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海无鱼 捕鱼被逼向深海?

来源:中国山东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19:10:36 

俗话说:“二月二龙抬头,皇帝使金牛,娘娘来送饭,保证天下收”。这一天,寿光、滨海、昌邑、莱州等地的渔民拜祭龙王,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四海平安,风调雨顺,渔盐丰产……

然而记者在近日对寿光市羊口港渔民的采访中发现,这里的渔船几乎全部停靠在岸,出海打鱼者寥寥无几。据了解,近年来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的“近海无鱼”现状,让早已出正月的羊口渔民无奈地选择将船只停港“撂荒”。“近海的鱼越来越少了。”在采访中,渔民、批发零售者和当地居民无不向记者说着同样的话。

现状——

近海无鱼,羊口港八成渔船“撂荒”

226,记者来到潍坊113公里海岸线的西部起点羊口港,只见港内上百条渔船停靠在岸边,偌大的港口内,渔民难觅。在港口南岸处,鲁寿渔5088号铁皮船正在检修,准备明日出海,在这个静静的渔港内显得格外扎眼。据了解,如今,该港内的近千艘大小渔船中有八成以上选择暂不出海,他们的理由很简单——近海(离岸12200海里的经济海域)无鱼,出航成本大于产出,会赔钱。

“明天,我们就出海碰碰运气去。不过听前几天出海返航的渔民讲,现在出去捕鱼收获不多,赔得很惨。他们本来打算出海5天的,可是出海3天了才捕获2000多斤狗光鱼,而往常一天至少打上万斤,于是提前返航了。他们是明智的,因为如果按照2.6元一斤卖出,才挣5000元左右,而铁皮船出航一天的成本(人工和油费等)就要8000多元。如今近海的鱼确实是明显少了,不好打了。”鲁寿渔5088号渔船老板袁师傅告诉记者。

但袁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又不得不让自己的船员们赶紧出海碰碰运气。“一年捕鱼时间只有半年,而在其他时间,我们还要按每天100-200元的工资来养活自己的船工们,人工成本和船只维护成本压力很大,出海有可能赔钱,但不出海肯定赔钱啊。”

随后记者来到渔港附近的“渔民之家”——羊口近海渔民协会办公室内,遇到一群正在打牌的渔老板。

51岁的羊口镇近海渔民协会会长孙效宝介绍道:“前些年这个时候大家早就在海上忙着捕鱼了。二月二之后,随着海冰的消失,陆续有船只出海打鱼,但他们也只不过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根据目前反馈的结果来看,收获并不多。”

孙效宝告诉记者,现在羊口镇近海渔民协会一共有正式会员268人,240-400马力钢壳渔船368艘,渔工4000多人。

孙效宝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买一条裸船就需要110万元,装备起来需要160多万元,而且大多数船是靠贷款购买的,有的人贷款数达到100多万元。如今捕鱼成本和技术都提高了,近海鱼的产量却越来越少了。这种渔情下,渔民连本都保不住了。”

探因——

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导致近海无鱼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小清河入海口处的鱼都活蹦乱跳的,而如今,水面上除了波纹,就剩下零星的废油一片片顺流而下了。近海的鱼类也少了,原先的银鱼早就没有了,渤海大对虾、梭子蟹、黄河口面鱼、鲳鱼等等都很少见了。原来的木壳船也逐渐被铁皮船取代了,渔民的航程也越来越远了。”在羊口港务局干了一辈子的84岁老人任佩华感叹道。

面对“近海无鱼,民无鱼可打”的困境,孙效宝将其归咎于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来的近海渔业生态破坏,而海水污染和过度捕捞是主要原因。

渤海污染了,鱼也得病了

“环渤海近海里每年的垃圾都堆成山了,船员往海里扔掉的各种包装袋、酒瓶子、零食等垃圾,都能垒成一座山。”在采访中,有着7年工作经验的船员庞先生毫不忌讳地告诉记者,“你想想,在海上作业的大小船只,机舱里的废弃油渣等垃圾都直接排到海里去,这海洋的水质还能好到哪儿去?有的时候,我们一网打下去,打上来的除了鱼,还有一些酒瓶子之类的各种生活垃圾。有时甚至打上来的狗光鱼虽然是活的,但是鱼嘴都溃烂了,鱼也得病了。”

孙效宝告诉记者,这几年,环渤海周边的造纸、化工等企业排污严重,直接导致小清河及其入海口海域无鱼生长。“而去年的康菲石油污染事件,对环渤海的鱼类生长的影响是长远的。”孙效宝说。

