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今年是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元年。为了起好步,为新区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近日,青岛开发区正式吹响“重点项目建设年”的号角,在西海岸经济新区鼓荡起项目建设的滚滚热潮。2012年,开发区将重点推进34个产业项目,加快86个重点基础设施、民生和“三大计划”项目建设,推进100多个高端服务业发展载体项目,为实现西海经济新区规划提出的5年GDP超过5000亿、在经济总量上再造一个新青岛的目标开足了马力。
市委常委,西海岸经济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开发区工委(黄岛区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大勇描述了西海岸经济新区的蓝图: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区、起步区和示范区,实现三个统筹,即:统筹区域发展,统筹海陆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张大勇说,要以重点项目建设年活动为主线,加速提升增效“五大板块”、“三大计划”,把五大板块、三大计划贯穿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始终,建立项目倒逼机制,倒排工期,列出时间表,落实责任制,集中力量抓好招商引资,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据了解,在今年重点推进的34个产业项目中,一期投资18亿元的武汉光谷联合软件园一季度将进场施工,喜来登-索非亚酒店力争年底竣工使用,青岛银沙滩五星级度假酒店、海信海景大酒店、大唐银沙滩酒店等三个高端酒店项目力争年内全部开工。此外,益生康健保健品、康普顿汽车润滑油、澳柯玛产业园、高端化纤产业园等4个项目将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民生和“三大计划”项目建设领域重点列了86个项目。在基础设施方面,开发区将统筹抓好中德生态园区域内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管家楼收费站迁移工程争取一季度开工建设,上半年将完成公交车采购。民生方面,确保按计划完成19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建、改扩建工程和校舍加固工程,完成70台清洁能源校车采购。做好青岛市六中、九中迁建和职教园区建设。
另外,为加快高端服务业发展载体建设,开发区梳理了100多个载体项目。其中,金沙广场、利群集团总部及商业综合体项目年内开工建设,麦德龙项目上半年开工建设。
开发区投1.23亿元建“绿道”
作为“绿岛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开发区西环岛路“绿道”工程于日前开工。工程位于唐岛湾南岸滨海公园至银沙滩路之间片区,绿道总长约3840米,占地约14万平方米,总投资1.23亿元,预计9月份全部完工。
据了解,西环岛绿道工程主要以满足自行车、步行等游览功能为主,兼顾电瓶车及管理车辆通行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主路为宽5米的彩色沥清慢行道,结合已建景观节点,设置特色塑胶健身步道及骑行攀爬体验支路,形成多元化的交通体验空间,以丰富游人游览体验。同时,该工程还将设置通往唐岛湾滨海公园的横向通道、驿站空间。节点设计上设有海洋科普展示区、螺旋入口区、台地休息区、道路绿化区、游步道、特色场地、湿地水系区、漫游休息区。在配套设施上,将结合构筑物,形成特色的穿越空间,建设自行车停靠设施等。“为抢抓绿化时间,我们已经组织施工和监理单位进场了。目前正在进行软基处理及土方回填,已清理淤泥7万立方米,回填开山石4万立方米,回填种植土1万立方米,道路路基完成35%。3月初将进入种树阶段。”开发区城建局招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受土质影响,“绿道”的绿化设计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同时合理搭配枫香、乌桕、银杏等色叶植物,以形成层次丰富的绿化景观效果和道路穿行中的视觉体验。(通讯员臧富贵)
开发区再添物流大项目
山东交运集团是省国资委的大型专业运输集团,是中国交通百强、中国物流百强和中国服务业500强,物流产业服务网络遍布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及重要中心城市,形成了陆海一体的大物流运作体系。韩国现代商船株式会社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韩国现代集团,成立于1976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式联运海运公司,拥有100艘先进船舶,发展目标是成为全球第一综合物流企业。(通讯员 田维平)
桥隧开通西海岸活力四射
臧富贵
桥隧开通后,给西海岸带来了新的开放活力、旅游商机和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作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示范区和西海岸新经济区的核心区,青岛开发区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桥隧开通给西海岸带来了新的开放活力。当前,开发区面临双重转型,一是产业转型,原先以传统工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转型,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二是城市转型,开发区从辅城向主城转型,实现全域城市化。开发区以前靠政策优势发展起来,现在政策优势逐渐消失了,今后主要靠创新优势、人才优势。随着桥隧的开通,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前湾新港城、国际生态智慧城、凤凰国际旅游岛、石化产业循环经济园区、北部产业新城“五大板块”,“五大板块”的发展理念和定位是“创新、生态、低碳、宜居”。“五大板块”把每一个板块、每一个区域都打造成一个主题。围绕确定好的板块,做到规划先行,然后再引进相配套的大项目。如果说“五大板块”是对开发区发展战略空间进行布局,绿岛、蓝岛、智岛“三大计划”,则体现了开发区以环保低碳为原则和发展经济的思路和建设美好宜居城市的决心,“三大计划”,彰显了开发区生态意识的深入和投资环境模式的创新。
桥隧开通给西海岸带来了旅游商机。截至2011年末,开发区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4.8亿元,是2007年的2.5倍。“桥隧体验团队游”成为游客主体。“桥隧一票通百人体验团”、“青岛新闻网网友体验大巴”、“青岛电台自驾体验车队”、“崂山百名教师游桥隧”等团队,成为各大景区亮丽的风景。同时,周边省市夏季旅游团队也进入高峰,尤其是从去年开始培育市场的南京地区,今年已形成“南京天天巴士滨海专线”每日2~3辆大巴的规模。另外,桥隧通车后,开发区成为市民近郊游、滨海游的最佳去处。目前,开发区拥有两个4A级景区(分别是金沙滩景区和珠山国家森林公 景园区),两个3A级景区(分别是周家夼生态园、青岛野生动物世界)。开发区投资3.2亿元打造的唐岛湾南岸绿化工程和银沙滩植物园,被誉为“海上西湖”,北临狭长的滨海自然岸线,分布着码头游乐区、文化活动区、滩涂风情区、湿地体验区。与唐岛湾南岸美丽景色相映成趣的是唐岛湾北岸景区,是一处高端休闲旅游区。唐岛湾景区西岸为投资76亿元的海上嘉年华项目,是国内第一个室内水上游乐中心,计划2012年正式对外营业。
桥隧开通给西海岸带来了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桥隧通车,西海岸城市建设发展开启了新篇章。桥隧开通后,开发区加大了全域城镇化推进力度。截至目前,开发区176个农村社区,已完成改造36个,城市化率提高到82.5%。其余社区分阶段五年内全部改造完毕。为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开发区建立对接桥隧、市区统筹的公共交通体系,实现市区公交向黄岛区城区及农村延伸。在城市建设中,开发区大力推进建筑领域节能工作,已累计竣工节能建筑项目110个、500万平方米。如果说开发区在全域城镇化进程中注重节能技术的推广,那么中德生态园则是未来城市建设中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典范。力争通过十年的努力,把中德生态园建设成为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高端产业生态园区。
桥隧开通,不仅给西海岸带来了新的开放活力、旅游商机和城乡面貌的日新月异,而且又赋予了这片热土新的机遇,在青岛市规划建设的西海岸经济新区中,开发区成为毋庸置疑的核心区。下一步,开发区将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水平、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激情创业,推进各项工作“加速、提升、增效”,打造西海岸经济新区核心区,建设幸福美好新区,为支撑青岛新一个百年发展、再造一个新青岛作出更大的贡献。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