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启动紧急预案逮海蜇

来源:高洪超   发布时间:2015-05-21 03:45:53 

山东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的工作人员在打捞海蜇。 高洪超 摄(资料片)

海蜇频频伤人游客被迫进医院

7月30日记者从山东威海两家大型医院了解到,从一周前开始,因被海蜇“蜇”伤而求治的病号逐日连续出现,虽然伤情都并不严重,人数也不多,但也给广大市民尤其是外来游客提了个醒。鉴于海蜇伤人可导致未知后果以及“雨后海蜇必然增多”的规律,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管理处已启动紧急预案,组织人员现场巡视打捞。

30日上午,在父母带领下,一个左手手指背面有十几个连状水疱的男孩到浴场附近某医院急救中心求治。其父母告诉医生,男孩于三天前到海水浴场洗澡时被海蜇“蜇” 伤,虽经白矾处理,但仍不见好转,孩子最终被转入皮肤科治疗。一位值班大夫介绍,医院今年的第一个海蜇病号出现在一周以前,随后保持在每天约10人左右,求诊时间集中在下午或晚上,且以游客居多,这与人们下海时间一般集中在下午3时后相吻合,所幸,病号伤情都并不严重。在山东省威海市立医院急救中心,值班护士介绍,从28日凌晨开始,此类病号约为每天一人。

启动紧急预案浴场立牌警示游客

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管理处主任李进介绍,去年海蜇出现时间是8月10日,但今年从7月24日开始,巡视人员就在浴场水域发现海蜇,虽然个体都较少,但鉴于往年海蜇伤人酿成严重后果的教训,浴场管理处已启动紧急预案,派工作人员打捞海蜇,并准备好了40公斤白矾,配备了专业救护医生和器械,在浴场各入口树起了20多块“海蜇伤人,注意安全”的警示牌,并要求场内十多家商店在游客购买或租赁物品时履行“一对一警示”义务。

关于海蜇“咬人”后的急救问题,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管理处主任李进介绍,目前医药界尚没有系统研究,也没有特效药品,应急措施只能是利用白矾等药品进行消毒性治疗。因此,游客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避让”。

相关链接:

海洋学专家说“海蜇伤人”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海洋学院博士生导师祝茜教授指出,海蜇伤人的具体后果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海蜇种类和个体大小;人体被蜇伤面积;个人体质。这里的“体质”主要指人体对海蜇毒素的反应能力,一般来说,内陆游客和身体较弱的人对海蜇毒素反应敏感,自身抵抗力也较弱。(记者 高洪超)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