相关资料表明,更严重的污染其实是来自陆地。渤海是中国惟一的内海,黄河、辽河、海河三大水系40多河流,携带着GDP汹涌增长伴生的高污染,在过去30多年里不停注入渤海。渤海已成为一个垃圾桶,五分之一以上海水均被污染。渤海面积仅7.7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8米,在浩瀚大洋之中只是一只“小海盆”。水体交换缓慢,污染易,治理难。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原副厅长、巡视员王诗成曾指出,渤海绝大部分污染区域为近岸区,即包括渔业区、旅游区和自然保护区在内的海洋重要功能区。污染还容易导致富营养化,恶果之一是赤潮频发。在河北昌黎县,20115月下旬发生了大面积“微微鞭毛藻”赤潮,直至7月上旬才消退。这是该县海域连续三年出现赤潮,当地的扇贝苗也因此出现生长停滞和高死亡率的情况。

过度捕捞,小鱼小虾也不放过

“从2007年左右起,木壳船大部分都换成了铁皮船,数量达到近1000艘,船多了,硬件上去了,捕鱼的能力提升了,但捕捞数量超过了近海鱼苗的生长周期。另外,在捕鱼技术上,我们的渔网网孔很小很密,如此一来,近海的过度捕捞直接导致海产品不管大小都被一网打尽,这样恶性循环下去,打不到鱼,那是自然的后果。” 鲁寿渔927号渔船上有着20多年打鱼经验的王师傅告诉记者。

资料显示,羊口渔业捕捞兴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渔船的数量也是从那时起迅猛增加,目前登记在册的有710多艘,小型木壳船和钢壳船各占一半。而央子森达美港大多数是小型木壳船,目前已经达到370多艘。“小型木壳船马力小,抗风浪能力差,只能在近海转悠。由于近海渔业资源本就匮乏,过度捕捞的结果就是无鱼可捕。”寿光市渔政监督管理站相关负责人表示。羊口近海渔业协会会长孙效宝告诉记者,政府部门必须下决心从宏观上控制捕捞总量,改变无序竞争局面。

记者从羊口渔政部门获悉,目前他们一方面严格按照国家政策确保马力指标不增,只有原船报废后才能增加新船,另一方面通过定期投放鱼苗、发放燃油补贴等措施扶持当地渔业发展.

“近海无鱼”逼出“远洋捕捞”

羊口港渔民的现状,成为环渤海近海渔业困境的一个缩影。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羊口是远近闻名的渔业大镇。那时渔民即使开着一只18马力的小渔船,用最普通的拖网,一个航时也能捕到五六万斤鱼,而且不分淡旺季,一年到头都能满载而归。但如今环渤海的鱼明显少了,就拿去年来说,往年捕鱼期,一艘240马力的渔船一个航时(约四五天)的捕获量有十七八万斤,而去年同期却只有七八万斤。”孙效宝说。

面对近海污染严重和过度捕捞导致的渔业生存现状,潍坊渔民不得不跑到秦皇岛或是荣成的石岛去捕鱼。“有时我们甚至跑到浙江甚至更远的海域捕鱼。在每年6月至9月的休鱼期内冒险出海,运气好的话,会赚很多钱。”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船员告诉记者。

“目前,羊口大马力的渔船大都跑出渤海湾去,进行远洋捕捞。北到韩日海域附近,南到浙江舟山、福建等,都有我们的船只。”孙效宝说。

对于潍坊近海渔民的出路,在老渔民孙效宝看来,在减少污染,控制捕捞船只增量的同时,更应该加大渔业二三产业的扶持开发和利用,增加渔业的附加值,同时保护好港口附近的滩涂湿地自然生态,发展旅游业。这也是作为寿光市人大代表的他,在上月举行的寿光市两会期间所呼吁的。

链接——

潍坊捕的鱼多卖到京沪

潍坊市民难吃到

记者在采访中得知,一直以来,潍坊渔民都是把捕获的海产品直接批发到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所以潍坊市面上很少见到“自捕鱼”。如今随着“近海无鱼”的到来,潍坊市民更是难以吃到甚至见到自家门口捕到的鱼。

孙效宝告诉记者:“渔民打来的鱼之所以销售到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地,是因为那里的消费水平高,水产品价钱也高。比方说,我们的梭子蟹在天津等地每斤可以卖到180元,但若是在潍坊就很难卖到这个价钱。目前潍坊市区的南下河水产品批发市场上,大部分都是南方水产品,价格也不是很高。”

资料显示,潍坊的近海渔场主要是莱州湾。水面积6000多平方公里,水深5-20米,长年水温在0-27摄氏度之间。主要经济鱼类有梭鱼、鲈鱼、黄姑鱼、小黄姑鱼、青鳞鱼等,虾蟹类主要有对虾、梭子蟹等。但受访船员告诉记者,目前潍坊近海海域出产的海产品主要为狗光鱼、梭鱼和少量爬虾,在清明过后有皮皮虾、海蜇和梭子蟹等。“海产品产量越来越少。市民就更没有口福吃到‘自捕鱼’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