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沿海地区经济再发力重点打造曹妃甸和渤海新区

来源:和讯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09:0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海洋战略”“海洋经济”成为今年“两会”的热门词汇。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发改委主任刘学库在“两会”期间表示,河北将紧紧抓住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沿海经济,充分发挥环京津、沿渤海优势,突出重点,着力打造唐山曹妃甸新区和沧州渤海新区成为我国新兴增长区域。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

去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河北沿海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

“河北沿海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可以促使河北充分依托海洋资源,发展对外贸易,利用国际资本、技术等新竞争要素,建成沿海临港现代重化工业、产业体系,摆脱对传统产业的过度依赖。”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秘书长刘维新此前接受《中国联合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举意味着河北将实施产业发展东移,从依赖京津到走向海洋,打造沿海新增长极。

包括唐山、秦皇岛、沧州在内的河北省沿海地区,拥有487.3公里海岸线,处于环渤海核心地带,而且内接京津、外临渤海,拥有数百万亩的可利用盐碱地。同时,该区域还拥有秦皇岛、唐山曹妃甸、沧州黄骅三大港口以及连接华北、东北、华东、西北四大经济区骨干铁路和公路……

刘维新表示,但是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东部区位,中部水平,西部观念”河北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反而成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块“塌陷区”。

为改变河北沿海在全国沿海地区的尴尬局面,目前河北省已出台一系列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建设的优惠政策。据刘学库介绍,这些用地优惠政策无论是建设用地、财税政策,还是工商门槛和审批程序,都将向沿海地区倾斜。国家在“十二五”期间下达给该省的土地利用计划中,50%的未利用地指标会安排给秦皇岛、唐山、沧州三市。

刘学库表示,下一步河北将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为进一步推动两大新区率先发展,今年春节上班后第一天,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了曹妃甸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就促进曹妃甸新区加快发展提出了7条具体支持政策。

“全国两会后,还将在沧州渤海新区召开现场办公会,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政策。”刘学库表示,争取到“十二五”末,两大新区经济总量“翻两番”,成为带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两大引擎”。

曹妃甸新区打造“耀眼明珠”

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唐山草妃甸新区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禀赋优良的资源被寄予厚望。

早在2006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视察曹妃甸时,就把她比作“黄金宝地”,指示“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地把曹妃甸规划好、建设好、使用好”。2007年,温家宝总理要求对曹妃甸地区“科学规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把曹妃甸建成为环渤海地区的一颗‘耀眼明珠’”。

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市长陈国鹰在今年“两会”期间,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还是以曹妃甸为龙头,因为曹妃甸组合优势非常明显。

“第一个优势是,曹妃甸是天然的深水大港,不用开发就可以停靠。冬天很少受到气候影响而结冰;第二个优势是,拥有1972平方公里面积,用于盐碱滩涂大致有1000多平方公里,这些不占耕地不占农田。在国家严格的土地政策下,在国家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的前提下,优势凸显。”陈国鹰表示,第三个优势是,通过从曹妃甸、唐山,向内蒙古、中国西北地区延伸,腹地非常辽阔,蒙古国的大量资源也可以从曹妃甸下水。

刘维新表示,正是具备了这三个优势,同时在国家和河北省的政策推动下,目前,曹妃甸新区的建设成果为后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的生产力布局中已经显现出重要的地位。

据了解,如今的曹妃甸已经形成了“二区一县一城”的格局,即“曹妃甸工业区、曹妃甸经济开发区、南堡经济开发区、唐海县、唐山湾生态城”。

据刘学库介绍,河北省沿海地区发展要突出一个特色,就是把循环经济作为最大特色。按照“建设科学发展示范区”的要求,注重把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规划编制、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各个环节,努力构建产业内部、产业之间、产业与社会之间的循环经济体系;注重典型示范带动,集中抓好曹妃甸工业区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和沧州渤海新区等一批省级试点,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示范基地。

渤海新区“扬帆起航”

沧州渤海新区和曹妃甸新区一道成为河北沿海地区发展海洋经济的两个重点打造的试验地。20072月,渤海新区经河北省政府批准成立,包括“一市三园”,即: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南大港产业园区和化工产业园区以及港区,总面积2400平方公里,人口55万人,海岸线130公里。

处于环渤海这一中国第三经济增长极的核心地带的渤海新区,距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均在两小时车程内,海上距汉城港480海里,距九州港900海里,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已经走出了一条“港、产、城”联动的特色发展之路。

渤海新区除了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外,还有丰富的资源,新区附近有华北、大港两大油田,石油地质储量为15亿吨,天然气282亿立方米,具有发展石化和配套产业的有利条件。海洋生物1000余种,梭子蟹和渤海对虾享誉国内外。盐田总面积45万亩,年产原盐200万吨,为全国三大盐场之一。区内还有丰富的地热资源,钻探深度1200米左右,出水温度58℃,具有广阔的发展利用前景。

渤海新区最大区域的黄骅港是新区重点建设的港口。目前,现有煤炭码头3座,杂货码头1座,液体化学品码头1座,共有1~10万吨级泊位10个。

沧州市副市长,渤海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回学勇介绍,下一步他们将与河北钢铁(000709,股吧)集团、河北港口集团等合作,共同建设420万吨级专业化矿石码头,同时,谋划建设油品化工码头、煤炭码头。力争到“十二五”末,把黄骅港综合港区建设成为沿渤海地区吞吐能力大、综合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综合大港,打造成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