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数额高达125亿元的首批银团贷款日前正式落户董家口港区,这将为董家口港区谋建青岛南部新港城的规划添上浓墨重彩。
按照董家口港区战略规划,到2020年建设成为融综合物流、商贸流通、现代服务业、临港工业、城市生活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新港城。与此同时,烟台、日照、威海、潍坊、东营、滨州也正依托港口资源建设新城,如此集中建设新港城的势头之迅猛可谓前所未有。以港兴城,缘何遍地开花?
临港工业带动新城崛起
在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等港口带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国家战略的重大契机,又将山东省沿海地区港城建设推上了快速发展轨道。
“纵观世界各地港口城市发展历程,基本延续了‘港口带动临港工业发展——临港经济加速城市崛起’的发展模式。”省财经大学教授王蔚介绍,日本沿着东京湾海岸带两翼伸延100余公里处,分布着东京、川崎、横滨、横须贺、千叶、君津等六大港口群,港口背面分布着千人以上的大型工厂有数百家,形成了规模庞大的京滨工业带。
临港工业对港口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比如洛杉矶港是美国西海岸重要的贸易港口,对城市经济的影响十分巨大。临港产业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机会和数以亿计的工资奖金、州和联邦政府的税收;上海市大力发展现代物流装备制造业、精密加工设备制造业、新型环保设备制造业、数字智能化自动控制装备制造业等临港工业,形成综合装备产业集群形成后,即在浦东南汇海港建设一座港口新城,进一步促进区域港口经济发展。
半岛地区港口城市的发展,也在产生上述效应。根据董家口港区发展规划,董家口港区建设未来5年将投资1000亿元。港区规划建设泊位112个,吞吐能力达3.7亿吨。
在未来规划中,董家口将依托港区建港城。规划中的新港城分为港区、产业区、城区三大核心区域。其中,港区主要靠近海岸线,并向产业区延伸,城区则进一步向内陆延伸。整个港城规划面积600多平方公里,涉及胶南市五个乡镇、一个风景区。预计2020年新港城将初具规模。
日照正全力实施十大产业体系、十大基础设施、日照国际海洋城建设‘双十、一城’工程,力图通过亿吨大港整合腹地优势,优化产业布局,培育以临港产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
目前,滨州港11公里引堤续建工程完成,2×3万吨级码头实现简易运营,打破了坐拥240公里海岸线却因无港而不见海的瓶颈。无疑,这对北海经济开发区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
港口带动港城经济转型升级
与其他城市不尽相同,港城经济的特点是“大出大进”。因此,必须拥有畅通无阻的陆海大通道。记者获悉,去年我省港航系统完成基建投资95.1亿元,新增泊位1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0个,其中青岛董家口港区20万吨级矿石码头,日照港岚山中港区30万吨级原油码头,潍坊、莱州等黄河三角洲地区万吨级泊位相继投产试运行,为我省新增航运年通过能力2810万吨。
山东港航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我省继续加大港航基础设施建设,港航投资达95亿元,仅沿海港口投资就达83亿元,确保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10亿吨,逐步形成以青岛港董家口港区、日照港岚山中港为代表的一批深水良港为龙头,潍坊、滨州、东营等黄河三角洲地区万吨级港口为纵深的港口体系,使我省以港口为纽带的大进大出通道,布局更为合理,层次更为分明,功能更为齐全。
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引擎,城区是港口发展的重要依托。只有港区和城区有机结合并协调发展,才能形成功能完善、运营良好的现代航运枢纽,推动港口城市的发展和繁荣。以董家口港、城建设为例,截至目前,董家口港区已开工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210亿元,引进项目总投资额近700亿元,共20个大项目落户董家口港区,其中不乏中石化LNG码头及罐区项目、摩科瑞大型原油码头等世界500强和大央企。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蓝色经济,日照港通过积极推进陆海联运,依托B型保税物流中心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全力推动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陆海双向流动。”日照港集团董事长杜传志说。记者了解到,通过港城一体化的快速推进,日照已经形成钢铁1200万吨、汽车75万辆、发动机40万台、浆纸170万吨、粮油加工620万吨、石化加工500万吨、造船25万载重吨的年产能,在临港产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此外,原来还是“一般性港口”的潍坊港、东营港和滨州港,目前也加紧港城联动,互促互进,借助“蓝黄”两大国家战略实施,加速纳入交通运输部全国沿海港口建设布局规划,预计到2015年初步形成黄三角港口集群,其中东营港的货物吞吐能力将达到5000万吨。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