现贯通。”该项目总工程师王东武对记者说,截止到2011年底,项目累计完成工作量7300万元,南北主线实现贯通。该工程被市科学技术协会命名为“潍坊市科普教育基地(公路与桥梁建设)”,被潍坊市政府评为潍坊市“十佳市政工程”。
王东武告诉记者,由于今年气温回升较慢,拆迁工作也受到了较大影响,特别是北环路上的两条一万伏的高压线、地下排污管道、天然气管道、传输光缆、民房、企业厂房等对东西主线施工的影响比较大。
为了给2012年的施工尽早提供工作面,春节前寒亭区政府又召开了拆迁专题调度会,特别是3.5万伏的高压线于春节后
背景
为保障蓝色经济区发展去年启动该立交桥项目
潍坊市委、市政府为贯彻“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推动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对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高度重视,于2011年初召开潍坊市北海路与北环路互通立交项目专题立项会议,该项目正式启动。
潍坊作为山东省唯一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市,在全省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又占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三区合一”的功能优势,优势地位愈加凸显。《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潍坊成为具有地方立法权的“较大的市”。
目前,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的滨海新城、海洋装备制造业产业园、海港物流园、生态海洋化工产业园、绿色能源产业园等“一城四园”顺利推进,滨海水城初具规模,一批蓝色高端产业落地发展。根据未来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和高端产业发展的先行区、示范区的目标,到2020年潍坊滨海新城区人口规模将达到100万左右。
建立以潍坊市区为中心,国、省道为骨架,县、乡公路为基础,干支相连、遍布城乡、四通八达的公路网是抢抓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功能
交叉口改为立体交叉可有力缓解交通压力
北海路与北环路的交叉口是潍坊城区过境交通的汇集与转换点。近年来随着潍坊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区范围也获得了较大的扩充,北海路与北环路交叉口处的交通量快速增长,大量的过境交通与城区交通的汇集、转换极大干扰了城区居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过境干线公路与城区市政道路的无序和功能的紊乱。据市交通管理部门统计,仅在2010年在该交叉口处发生交通事故26起,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据市公路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将该北海路与北环路交叉口改为立体交叉,可以缓解该路口的交通堵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两条道路的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这将提高区域路网的运输效率,满足潍坊市的交通需求,提高潍坊与周边县市区的交通可达性,完善内外交通衔接,快速集散出入境及跨区交通等功能。
交通汇集转换的节点连接未来两个主城区
根据《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可知,在未来潍坊市将有两个主城区,一个是现在的潍坊中心城区,另一个是北部沿海的滨海区,由这两个中心城区构成将来的潍坊市区。
北海路起点位于滨海经济开发区的潍坊港,穿过潍坊市中心城区,是联系潍坊城区与北部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互通立交桥的建成可以破除交通瓶颈,构建一条快速、顺畅的南北大通道,加强未来两个中心城区的交流与联系,是建设潍坊城市群,打造“一市两城”战略新格局的需要。
潍高路在潍坊城区以北段为北外环,向西可以去往淄博、东营方向,向东可以去往青岛、烟台方向,是潍坊市北部区域内东西方向的一条重要通道,是潍坊市中长途过境交通和城市交通汇集和转换的重要节点。
互通立交桥的完成将使地方干线公路与城市市政道路之间形成更加有效的高速转换,在未来逐步拥有一个便捷、快速的公路、市政道路转换网络,提高路网整体功效、发挥干线路网的整体效应的需求,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