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了“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广大党员干部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进位争先,用正确的政绩观为实现蓝色跨越保驾护航。
所谓政绩观,是干部对如何履行职责去追求何种政绩的根本认识和态度,对干部如何从政、如何施政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部分党员干部的政绩观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重个人轻集体,把政绩私有化;重升迁轻事业,把政绩官本化;重形式轻实效,把政绩虚假化;重对上轻对下,把政绩功利化;重眼前轻长远,把政绩快餐化;重一点轻其余,把政绩片面化;重表象轻实质,把政绩泡沫化;重守摊轻创新,把政绩无为化。对于这些现象,我们务必要高度重视,转变思想作风,树立起正确的政绩观。
确立正确的理念。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管理创新,更加注重权利公平、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过程公平、分配公平,切实让人民群众成为宜居幸福城市的受益者。要强化科学发展的理念,突出“蓝色海洋、绿色城市”这个主题,加快生态系统建设,提高城乡生态文化水平,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要强化大公无私的理念,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首位。要强化勇于开拓、改革创新的理念,创新既要有激情,还要有理性;既要有勇气,又要遵循规律,切实把改革创新的基点定位在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上。
采取科学的方法创造政绩。2011年我市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1万美元为实现蓝色跨越创造了有力的经济支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实现蓝色跨越提供了难得了历史机遇;海湾大桥、海底隧道、环湾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为实现蓝色跨越拓展了空间布局;再次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为实现蓝色跨越凝聚了“精气神”;面对如此良机,只要我们采取科学方法,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就能够创造出骄人的政绩。要坚持大青岛理念,加快推进城乡统筹、陆海统筹,不断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坚持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大青岛北部地区崛起,缩小城乡差距、南北差距,推动东岸老城区做优做美,促进西岸城区做大做强,鼓励北岸城区做高做新。
建立完善的政绩考评机制。完善的政绩考评机制是确立政绩观的根本保障。首先,明确政绩考评的标准。以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最高标准,遵循当前与长远、显绩与潜绩、个人与集体、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确保领导干部的贡献能够得到客观地反映。其次,完善政绩考评的内容。政绩考评的内容必须充分体现实现蓝色跨越这个主题。要把推进蓝色经济区发展、突出蓝色文化品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社会管理和创新、深化改革开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纳入到政绩考评指标体系之中,同时,也要综合分析干部为取得某项政绩所付出的代价。再次,建立权威的政绩考评机构。必须注重考评主体的多元化,提高社会的参与度。要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对党员干部的工作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评;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委托各类社会中介机构对党员干部进行客观的评价;要鼓励考评机构深入一线,多渠道听取基层百姓对党员干部的工作的认可度,把群众的声音作为重要的考评意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