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奥运之风 打造帆船之都----访青岛奥帆委副主席王伟

来源:董倩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5:44 
乘奥运之风 打造帆船之都
来源: 中央电视台网站
发布时间: 2008-08-05

董倩:青岛是北京奥运会的协办城市,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就将在这里举行。青岛奥帆赛的比赛中心非常漂亮,而且设施也非常先进,但是这一切都是在几年的时间里面准备完成的。青岛是我们国家现代帆船比赛的发源地,对于青岛人来说,帆船比赛也并不陌生,但是对一个城市来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去建设一个可以供奥运会比赛用的场馆,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们是如何在几年的时间内完成的这个任务呢?
(青岛奥帆中心占地面积约45公顷。奥帆比赛所有必备设施全部位于场馆区,其中包括奥运分村、运动员中心、场馆媒体中心等6个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奥帆中心2003年开始兴建,它全部使用环保材料,这里已经成为集循环经济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理念与应用为一体的现代化场馆。)
王伟(52岁,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岛奥帆委副主席、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部长):你看我们那个风能发电,这个风能发电完全靠风,168盏灯一年节电就达到17000度。
董倩:这是为了奥运的标准,还是说为了你们以后城市的一种发展趋势?
王伟:全世界所有的奥运场馆我们是首创。你看我们整个奥帆中心,13.8万平方米的建筑没有锅炉,制冷、供热是海水源热泵,就是利用海水温度稳定的原理,夏天制冷,冬天供热。北京奥运,环保是一个最突出的话题,我们整个奥运场馆,就体现了减排环保的理念。
(2006年,青岛成功举办了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2006青岛国际帆船赛,打消了国外航海界和部分媒体有关青岛海域风小不宜举行帆船比赛的顾虑。2007年,青岛又一次成功举办奥帆测试赛,可以说通过这两次的大型赛事,青岛奥帆中心已经得到了国际帆联的首肯。从未承办过世界级帆船比赛,甚至没有见过正式帆船比赛场馆,青岛奥帆委将如何开展工作?选址确定浮山湾,一家大型重工企业却成阻碍,青岛奥帆委又将如何解决?)
董倩:青岛市一开始,在北京申办下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竞争的城市一定很多,当时青岛是有什么优势,能够争取下来?
王伟:首先我们有大自然的优势,老天爷给了我们一个好地方,青岛有631公里的海岸线,有49个这样的小海湾,这是天然的帆船比赛的优良区域。
董倩:这个地理位置的优势,其他的地方、其他的沿海城市也有。
王伟:紧接着我们有第二个优势,青岛是中国最早开展帆船运动的地方,在上一个世纪的30年代,青岛就有帆船俱乐部了,建国以来的中国的海上运动,主要是在青岛开展的。
董倩:这是历史的渊源。
王伟:海上学校就建在青岛,我们建国以来的帆船运动员、帆板运动员,基本上是从青岛培养出来的,这就是我们在历史上有这个帆船运动的传统。第三个就是改革开放30年,我们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了经济实力。我们去年的GDP是3786个亿,什么概念呢,在全国的所有城市当中,包括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我们排在全国第10位。
董倩:2001年青岛市申办下来北京奥运会协办城市去办这个奥帆赛的时候,争取下来名额,当时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
王伟:大家很兴奋,信心特别足,我们感觉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百年奥运,百年梦想,这个百年梦想落到我们头上来了,这个机遇被我们抓住了,千载难逢,大家憋足了一股劲,要把这件事情干成,不光干成,而且要干好。
董倩:我曾经看到过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小故事,说青岛在得到这个机会以后很激动,但是激动之余就有点担心了。为什么?就是我要承办的是奥帆赛,但是奥帆赛的场馆要建成什么样?谁都没见过,是萨马兰奇告诉你们说,应该建成什么样。
王伟:是的。
董倩:当时是什么情况?
王伟:当时就是我们这些人从来没有见过奥帆场馆什么样,也不知道奥林匹克帆船比赛是怎么比赛,没见过,是萨马兰奇主席拿着图纸来给我们看的。
董倩:要干这个,决心有,动力也有,这个兴奋的劲儿也有,但是怎么干,是萨马兰奇给你们指了最初的那条路。
王伟:对,他拿的图纸,他说帆船比赛的场地就是这样的,然后我们就开始规划了。
董倩:第一次看到图纸,你们是什么感受?
王伟:像我们看到了一个未来的蓝图,我们要按照这个蓝图把它变为现实。
董倩:刚才你说到见到那张图纸,才知道未来我应该建成一个什么样,恐怕这要5年的时间,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要了解帆船运动,因为我想以前的了解,恐怕是一个面上的了解,是个概念上的了解,但是真正这5年要做到精通,各方面的理解都要到位,都做了些什么?
