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龙
近期,由中国海洋报社、共青团江苏省南通市委员会和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等多家单位共同向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申报的黄海生态区保护支援项目“黄海生态区保护———中国在行动”在江苏省南通市如火如荼地展开。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2007感动海洋环保人物”葛海祥,就该项目在南通市的进展情况以及南通市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作了详细的介绍。
葛海祥局长说,南通市能够承办此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国际性项目,是对南通市以往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工作的激励,是一次机遇,更是一次挑战。黄海生态区保护项目为南通市搭建了很好的学习海洋生态保护知识和展示海洋生态保护成绩的平台,南通市要抓住机遇,利用高起点的国际性活动,使南通市的海洋生态保护工作迈向更高的台阶。这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确引导,需要海洋工作者的发奋图强,更需要全市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整合各方资源 开展丰富活动
据葛局长介绍,根据黄海生态区保护项目申报的内容,南通市整合共青团南通委员会、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南通市水产协会等各方资源,于今年初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并创新了多项申报项目以外的活动。计划组织书画、摄影比赛,海洋环保千里行宣传万人签名,百名学生放漂活动以及征文活动等。目前,已经成功开展了摄影比赛、放漂活动等,受到南通市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
2008年4月,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组织南通市摄影家协会数十名摄影家赴启东、海门沿海进行实地采风。此次采风活动的主题是展示黄海的风情风貌,突出黄海生态保护,此次活动为“我们的黄海生态区”摄影大赛提供了近500幅高质量的作品。
为让青少年从小增强保护海洋、爱护海洋的意识,南通市沿海中小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进行海上运动会、海边野炊等活动。海门东灶港中心小学等学校还专门开设了海洋课程,向学生讲授海洋科普知识,激发他们爱护海洋、保护海洋的热情。2008年4月27日,在启东吕四风景区,启东市实验小学学生开展了一系列活动,近百名学生庄严宣誓:“保护黄海,人人有责;生态文明,从我做起”,并纷纷在印有“南黄海生态区保护·中国在行动———南通”的横幅上写下了自己的感言,用相机和画笔记下了黄海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拉开了南通市海洋与渔业局与南通团市委联合开展青少年黄海生态保护行动的序幕。2008年6月2日,在海门蛎岈山龙桥,50名东灶港中心小学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宣誓和签字活动,随后举行了保护黄海生环境的放漂活动。
南通市政协非常关注黄海生态区的保护工作。6月2日,市政协主要领导、委员一行40多人专程视察了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他们参观了东灶港滨海工业园区、牡蛎博物馆、黄海生态摄影展和南极展,听取了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江苏海门蛎岈山牡蛎礁特别保护区。之后,视察组形成了海洋生态建设专题调研报告,并就南通海洋生态建设问题积极向市政府建言献策,促进了黄海生态区的保护。
南通市组织的每一项活动都非常注重群众参与度,力求让参加活动的每一个人都能从活动中学到海洋环保知识,提高保护海洋的意识,了解保护黄海生态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作为南通市民每个人都责任重大。南通市近期正在筹划以“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海洋人”为主题的活动,内容包括征集文章、出版海洋环境保护方面的影集和建设相关博物馆。
提高工作成效 做好宣传后盾
谈到南通市在海洋生态保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葛海祥局长说,搞活动、作宣传都是建立在实实在在的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基础上的,没有工作基础做后盾,再热闹的宣传活动也只是花架子。南通市没有放松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及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积极支持政府重大项目、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调整生产模式、加强保护区建设、增加财政投入、增强科技力量、加大执法力度等方式提高海洋生态保护工作的成效,为各项宣传活动做好坚强后盾。
一、积极支持政府重大项目。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监测作为国家的重大项目,南通市积极支持国家统筹安排。自2005年起,苏北浅滩生态监控区完成了每年2次、每次8个断面24个点位的水环境监测,完成了每年8个断面24个点位的沉积物监测,完成了每年生物质量的监测,还及时完成了大量的社会调查任务。2008年,苏北区生态监控区监测工作得到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表彰。
二、创新工作机制。谈到创新工作机制,葛局长如数家珍:“南通市各海洋环境监测台站共聘用了100多名海洋环保监督员,分散在各个监测点实施海洋环境动态监测,并及时反馈信息。这些人员都在南通市党校进行了统一培训,通过严格的考核后持证上岗,保证了监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及时性。我们还建立健全了海洋生态环境预警预报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近岸海域环境监测、贝类和紫菜养殖区监测,有效地起到了防灾、减灾的作用。”
三、加强保护区建设。2003年以来,南通市先后建设了启东西施舌种苗资源保护区、如东文蛤种质资源保护区。2006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海门蛎岈山牡蛎礁保护区正式成为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为加强海洋保护区建设,在南通市海洋环境中心还成立了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站,分别在3个保护区周边设立了监测站点,对保护区域范围内的水质、底质定期开展监测工作,为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四、增加财政投入。政府在海洋生态保护上也不断增加投入,今年南通市政府划拨1000万元专款用于大规模人工放流。在沿海14个入海排污河口设立了监测站点,根据检测指标的不同,对排污口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及时掌握陆源污染物排海情况。
五、加大执法力度。最近几年,如东洋口港围填海工程、洋口港陆岛通道工程、吕四大唐电厂等一大批重点海洋建设项目相继落户南通市。南通市加大执法力度,对重大涉海工程项目实行了全过程的跟踪监测,定期开展海水质量监测,随时掌握涉海工程建设对海洋环境和周边养殖户的影响程度,并将有关数据及时反馈给有关海洋环境管理部门,为其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还通过健全“沿海巡察制度”不断加强执法力度。
最后,当我问及葛局长入选“2007感动海洋环保人物”有何感想时,他谦逊地说,透过这个称号,我看到了大家对我未来工作的期望。作为一名政府公务人员、千万个海洋工作者之一,我所能做的就是履行职责,保护好海洋。我们要努力建设海洋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体现社会服务,既为了今天要把建设搞好,更为了明年要把环境保护好。