王伟:硬件我们就是全世界招标,建设奥帆的场地、规划、图纸设计。
董倩:这个图纸是哪来的?
王伟:图纸是全世界招标。
董倩:既然你们脑子里面是一片空白,当有很多投标的人来的时候,你们的选择标准是什么呢?
王伟:帆船场地有具体的一些标准,国际帆联、国际奥委会有具体的指导,最后确定下来的图纸。
董倩:是哪个国家的?
王伟:最后实际上是我们国际招标的时候,没有一家中标,我们集中了前几名的优势,以澳大利亚的一个设计公司为主,吸收了其他设计公司的优点,设计了这么一个场馆。
董倩:图纸下来了,接下来还会有一个选址的工作,比如说青岛,您刚才介绍有600多公里的海岸线,在哪个地方最适合,建这样一个奥帆的场馆?
王伟:当时国际帆联也来了,实际上在我们申办下奥运会之前,国际帆联就来考察了,考察感觉到这个地方最适合搞帆船比赛。后来我们就开始确定了这个比赛场馆,这是45公顷的土地。
(奥帆中心位于青岛市东部新区浮山湾。2004年,这个占地面积约45公顷的地方还是一座拥有百年历史的重工企业———青岛北海船厂的所在地。1997年北海船厂搬迁到燕儿岛。因为噪音和污染,这里几乎是青岛人生活休闲的禁区。2001年,为了建设一个能够达到奥运会标准的高水平的帆船赛场,青岛市委决定将北海船厂搬迁。)
董倩:北海造船厂迁走,说起来很容易,一句话的事,但是当时做需要做多少工作?
王伟:第一是选址,第二就是工厂搬迁。工厂搬迁,我觉得现在从结果来看,是取得了双赢的局面。北海造船厂搬到了我们黄岛区之后,在开发区现在占地5平方公里,中国船舶总公司准备在那里把它打造成中国最大的造船厂,将达到年造船能力500万吨,现在两个大船坞能够修30万吨的船,在那里修船它得到了发展的空间,同时我们这里留下了一个世界一流的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我觉得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董倩: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大型的造船厂,它不仅仅是社会的问题,还会牵扯到人,而每一个职工后面是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都跟青岛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样把这样的一个家庭关系、社会关系整体搬迁,这恐怕是你们要做的工作?
王伟:应该说我们取得了成为北京的伙伴城市,取得了奥林匹克帆船比赛的举办权之后,包括北海造船厂,大家都非常支持,应该说心是往一起想的,在思想上、工作上没有大的阻力,实际上就是一个建设过程。
董倩:搬迁需要多少钱?
王伟:一共花了17个亿。
董倩:搬迁花了17个亿,整个建设奥帆基地用了多少钱?
王伟:我们这儿花了15个亿。
董倩:一半以上都花在搬迁上?
王伟:对。
董倩:现在回过头来看搬迁花了这么多钱,花这么长时间,值不值?
王伟:当然值得。
(经过一年的搬迁,北海船厂在距离青岛市区几十公里的黄岛建立了一个新的厂区,现在的浮山湾又恢复了以往的宁静。2008奥帆赛期间,观众可以通过海上和陆上两种方式到现场观看奥帆赛。这里是奥帆中心的主防波堤,也就是2008奥帆赛的观众席,这是奥运会帆船比赛史上第一次为观众提供专门的陆域观看区。并且,奥帆中心也是奥运会帆船比赛史上距离市中心最近的比赛场馆。
2003年以来,青岛市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累计投资已达百亿元,新建了两条东西快速路,新增18条公交线路,开工建设了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青岛国际机场二期已经扩建完成,年客运能力达到1600万人。与此同时,青岛市还建设了极地海洋世界、现代艺术中心和体育场馆等一批特色旅游项目和文化体育项目。2007年,青岛的旅游总收入突破400亿元。据统计,在国内同等规模城市中,青岛市高星级饭店的客房出租率和经营效益名列第一。青岛正以“帆船之都”的新形象展现在世人面前。)
董倩:一个城市当它具备了什么条件的时候,才可以说我有资格、我有能力来主办奥运会的比赛?
王伟:就帆船运动来讲,过去帆船运动是发达国家的专利,所有的国际性的帆船比赛都是在发达国家举行,在我们发展中国家举办这可能是第一次。从我们筹备的体会来看,我们发展中国家也能举办好世界级的帆船大赛。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一个发达国家的帆船队,2006年来参加我们测试赛的时候,连矿泉水都是用集装箱拉来的。
董倩:这个可以理解,因为您刚才说了这是一个富人运动。
王伟:是的。他们过去都是在欧洲、美洲比赛,第一次来到了中国比赛,他们矿泉水都用集装箱拉来了。结果来到青岛之后,喝我们的崂山矿泉水,他感觉到我们青岛的崂山矿泉水比他们的矿泉水口感、质量一点儿都不差。他们说我们也是井底之蛙,过去只看到欧洲、美洲,看到的青岛与我们在欧洲所知道的中国不一样,没想到中国还有这样一个充满现代感、充满欧陆风情的城市。他们没想到我们中国这几年发展很快,我跟他们讲,我说你们看到的眼前这一片城市是20年的成果,20年前你举目望去,这里完全是荒郊、沙滩、低矮的平房。
董倩:当你们建好了帆船中心之后,就要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检验了,比如说在2006年的时候,你们举办那次帆船比赛,当他们看到这样一个景象的时候,对于塑造他们心中中国的形象会很有好处。
王伟:是的,他们有的感到吃惊,包括来的媒体记者。这几年因为我们筹办奥帆赛了,世界的目光开始关注青岛,来的媒体记者明显增多。2006年测试赛的时候,我们从网上查了一下,有关青岛的报道是5万条,2007年我们举行奥帆测试赛的时候,我们在网上又搜索了一下,关于青岛的报道是35万条。
董倩:这个关注度极剧增加,关注度的增加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什么好处?
王伟:作为青岛,一个正在迅速走向开放的城市,他们更加了解我们。我接待境外媒体的时候,他们问我,你们为什么要举办奥帆赛,你们是不是为了要向世界展示你们的实力?
董倩:你怎么回答?
王伟:我说,讲实力我们没有什么实力,如果按照联合国一个人一天生活消费一美元这个标准来衡量的话,中国有2亿1千万人达不到这个标准,我们现在的国力平均到13亿人口上,这个国力并不算一个强的国力。我们之所以积极地承办奥运会,是要向世界人民表达我们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和睦、和谐的。我们作为地球村的一个成员,我们的国家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是淳朴、善良、爱好和平的,愿意与国际大家庭的人民和谐相处这种美好的愿望,我们要表达的是一种心情。
董倩:我想对青岛来说,能够借奥运会的机会来发展整个城市,这是最重要的。奥运会当然很重要,但是毕竟它会过去,奥运会帆船比赛即便从8月开始,就算上残奥会,9月份也就完了。整个奥运会的比赛过去之后,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奥运会项目的主办之后能给城市本身留下一些什么?
王伟:我觉得通过举办奥运,人民群众文明的提高,这种精神面貌的改变,对于自己城市的热爱,将会更长久地发挥作用,将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中最宝贵的精神力量、精神资源、精神财富。我想这种不断文明的提升将会持续的,另外这种奥运精神,重在参与的这种精神,对于每一个普通的市民来参与我们城市的建设,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也将是一种激励。
董倩:奥运会帆船比赛过去了之后,青岛市民对于帆船运动的了解和热爱会不会继续存在?因为我们知道要玩帆船是需要很多钱的,是不是青岛市民能够玩得起?
王伟:通过我们举办奥帆赛,我们的市民对帆船由不了解到了解,从了解又转变为热爱,我们开展了叫“双千”活动,我们群众自发地捐款,买了1000艘帆船,我们要培养中小学生,现在在中小学办了40个帆船俱乐部,培养1000名帆船手,在这40个帆船俱乐部里边,都是中小学生。讲足球是从娃娃抓起,我们帆船也是从娃娃抓起。
董倩:从娃娃抓起是为了比赛?还是为了让他们以情养性?
王伟:让群众、让我们的市民享受帆船运动的乐趣,这是最主要的,我想将来在青岛帆船运动就是市民的运动。我们通过这次筹办奥帆比赛,感觉到帆船就是我们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之处,所以我们确定了一个目标,我们要把青岛打造成为中国的帆船之都。为了这些,我们正在做几件事。一件事就是在青少年中、在广大市民中普及帆船运动,普及帆船知识。第二个就是发展海上运动,中国的海上运动中心这一次就设立在青岛,同时这里就是一个游艇俱乐部,有700个泊位的游艇俱乐部。第三个方面,我们现在准备与国际帆船最大的赛事接轨,结合在一起,像科力博沃尔沃,这是全世界的环球帆船比赛,现在青岛站已经成为他们的一站。2006年、2007年、2008年青岛站是他们的停靠站,这是全世界最顶级的帆船比赛,我们也成为它的一部分,而且我们有一条船,叫“青岛”号大帆船,是这个帆船比赛船队的一条船。
董倩:青岛市奥帆赛的比赛场馆是设置在了城市的中心,这种设置使得青岛市民可以最近距离地去观赏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同时也去理解帆船比赛。7年的时间对一座城市来说实在是太短了,但是对于青岛市来说,在筹备奥运会的这7年时间,城市改变了很多,城市的人民也改变了很多,而这恰恰是奥运能够给我们留下的一笔珍贵的财富。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